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三郡地理位置重要,守將有意歸順,諸葛亮為何見死不救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發生在新城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孟達、司馬懿、徐晃和申耽。故事梗概如下:

曹真多次敗於諸葛亮之手,令曹叡非常恐慌。太傅鍾繇建議,啟用司馬懿領兵掛帥,對付諸葛亮。曹睿隨即下詔恢復司馬懿驃騎大將軍的職位,加封為平西都督,率領南陽兵馬趕往長安。

此時,坐鎮祁山前線的諸葛亮從李嚴之子李豐那裡得到消息,當年被迫降曹的新城太守孟達遭到曹魏猜忌,秘密派人寫信給李嚴,希望能重新歸順蜀漢。得到這一消息,諸葛亮非常高興。

就在此時,有探馬來報,說是曹睿重新啟用司馬懿。諸葛亮認為此舉將會對孟達重返蜀漢帶來巨大影響,於是寫了一封書信,命人火速交給孟達。諸葛亮在信中提到,司馬懿即將前往西北戰場,希望孟達能提前做好準備,防止司馬懿出兵對新城展開圍攻。

不過,孟達看完諸葛亮的來信後不以為然,回信告訴諸葛亮,司馬懿距離新城尚有一千二百餘裡。即便司馬懿想要進攻新城,也要先將計劃回報給曹睿,等曹睿下詔同意後才能行動。如此一來,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到那個時候,自己早就打造好了防禦工事,完全可以擊退司馬懿的進攻。

諸葛亮看完孟達的回信後,擲書於地,認為司馬懿一旦得知孟達起兵,將不會上奏曹睿而直接起兵趕往新城,並在十日之內對孟達展開進攻。事態的發展也正如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司馬懿從金城太守申儀處得到孟達即將謀反的消息後,僅僅用了幾天時間便兵臨城下,將孟達團團包圍。最終,在申耽、申儀兄弟的協助下,司馬懿攻破新城,殲滅了孟達。不過,在這場戰鬥中,曹魏名將徐晃被孟達射殺。

小說提到的此次司馬懿殲滅孟達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與真實的歷史相對,此戰無論在時間、過程、相關人物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首先來看看此戰的爆發時間。按照小說的描述,此戰是在諸葛亮“一出祁山”後才爆發的。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此戰卻是在諸葛亮首次北伐之前出現的。按照《三國志》、《晉書》等相關史料記載,孟達出現重返蜀漢的想法,始於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這一消息是由曹魏降將李鴻告訴諸葛亮的。

諸葛亮喜出望外,於一年後讓孟達昔日的生死之交李嚴寫信給孟達。此後,雙方又進行了多次的書信溝通。作為諸葛亮而言,他希望孟達能在自己的首次北伐發動前起兵。如此一來就可以打亂曹魏在西北戰場的整體部署,達到進攻的突然性,又能盡快佔領東三郡這一戰略要地。

不過,諸葛亮的願望最終卻化為泡影,原因在於孟達態度的反覆。作為孟達而言,之所以想重回蜀漢,是因為受到不少曹魏大臣的非議,擔心自己將遭受厄運。但孟達卻對曹魏抱有幻想,希望能重新得到曹魏的重用。

但令孟達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與蜀漢之間暗通款曲之事被魏興太守申儀告發。魏明帝曹睿派司馬懿出兵平叛。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到東三郡,乾淨利落地將孟達殲滅。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曹睿重新啟用司馬懿之事,也並非歷史的真實。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司馬懿深受曹睿器重,時執掌荊州、豫州軍事,並未有過所謂的馬謖獻策令司馬懿遭罷職之事。

在小說描述的新城之戰過程中,還有一個令讀者印象深刻的細節,那便是曹魏名將徐晃之死。作為司馬懿大軍的先鋒,赫赫有名的徐晃被孟達射中而亡。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徐晃卻是病逝而被死在戰場上。

最後附帶談一個問題:當意識到司馬懿即將圍攻孟達後,諸葛亮採用了什麽方法幫孟達解困呢?答案只有四個字:見死不救。據《三國志•費詩傳》載:“魏遣司馬宣王征之,即斬滅達。亮亦以達無款誠之心,故不救助也。”

諸葛亮為何不救孟達呢?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三國志•費詩傳》中所說的諸葛亮認為孟達靠不住,因而決定不派軍隊前往救援。另外一個原因則與諸葛亮北伐的整體策略有關。在諸葛亮看來,儘管東三郡地區戰略位置重要,但距離曹魏的腹心地帶距離較近,曹軍主力增援非常容易,諸葛亮不想在此地與曹魏長期消耗下去。

與東三郡相比,西北地區的情況完全不同。這裡幅員遼闊,曹軍無法在各地都駐扎重兵,這就給了諸葛亮靈活用兵的巨大空間。此外,西北地區地形複雜,山地居多,有利於以步兵為主的蜀漢北伐大軍,反倒不利於曹軍精銳的騎兵部隊作戰。如果將戰場放在東三郡一帶,情況則恰恰相反。這也是諸葛亮不援救孟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書籍:《三國志》、《晉書》、《三國演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