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國演義》中的神秘數字“三”,為何頻繁出現?

《三國演義》擁有著無數引人入勝的精彩情節,然而讓讀者記憶最為深刻的情節則必然是那些帶有數字結構的情節,尤其是與數字“三”及其倍數相關的情節,如“陶謙三讓徐州”、“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劉琦三次求計”、“蜀漢三迎張松”、“曹操三笑華容道”、“六出岐山”、“九伐中原”等等。這些情節中的“三”或其倍數或是在回目中明顯標注,或只是以一種潛在的方式出現。不管以何種方式出現,它們設計與運用都與數字“三”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一、“三”與《三國演義》的“三複”

《周易》一書是儒家試著用“數”來解釋世界萬物的集中表現,它揲蓍求數,因數設卦,依卦觀象,據象系辭,“數”為六十四卦的基礎。在《周易》中,六十四卦的基礎則是八卦,八卦是乾坤兩卦所代表的天地間不停地相與鼓動變化的八種基本物象,取奇畫為陽,取偶畫為陰,三畫成列為一基本卦。三畫的取義為:上一畫為天,中一畫為人,下一畫為地,即三畫卦代表天、地、人三才,如《易乾》孔穎達《正義》中“必三畫以象三才,寫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象,乃謂之卦也”,所以,八卦的基本原理乃是合天、地、人“三才”來包羅世間萬象。

具體來說,天地的作用在“化”與“育”,而人的作用在於“讚”,三者相互為用整合萬物,具有有限孕育無限,總括一切的哲學意義。數字“三”的這種帶有神秘性的哲學含義更是滲入到古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對古人的生活方式與習俗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其主要是通過禮數有度來實現的,如《禮記曲禮上》:“卜築不過三”,孔穎達疏:“卜逛不過三者,王肅雲:‘禮以三為成也,上旬,中旬,下旬,三卜籃不吉,則不舉’”。

不僅上古的占卜法以“三”為卜築求吉的限度,“禮以三為成也”也是“三”為極限的體現,這些“三”實質是易卦中“三才”的“三”的演化。在現實生活中,“禮以三為成”就是一件事重複作了不多不少正好三次,客觀上則成就了“事不過三”的民間習俗,《左傳》中曹判論戰所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則是“事不過三”的一個顯例。

當“事不過三”投射到小說中,則成就了中國古代小說中的一種模式,即“三複情節”。最早的“三複情節”可以追溯到《史記》、《論語》等書中所記載的“泰伯三讓天下與他人”的古傳;等到漢晉以降,一些雜史小說中已或明或暗地運用“三複情節”,如葛洪《神仙傳》中《左慈》篇,仙人左慈三次戲弄曹操的故事已基本符合“三複情節”的標準;至唐代後,“三複情節”則開始在小說中被自覺的套用,唐人牛僧孺《玄怪錄》中《杜子春》篇,杜子春三次接受老人的饋贈並言:“獨此叟三給我”,借主人公之語突出了“三複”的特點;再到《三國演義》則“將‘三複情節的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並引起後世作家的競相模仿,造成了明清小說突出的三複情節’現象”。

二、《三國演義》中的“三複情節”

“三複情節”,以一個回目或前後跨兩個回目,且回目中明確用“三”字標注,用來鋪寫事件或是塑造人物,其中最典型的是下面三個例子:

陶恭祖三讓徐州(11——12回)

劉玄德三顧茅廬(31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39回)

在《三國演義》中第一次出現“三複情節”是在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徐州太守陶謙欲結交曹操,迎接其父曹嵩一家老小,並派張一路護送。不料,原為黃巾余黨的張閶因錢財起歹念砍殺了曹嵩全家,曹操為父報仇而欲洗蕩徐州。陶謙不敵,劉備助其解困之後,陶謙因感其德而幾次欲讓位於劉玄德不成。直至陶謙將死,劉備方領徐州事,前後共計三次。

《三國志蜀書先主備》中陶謙是有意將徐州讓與劉玄德,但也是臨終所托,最多一次而已。然而,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卻是在陶恭祖三番讓位後方,以及在眾將的勸說與百姓的相求之下作了徐州牧。本只是史料上記載的一次相讓卻被羅貫中改編為不多不少剛好三次的典型“三複情節”,這應與上文所述的“三”這個數字在古代有著“禮以三而成”的禮數制度有關。

在《周禮》中有眾多的“三請三進”、“三揖三辭”、“三請三進”、“三獻”、三續”等語,正是如此,羅貫中挪用了數字“三”的特殊含義虛構了三讓的禮數來襯托劉備的仁德。

劉備的仁德之處還在於求賢若渴,為得臥龍而屈尊三顧草廬。然而,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對此情節隻用一句描述:“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簡單明了。可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卻將這一句話進行了大幅度的擴充,其內容佔據了小說大半個回合。

在小說中,劉、關、張三人前後在三個季節(第一次是在深秋季節,第二次是在寒冬臘月,第三次是初春時節)三次去往隆中方才見到孔明,尤其是第三次拜訪則最為隆重,拜訪前劉備“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熏灑更衣”後才往臥龍崗謁諸葛亮。

終於,三人在草廬中等待多時才得以如願見到頭戴論巾、身披鶴擎的孔明,更是見識到孔明的隱士之風與經論之才。孔明未出草廬便知天下三分,因感劉備三顧之恩,遂出隆中以輔其建立三分天下的基業。

小說中,孔明未入世便可知天下三分,其智不可小覷,待其入世後,羅貫中更是樂意在其身上附加“三複情節”來卓顯其智。

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荊州劉表長子劉琦因害怕繼母不相容而性命不保,求計與玄德,玄德乃令孔明回拜劉綺並授予其妙計。劉琦一求與孔明時,“孔明曰:亮客寄於此,豈敢與人骨肉之事”;二求孔明時,“孔明曰:此非亮所敢謀也”;劉綺無奈將孔明引入一小樓,待其上樓後,撤掉樓梯,以自刎相協三求孔明,曰:“劉綺求教良策,先生恐有泄漏,不肯出言;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

此回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則記載為:“騎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琉乃將亮遊觀後院,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在其中並沒有清楚記錄劉琦幾次求助於諸葛亮。

可是,《三國演義》卻將數字清晰的編構為“三”,顯然受到“三而一成”的傳統文化的影響。“三求計”中以“三”為界,一方面強調諸葛亮不欲“間其親疏”,直至荊州公子以自刎相威脅方才授計之仁;另一方面突顯孔明的智慧,他甚知寄居之禮,不可與人骨肉之事。況且,前有玄德之鑒,因被蔡氏偷聽其多言劉表家事而遭蔡瑁追殺險些喪命。直到第三次被劉琉引至撤掉樓梯的小樓上,上不及天,下不及地,無人可以竊聽談話內容,即在足夠安全的環境中才教授劉琦保命之計。

參考文獻:

杜貴晨《“三”與“三國演義”》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

張開焱《“三”與中國文化元編碼》

徐明華《神秘數字“三”與“三國演義”的敘事世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