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同糖友血糖控制目標不同,看看你的目標應該是多少

血糖正常對於維持人體的生理活動及生長髮育至關重要,無論是高血糖還是低血糖均對人體有害。

嚴控血糖是把「雙刃劍」

嚴控血糖好處多

長期高血糖可導致各種嚴重慢性併發症,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顯著減少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及死亡率。從這個角度上講,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嚴格控制血糖,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嚴控血糖風險大

正所謂「有其利必有其弊」, 嚴格控制血糖的弊端就是低血糖風險增高。如果是輕度低血糖,只要適當進食即可很快恢復,不會對機體產生嚴重影響。但若是嚴重低血糖,如果沒得到及時救治,則會給機體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有生命危險。

血糖控制目標應當「兩全其美」

嚴格控制血糖固然益處多多,但低血糖的風險也隨之加大,而嚴重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更甚。因此,對血糖控制目標的制定,要兼顧利益與安全,換句話說,要使減少併發症的效應最大,而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最小。本著這一原則,我國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4.4~8.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於6.5%。

不同人群,標準有別

空腹血糖不超過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8.0mmol/L這個標準,主要適用於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人群。其實,許多人的血糖控制目標與一般人群是不一樣的,比如青少年、孕婦、老年人,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標。

1

糖尿病兒童

由於兒童的飲食不可能很規律,日常活動量變化較大,並且缺乏對低血糖的自知力及應對手段,如果過於追求血糖達標,不僅容易發生低血糖,還可能因營養攝入不足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因此,應適當放寬兒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標準,餐前(包括空腹)血糖控制在5.0~10.0mmol/L就可以。糖化小於7.5%為理想,在7.5~9.0%之間是控制一般。

2

糖尿病孕婦

高血糖對孕婦及胎兒均可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糖尿病孕婦的血糖一定要嚴格控制,使其儘可能維持在正常人的水準。

糖尿病妊娠者餐前及睡前血糖不應超過5.5mmol/L餐後1小時不應超過7.8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不應超過6.6mmol/L,如果高於這一標準就要及時乾預。

3

老年糖尿病患者

與成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風險較大,而且容易發生「無癥狀性低血糖」,患者可在沒有明顯低血糖先兆的情況陷入昏迷狀態。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並發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低血糖可誘發腦卒中或心肌梗死,這都是很危險的。

因此,老年患者的標準也比成人相對寬鬆,只要空腹血糖不超過8.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12.0 mmol/L即可。

4

有嚴重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

對於有嚴重慢性併發症的患者,或血糖波動大、頻發低血糖的患者,如「脆性糖尿病」,或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晚期癌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標也應適當放寬。只要空腹血糖不超過8.0mmol/L,餐後2小時不超過11.0mmol/L即可。

血糖控制不理想不妨試試這6招

01

儘可能多的學習糖尿病知識

應該儘可能多的閱讀糖尿病相關教育文章、書籍、雜誌、報紙、網站等內容,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有疾病相關問題就要主動聯繫醫生,尋求幫助。

02

定期檢查評估血糖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檢測能夠為血糖控制提供很多資訊。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反映了過去2~3個月內血糖控制的總體情況。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至少檢測2次糖化血紅蛋白。如果剛調整了治療計劃、開始使用一種新葯或是血糖控制不佳,就需要增加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頻率。

血糖檢測可以提供某個時間點的血糖水準,它可以幫助你調整飲食,了解藥物治療是否合適,判斷運動中是否出現了低血糖等等。醫生會根據你的糖尿病類型、治療方案來確定血糖檢測的時間和頻率。在家檢測血糖時一定要把檢測的結果都記錄下來,這樣醫生就可以根據記錄更好地調整治療方案。

03

制定健康飲食和體育鍛煉計劃

健康飲食和體育鍛煉是控制血糖的兩個關鍵要素。營養師能夠幫助你制定個人飲食計劃,指導你選擇健康食物,根據你服藥情況安排就餐時間和就餐量。一般來說,最好的飲食計劃包括新鮮水果、蔬菜和穀物。

體育鍛煉對控制糖尿病病情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天堅持30~60分鐘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血壓和膽固醇,減輕體重。此外,體育鍛煉還可以使降血糖藥物發揮更大的效果。

04

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服用藥物

改變生活方式對於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僅僅靠生活方式的改變還不足以很好的控制血糖。醫生可以根據病情情況以及其他存在的健康問題選擇適合的降血糖藥物,目前國內已有九大類降糖藥物,其服用時間和服用次數以及注意事項都各不相同,醫生會指導你安全有效的使用這些藥物。

05

加快血糖控制步伐

在經過2~3個月的飲食治療、體育鍛煉後,如果糖化血紅蛋白仍在7%以上,那就要考慮啟用降糖藥物,已經在使用降糖藥物的患者,如果3個月後複查糖化血紅蛋白仍在7%以上,則要儘快調整用藥方案,藥物加量或加用其他降糖葯。

06

達到血糖控制目標,仍需經常監測血糖

因為糖尿病是漸進性的發展,血糖控制也是長期持續不斷的過程。所以除密切關注病情和不斷監測血糖之外,還需經常去看醫生。請記住,偶爾一次的血糖波動沒有必要改變治療方案,但是要找到血糖波動的原因,以後盡量避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