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坦克的娘化之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動物世界》說:“夏天是萬物交配的季節。”但今年夏天,荷爾蒙的味道卻極為詭異,因為裡面多了柴油和機油的氣息。這一切的源頭來自一款戀愛模擬類網頁遊戲《戰車頭少女》——這款遊戲是《坦克世界:閃電戰》日服為迎合日本用戶的審美需求開發的:其中,你要與一位體重10多噸、有著坦克臉的女孩建立浪漫關係。儘管對正常人來說,這種審美是很難接受的,但出於對軍宅的尊重,在相關報導之下,友好的遊民玩家還是紛紛表示:

  “這是一款硬核遊戲。”

遊民星空
說實話,我作為軍宅也無法get到這款遊戲的G點

從船說起

  雖然近年來、軍宅才開始對戰車發情,但從本質上說,它依舊一種生物學上的返祖現象——他們不過是在重複前人做過的事情而已。人類何時開始對坦克發情,還把它們當成是戰場上的女友?答案可以追溯到坦克誕生時期,如果再進一步追根究底,它又可以上溯到早先海員對船隻的稱呼上。在西方,人們對艦船使用的是女性代詞——比如“She”,而我們知道,最早的坦克被稱為“Landship”,換言之,它的定位就是“行駛在陸上的船艦”。

  事實上,將艦船比作女性的提法,早在幾百年前便已經出現。但具體原因歷史學家們卻眾說紛紜。按照一種說法,這一現象與拉丁語有關,作為歐洲諸多語言的始祖,拉丁語的詞匯就包括了“陽性”“陰性”,它們正與現實中的男女兩性對應,無獨有偶的是,“船”這個詞——Navis——實際是陰性的。於是,在思維慣性的作用下,人們後來便將船和女性聯繫在了一起。

遊民星空
船隻的線條體現著女性美,這是海員們願意把船隻比作女性的原因,這也間接導致了“艦娘”的風靡

  不過,對水手們來說,這種解釋也許太“學術”了。在他們看來,艦船身上真的有一些女性的特質——就像他們的妻子、女兒或是母親。那些線形優美的艦船確實體現著某種女性美,並總會引來海員的青睞,同時,能為這樣一艘船只服務,也將成為他們終生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正是因此,在19世紀,各國海員們當中流行著一種說法:“船和女人沒有什麽區別”。

  不過,這種說法背後還有另一重含義:和女人一樣,船也是嬌貴的——它總是需要照顧,否則就會出現問題。舉個例子,它的引擎總需要反覆檢修,帆索也得頻繁調整;航行一段時間後,整個船隻還要進入船塢、刮去船底的藤壺,否則就會行動遲緩;同時,和其它機器不同,即使經驗最豐富的船長都永遠不能頤指氣使,而是只能因勢利導:他必須兼顧許多因素,如洋流和暗礁,否則,船隻一定會“發脾氣”,讓所有水手吃盡苦頭。

遊民星空
海員的工作是繁重的,稍有懈怠,船隻就會出現各種狀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特性也和女人類似

  對在海上度過大半生的船員來說,船隻還寄托了他們的情感,正是因此,許多船長會用重要的女性來為之命名,比如他們的妻子、女兒或是母親。另外,作為大海上唯一的庇護所,在水手眼中,艦船還具有某種仁慈的特質——它們就像是神話中的女神、在冥冥中保護著他們,這也加深了他們用女性指代船隻的傾向。

遊民星空
古典船隻船首的女神船首像,它也是一艘船的象徵:在海員眼中,船隻還像女神一樣,充當著它們的庇護者

  最後需要指出,和東方的情況不同,用女性指代美好事物的情況在西方很常見,因為這不僅可以取得詩意的表達效果,還能激勵起閱聽人(尤其是男性閱聽人)保衛它們、珍惜它們的熱情。除了艦船之外,女性化最常見的運用對象是國家,在19-20世紀,“不列顛妮婭”“俄羅斯母親”和“日耳曼妮婭”都應運而生,而像“地球母親”和“大地母親”等說法甚至沿用至今。

遊民星空
不列顛妮婭是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常見的愛國主義形象。宣傳家們相信,用女性比喻國家能激起男性的保護欲、激勵他們投身戰場

一戰:英國與德國

  在坦克誕生後,這種習慣很快也被沿用過來。在一戰中,英國最早將坦克投入戰場。儘管它們的最初表現極為拙劣,操作環境也令乘員苦不堪言,但官兵還是願意用女性來命名——也許他們認為,這些坦克不僅僅是車組共有的情人,還像女神一樣保護著他們免遭受槍林彈雨,並給他們帶來榮譽和好運。

遊民星空
早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英軍便將少量坦克投入了戰場;而在次年的康布萊戰役中,坦克第一次成了戰場上的主角。在《戰地1》單人戰役的一章實際就是取材自這場戰鬥:玩家需要駕駛一輛名叫“黑貝絲(Black Bess)”的坦克突入敵軍陣地

遊民星空
無獨有偶,歷史上真的有一輛“黑貝絲”參加了康布萊戰役,它也是一戰中最著名的、以女性命名的坦克,該坦克隸屬於英國陸軍坦克部隊(The Tank Corps,即後來的皇家坦克團)B營,指揮官是萊利·瓊斯少尉(Leigh Jones),屬於Mark IV型的“雌性版”,以機槍為主要武器。該坦克在1917年11月被擊中癱瘓,進而落入敵人手中。這就是戰後德軍拍攝的照片,在車體後方可見德語寫成的標記:“由第2軍繳獲”

遊民星空
另外三輛英軍遺棄在康布萊戰場上的坦克,左側的坦克名叫“艾琳II(Eileen II)”,隸屬於英國陸軍坦克部隊E營。在當時,坦克的昵稱還是一種戰術識別符號,其首字母表明了其隸屬的部隊,比如“艾琳II”就隸屬於E營。

遊民星空
一戰期間,以女性命名的英國坦克比例是多少?答案是大約5%,另外,其名稱來源不僅有坦克手們的女性親友,還有歷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比如說,在康布萊,就有一輛名叫“鮑迪卡(Boadicea)”的坦克與“黑貝絲”並肩作戰。鮑迪卡是公元1世紀反抗羅馬統治的不列顛部落女酋長。上圖展示的就是該車運往後方維修時的照片。

遊民星空
另一輛以著名女性歷史人物命名的坦克——H營的“希帕提婭”號(Hypatia),該坦克在1917年11月23日被摧毀。希帕提婭是羅馬帝國晚期著名的女哲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後來在教派鬥爭中被暴徒殺害。

  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登場的英國坦克極大刺激了德軍,後者很快也啟動了自己的坦克開發項目,其最終的產品被稱為A7V,這種坦克也在《戰地1》中登場,其怪異的外形令人印象深刻,在戰爭末期,德軍訂購了約200輛A7V,但最終交付的只有不到30輛。這些坦克都有命名,其中使用女性名字的至少有四輛。

遊民星空
這輛名為“格雷琴(Gretchen)”的坦克也是A7V的第一部量產車,在拍攝該截圖所屬的新聞紀錄片時,該車正從前線返回。格雷琴是《浮士德》中、男主人公浮士德的戀人——在服役的A7V中,許多車輛都是以德國經典作品中的人物命名。

遊民星空
這幅繪畫反映了A7V坦克“蘿蒂(Lotti)”在前線的景象,該車後來在1918年6月的一次戰鬥中被炮火命中摧毀。

遊民星空
一輛名為“埃爾芙裡德(Elfriede)”的A7V,該車參與了1918年4月、在亞眠以北的一場坦克戰,期間,該車和友軍共同擊毀了兩輛英國坦克,但不久因為操作失誤而被拋棄在前線,箭頭所指處就是其名字的位置,照片拍攝於該車被英法聯軍回收後

遊民星空
“水妖II(Nixie II)”號的名字源自日耳曼神話中誘惑水手的女妖,該車於1918年5月31日被擊毀於雷姆(Reims),後被美軍回收、1942年在亞伯丁實驗場報廢。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

  在一戰結束後,各國都削減了裝甲部隊的規模,直到1930年代後,隨著國際局勢愈發緊張,他們開始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裝甲部隊的擴編上,在此期間,他們也沿用了許多一戰時期的做法,以提升部隊計程車氣和凝聚力,在這些做法中,就包括了允許乘員為坦克命名。

  在二戰爆發前的西方盟國中,擁有坦克最多的國家是法國。其總數超過了2000輛,而且許多關鍵指標(如裝甲)也勝於其它國家的產品。但和人們對法國人的一貫印象不同,在戰車的命名上,法國陸軍的態度可謂相當嚴肅。

  總的來說,法國坦克的名字有三類:其一是本國的地名,其二是有威武內涵的詞語,比如“可怕”或“獵豹”;其三是法軍參加過的著名戰役。通過以下照片,我們可以對這種習慣有更好的理解。

遊民星空
Char B重型坦克:該車的昵稱是“凡爾登”

遊民星空
Char D坦克,其炮塔上的名字是“呂岑”——1813年拿破侖指揮的一場重要會戰

  和法軍一樣,最初二戰英軍也不願用女性來命名坦克,1942年前,他們的命名主要以地名為主。但隨著裝甲部隊不斷擴大,這一限制出現了松動;另外,上級也意識到,用女性命名坦克的做法並沒有壞處,它至少可以振奮車組計程車氣,並讓他們對坦克更為愛護。

  當然,和一戰時一樣,乘員在命名時並不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必須遵守部隊的規範。一些部隊,比如皇家坦克團(The Royal Tank Regiment,前身就是前面提到的英國陸軍坦克部隊——The Tank Corps)的下屬部隊就一度遵循著早先的做法,要求坦克名字的首字母必須與部隊的編號對應。

遊民星空
皇家坦克團的徽標:這支部隊麾下的各部門對坦克的命名同樣有較嚴的要求

  和我們熟悉的情況不同,在英國的營級坦克部隊中,下屬各連的編號不是“第1、第2和第3”,而是“A、B、C”,這也意味著,在一些部隊中,A連的所有坦克首字母必須是“A”,B連則首字母應當為“B”,如此等等。不過,在現實中,經常有坦克的名字與上述原則存在出入。另外,還有一些部隊有獨創的命名規範,比如以城市/地區命名。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在二戰中,以女性命名的坦克佔總數的多少?目前沒有確切統計。不過,下面這份皇家坦克團第1營在1944年6月的坦克名冊(女性名字加星號表示),也許能讓我們對上述問題有一個粗略的理解。

遊民星空
A連
連部:我們上、我們也能行、我們也是
第1排
阿賈克斯、黑色工兵、安森、皇家方舟
第2排
菊花、阿帕奇、阿斯加德的子民、注意
第3排
天使、阿斯特麗德*、安托瓦內特*、安德羅梅達*
第4排
安德裡亞*、再次、阿里巴巴、安*
B連
連部:布蘭迪斯女士II*、貝特朗·杜·蓋克蘭、波拿巴
第1排
我們的威廉、阿特蘭塔*、莉莉瑪蓮*、哪裡有虎式
第2排
戈黛娃夫人*、聖徒、泊思的美麗姑娘*、無畏
第3排
阿布塞西、小奧德麗II*、貝蒂娃娃I*、聖女貞德*
第4排

密涅瓦*、狄安娜*、維納斯*、朱諾*
C連
連部:老字號、托布魯克男孩、冠軍II
第1排
未命名或名稱不詳、未命名或名稱不詳、‘19’、西迪·萊宰格II
第2排
全部摧毀、走這邊、法裡士、來啦!
第3排
糊裡糊塗、科維澤女士*、膽量、驢子的小夜曲
第4排
科裡彭I、科倫普爵士III、復仇者II、可行VIII

遊民星空
簡而言之,在皇家坦克團第1營三個連的57輛坦克中,有18輛以女性命名,這比一戰時的情況高了不少。本照片顯示的是該營B連第4排“狄安娜”號在諾曼底的照片,車名在箭頭所指處,左上角是放大圖

遊民星空
在今天,意大利戰場幾乎已經被人們遺忘,但在1943-1945年間,有數十萬盟軍在當地與德軍展開了漫長而艱苦的較量。這輛名為“希爾達”號(Hilda)的坦克隸屬於皇家坦克團第50營,該營的上級部門是第23裝甲旅。本照片於1943年12月攝於意大利城鎮卡爾達裡(Caldari)附近。

遊民星空
皇家坦克團第46營是第23裝甲旅麾下的另一支部隊,該營之前在北非裝備的是“瓦倫丁”坦克,後來換裝了美國援助的“謝爾曼”,在意大利,這些坦克將第一次迎來戰火洗禮。照片攝於1944年1月的安齊奧戰役期間,一輛名為“瑪格麗特”(Margaret,細節在左上小圖中)的坦克正從步兵旁駛過。

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
1944年6月的諾曼底戰役中,英軍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上面的彩繪展示的是一輛名叫“卡蘿爾”(Carole)“謝爾曼”螢火蟲坦克,下面則是該坦克的歷史照片。該坦克隸屬於第13/18皇家輕型機車兵團,該團最初隸屬於第27裝甲旅,使命是為第3步兵師提供支援,1944年7月,該旅被解散,“卡蘿爾”則隨第13/18團加入了第8裝甲旅。該車參加了荷蘭境內的行動,後於1945年2月在德國西部的一場戰鬥中被擊毀

遊民星空
在1944年6月13日,在諾曼底的小鎮維萊博卡日(Viller Bocage)附近,英軍第7裝甲師的縱隊遭到了虎式坦克的突襲,而這次突襲的長官者就是著名的裝甲王牌魏特曼,在這場戰鬥中,名為“殺星簡II(Calamity Jane II)”M3“斯圖亞特”坦克也被擊毀。該坦克隸屬於第4倫敦郡義勇騎兵團,“殺星簡”指的是美國西部的著名女槍手——瑪莎·簡·坎納裡

遊民星空
第4倫敦郡義勇騎兵團在維萊博卡日損失的另一輛坦克——“金發美女(Blondie)”,這是一輛“謝爾曼”螢火蟲坦克,這種坦克以其穿透能力極強的火炮聞名

遊民星空
第11裝甲師麾下、第2北安普敦郡義勇騎兵團穿過一座滿目瘡痍的法國城市,他們裝備的是英國自行生產的“克倫威爾”坦克,該車的名字“簡(Jean)”寫在車首下方

遊民星空
“丘吉爾”是英軍開發的一種重型步兵支援坦克,防護可以和德國的虎式媲美。這些坦克來自英國皇家裝甲部隊第148團(148th Regiment Royal Armoured Corps),可以看到近景處的坦克名叫“南茜(Nancy)”

遊民星空
在英聯邦軍隊中,還有許多由淪陷國家志願者組成的部隊,波蘭第1裝甲師就是其中代表。該師組建於1942年,後來參加了諾曼底戰役,在法萊斯包圍德軍主力的作戰中表現尤其搶眼。這裡展示的是就是該師師長馬茨切克(Maczek)將軍的座車,其名字是赫拉(Hela),它可能指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天后赫拉,也可能是波蘭常見的女性名字——相當於英語中的“海倫(Helen)”

遊民星空
“防空坦克”是二戰期間出現的一種坦克衍生車輛,它們通常用老式底盤改裝而成,安裝了高射炮塔,以保護坦克部隊免遭敵機掃射,有時它們也會將高炮放平,為友軍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這裡展示的就是英國皇家坦克團第1營的一輛“十字軍戰士”防空坦克——它有兩個名字“天空清掃者(Skyraker)”和“公主(The Princess)”,當時,該坦克正在帶領一隊美製的“斯圖亞特”坦克前進。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坦克世界專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