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泰劇屢屢刷新三觀,為何中國還要年年引入?

台灣時間6月12日凌晨,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發布了2019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想要知道報告都說了些什麽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互聯網報告”了解詳情。

作者:黃亞晶

2003年泰劇首次被引進中國,2009年安徽衛視引爆泰劇追劇熱潮,如今泰劇已在優愛騰視頻網站佔據一席之地,縱觀我國引進泰劇這十六年歷史來看,其數量、題材和主要播出平台均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但不變的是泰劇劇情依然很狗血。為何泰劇這麽狗血,中國還要年年引入?從台到網,泰劇在中國是否會續寫09年熱播傳奇?

泰劇引進簡史

相比起美劇、韓劇、日劇等海外劇來說,泰劇被引進我國的時間較晚。2003年,我國CCTV-8首次播出泰劇《俏女傭》,但此劇作為中國市場的開山鼻祖並未掀起太大波瀾。2006年,我國引入第二部泰劇《鳳凰血》,這部電視劇培養起許多初代泰米,但呼聲依舊低迷。

2009年是泰劇在我國的一個轉折點,在當年,安徽衛視播出泰劇《天使之爭》,狗血的劇情+高顏值的男女主讓該劇大獲成功,由此掀起一股泰劇熱潮。隨後《明天依然愛你》、《妒海》、《愛恨情仇》、《鐵石心腸》、《玻鑽之爭》、《愛在旅途》、《千金女傭》等經典泰劇陸續在中國走紅。

(玻鑽之爭劇照—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在我國走紅的泰劇劇情多是“霸道總裁+灰姑娘”模式。女主善良美麗但身世極其坎坷,且對男主一心一意;男主則多為高富帥的成功人士,要麽貴族要麽霸總;女二人設必須美豔惡毒,無所不用其極……所有的泰式愛情劇,都在講述男女主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相伴一生的過程,套路歸結起來無非是“男主誤解(+女二陷害+)女主委屈”。

(泰劇《烈焰燃情》霸道總裁放話:做我的女人,我就放了你爸爸!)

2016年是泰劇從台到網逐漸過渡的關鍵時間點,在2016年之前,泰劇的主要播出平台為安徽衛視和CCTV-8,但在2016年之後,由於諸多原因泰劇在華遇冷,隨後優愛騰、樂視網、搜狐、土豆等視頻網站加盟,紛紛布局泰劇板塊,將泰劇重新拉回大眾視野,而泰劇也開始逐步擺脫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套路,走上一條“轉型升級”之路。

近日,泰國影視版權引進方代表藝鼎傳媒在一年一度的上海電視節上公布了2019-2020泰劇引進片單,其中包括自製泰劇、引進劇、同步劇三個板塊,引進題材不再局限於愛情片,加入了醫療、家庭等現實劇。

讓人期待的是,此次引進的泰劇大多是經典泰劇和台劇的翻拍版。如《王子變形記》翻拍自台劇《王子變青蛙》,《新鐵石心腸》是經典泰劇《鐵石心腸》的第三次翻拍,《深海之愛》又稱泰版《藍色生死戀》+《羅密歐與朱麗葉》。

藝鼎傳媒片單

泰國自製劇

《王子變形記》、《幸福轉運站站》、《總裁愛上TA》、《逐愛的星星》

已在泰國播出,內地不同步但會播出的引進劇

《新鐵石心腸》、《血濃於水》、《妻子2018》、《深海之愛》、《超凡少年》、《曼谷愛情故事之魅力的她》

中泰兩國將同步播出的劇集

《墨菲定律》《向左走,向右走》《我的救護車》

狗血泰劇引入背後的生意經

對於各視頻網站來說,雖然泰劇情節十分老套和狗血。

(泰劇鑽石面具:女主訂婚後仍然跟小白臉糾纏不清!)

但相對於基本趨於飽和的美劇和韓劇市場來說,腦洞清奇、多元題材的泰劇在我國仍有著較大的潛力和市場,因此他們紛紛將觸角伸向泰劇。

物美價廉是視頻網站紛紛pick泰劇的主要原因。對於我國視頻網站來說,泰劇是一個性價比較高的劇種,泰劇引進單集成本也就在幾萬到十幾萬之間,相比起《琅琊榜之風起長林》800萬人民幣一集,《太陽的後裔》一集版權費也高達150萬人民幣來說,泰劇可謂是“白菜價”。

然而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我國開播的主要泰劇豆瓣評分在7.5-8.5之間浮動,僅就評分而言,泰劇質量遠遠高於同期熱播的國產劇集。“白菜價”卻可以收到較高的收視率,這對於長期處於虧損的視頻網站來說不失為一塊肥肉。

(同期部分國產電視劇與泰劇豆瓣評分對比)

不受限的敏感稀缺題材更容易引起觀劇效應。在我國,由於政策限制,電視劇有特定的方向,題材內容也有所局限,敏感話題和重口味題材影片基本上不會涉及。然而,泰劇卻恰恰相反,其並不存在審查上的困擾,這使得他們可以嘗試各種題材,內容上也可以更大膽有創意,所以那些話題新鮮敏感、畫風獨特的題材更能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比如同性戀題材和重口的恐怖片。如果質量過關,演員高顏值的話,更容易引起粉絲追捧。

(《過界的愛》講述兒媳愛上婆婆的故事)

(泰劇《不一樣的花美男》辣眼睛的字幕—圖片來自八角娛樂)

文化趨同性以及定製翻拍策略使泰劇受中國觀眾追捧。基於泰國與中國文化的趨同性,這使中國觀眾更容易接受泰劇,也能在泰劇中找到共鳴。此外,泰劇為迎合中國觀眾喜愛,以定製翻拍策略反哺中國市場,打通在華道路。如近兩年泰國翻拍了台版《命中注定我愛你》、《王子變青蛙》、《下一站幸福》、《我可能不會愛你》以及內地版《匆匆那年》和《宮》等。

(圖片來自八角娛樂)

泰劇較高地還原了原版劇情,再加上高顏值男女主的演繹,不一樣的風格,使得觀眾在熟悉的基礎上又能獲得新的觀感,比如泰版《命中注定我愛你》的男主角是泰國“全民男神”Bie,女主角是有較高知名度的Esther,兩位高顏值演員在劇中盡心地演繹,也是劇集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從台到網,泰劇面臨的是喜還是憂?

從台到網播出平台的轉變,既為泰劇帶來了機遇,也使其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喜的是泰劇可以獲得更大的播放平台,劇情內容可以根據網絡用戶的多樣化需求而得到豐富和創新,憂的則是由於類型的單一化、劇情過於狗血和老套使得其在與美劇、韓劇等競爭時容易處於弱勢地位。

從台到網激活泰劇活力。在互聯網還未普及之時,泰劇播出的主流平台為安徽衛視和CCTV-8,由於政策管控下配額減少、國內IP崛起、新韓流美劇的襲來等諸多原因導致泰劇在華遇冷。然而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優愛騰、搜狐、芒果TV等視頻網站為了擴充內容版圖、擴大市場份額,又將視線瞄準了久違的泰劇,其紛紛引入泰劇,開辟泰劇板,這將在我國奄奄一息的泰劇重新拉回大眾視野,並為泰劇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傳播平台,使得更多的觀眾能夠更快更便捷的了解泰國影視文化。

此外,從台到網播出方式的轉變使得泰劇更加注重市場風向,迎合網絡主體需求,劇情內容由霸道總裁+灰姑娘的酸爽甜蘇變得更加偶像化、校園化和小清新,如近兩年熱播的《一年生》《名門紳士之珍愛妙方》《人生波動》《玻璃面具》《浪漫滿屋》《命中注定我愛你》等都是典型。

(泰版《浪漫滿屋》劇照—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從台到網使泰劇處於競爭弱勢。儘管視頻網站開設泰劇專場,還紛紛購買了部分泰劇的獨播權,但近年來在美劇如日衝天、韓劇佳作迭出、日劇卷土重來的對比下,泰劇在話題度和熱度上,卻比電視時代更趨邊緣化,能引起收視熱潮的作品更是寥寥無幾。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網絡大背景的變化,使得網民們有更多的選擇余地,相較於美劇、韓劇、日劇以及國產劇來說,泰劇在我國的粉絲基數小,且劇情內容也相對比較單一同質化,因此其在我國電視市場中處於弱勢地位,在各視頻網站的收視率也相對較低。另外,國語版泰劇的配音也是阻礙泰劇發展的一個較大問題,他們的配音讓人出戲,並不符合國人口味。

結語

泰劇雖然在我國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要與美劇、韓劇、日劇等展開競爭的話,還是稍遜一籌。泰劇若想增強其海外競爭力,仍需打磨精品,根據各國的文化制定有針對性的行銷策略模式,以此來推動泰劇更上一層樓,同時也以電視劇為媒介,來促進各國文明的交流與進步。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新浪娛樂、八角娛樂、鋒芒智庫、編劇幫。

推廣:陳梅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