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院產科無痛分娩者增加近4成

女子在澳洲順產生下頭胎後,不願再經歷當時的痛苦,選擇回漢通過無痛分娩方式誕下二寶。昨日,在一場名為「快樂分娩 幸福體驗」的無痛分娩知識講座活動上,陪親友來做產檢的澳籍媽媽分享了她誕下兩個寶寶的經歷,感嘆「無痛分娩」是最偉大的發明。據了解,武漢市中心醫院產科接收的無痛分娩產婦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了近4成,專家表示,這與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醫院的科普宣教及積極響應措施不無關係。

馮女士此次是陪同懷孕的表妹來聽專家講解無痛分娩的相關知識。32歲的她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姑娘,大學開始她就到澳大利亞留學,並在當地與自己的澳大利亞同學戀愛結婚並定居。2年前,她在澳大利亞採用順產方式誕下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但回想起當時經歷的疼痛,馮女士至今都無法忘懷。「對我來說太痛苦了,我此生不會再經歷第二次。」馮女士說,即使再生,他也一定要選擇無痛分娩的方式。後來,馮女士的家人希望她能在國內再生下一個寶寶,並告訴她國內無痛分娩技術很成熟。得到丈夫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後,她在懷孕後就回國靜養,一直等到臨產時,她住進了武漢市中心醫院產科病房。去年12月份,經過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和評估認為馮女士符合「無痛分娩」條件,在產科醫護人員與麻醉醫生的悉心照料下,馮女士通過無痛分娩方式順利生產,又誕下一個6斤的男嬰。馮女士面對來探望的表妹,笑著開玩笑到:「對於怕疼的人來說,『無痛分娩』簡直就是最偉大的發明」。

武漢市中心醫院產科主任熊國平表示,不可否認,無痛分娩確實明顯地改善了產婦的就醫體驗,該院早就積極逐步開展「無痛分娩」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越來越多的產婦會向產科他們醫護人員諮詢關於「無痛分娩」的事宜,目前10個產婦中有8個人會主動表達想要嘗試「無痛分娩」的可能性。「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無痛分娩條件的。」熊主任表示,但幾乎所有接受分娩鎮痛的產婦在產後,都對結果很滿意,「無痛分娩」技術在產婦層面收到了廣泛好評。

熊國平主任介紹,自該科與麻醉科合作開展此項技術以來,剖宮產產婦的比例明顯下降,而選擇無痛分娩的產婦人數明顯多於要求剖宮產的人數,相比去年同期,該科接受無痛分娩的產婦數量增加了近4成。這種現象一定程度說明了,孕媽媽對緩解產時疼痛方面的強烈需求,分娩鎮痛確實取得了良好效果。另一方面,關於「無痛分娩」的宣教工作也起了積極的作用。此外,為緩解產婦分娩疼痛,醫護人員還會對產婦輔助進行導樂陪伴,幫產婦做健身球操等手段助產。

對於無痛分娩,有產婦的切身感受可能認為它是一次美好的體驗。對於醫生,未嘗不是一件順心的事。熊國平解釋,整個過程中,產婦的疼痛感受會相對小很多,意識也更加清醒,能夠很好地配合醫生的引導和指示,幫助整個生產過程順利進行。

講座現場講授無痛分娩相關知識的該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李聲華稱,在開展無痛分娩的技術方面,中國麻醉醫生已經相當成熟。但相較於西方,麻醉醫生在國內還是有較大的缺口。

麻醉科主任嚴虹表示,雖然人員比較緊張,但是在推行推廣「無痛分娩」技術方面,麻醉科一直積極地盡最大能力去推進這項工作的開展,該科一直在調整人員安排配合產科去最大限度滿足產婦需求。「目前已經能夠保證24小時,即使在非行政班時間,也能為有需求的產婦開展分娩鎮痛。」嚴虹主任表示,產前,對於部分孕產婦關於分娩鎮痛的一些顧慮和擔憂,該科麻醉醫生會耐心講解「分娩鎮痛」的操作模式及其安全性,告訴她們這是一項成熟的技術,椎管內阻滯無痛分娩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鎮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廣泛、最可行的分娩鎮痛方法,麻醉醫生從脊椎外層的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藥,其麻醉藥物濃度低,劑量小,對孕婦和嬰兒都沒有影響。產婦的整個產程,一般這個時間在6到8個小時,甚至超過10個小時。在整個產程,該院麻醉醫生和助產士都會全程監測產婦的狀態。嚴虹主任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對產程進行監護管理,適時對麻醉藥劑量進行調整,保障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安靜無痛,並保證母嬰安全。

「產婦分娩是否痛苦,反應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減輕分娩疼痛,既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也體現了生育文明。無痛分娩是一項能夠明顯提高產婦就醫體驗的技術,也是人性化的選擇,我們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嚴虹主任說,去年底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上個月底又公布了913家無痛分娩試點醫院,體現了國家政策在推行推廣無痛分娩技術上的支持力度非常大,省內關於該項技術的專項收費工作也在積極進行。武漢市中心醫院作為該913家試點醫院之一,也在積極引進更多麻醉醫生人才,讓這項關愛產婦的好政策惠及更多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