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溫氏股份利潤腰斬 養雞成養豬戶利潤支撐點

  黨鵬

  顧瑩

  “豬肉價終於上漲到成本線了。”對於成都簡陽市的養豬專業戶劉先生而言,最近12元/公斤的生豬價格,終於讓他看到了下半年的希望。

  船小好調頭。對於養豬大戶溫氏股份(300498.SZ)而言,不得不承受業績下滑的壓力。根據日前溫氏股份的業績預告,其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下降一半,主要原因在於豬肉市場行情下降的影響。至於公司未來將做哪些調整,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其回復。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溫氏股份淨利潤第一次被“腰斬”,2017年其淨利潤同比也同樣幾乎“腰斬”,當時主要原因是養雞業受H7N9影響。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養豬大戶天邦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營收和淨利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今年全年豬價將總體處於下降通道,呈低位震蕩走勢,國慶中秋消費旺季可能出現階段性上漲。”7月17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發布消息稱。

  養豬戶靠養雞支撐

  對於養豬大戶溫氏股份來說,如今不得不面臨靠養雞業支撐的尷尬局面。

  根據7月11日溫氏股份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8.5億元~9.5億元,同比去年下降47.52%~53.04%。

  至於業績變動原因,溫氏股份解釋稱,一方面飼料雞市場行情較好,公司商品飼料雞銷售均價同比上漲58.16%,公司養雞業務盈利同比提升175.43%;另一方面,公司養豬業務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商品肉豬銷量同比增長15.44%,但由於3~6月份國內生豬市場行情整體持續低迷,銷售價格跌幅較大,低價持續時間較長,整個行業出現虧損,公司養豬業務也受到了影響,商品肉豬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4.06%,養豬業務經營業績同比由盈利轉為小幅虧損。

  根據溫氏股份2017年的主營構成來看,肉豬類營收350.49億元,飼料雞類營收175.64億元,前者是後者近兩倍。但是現在,溫氏股份的業績不得不依靠養雞業支撐著。

  “溫氏股份養雞業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今年以來雞肉價格的上漲。”成都養雞大戶羅佳軍介紹,去年上半年,受H7N9的影響,整個養雞業受到巨大衝擊。從下半年到現在市場恢復很快,甚至於蛋雞的淘汰雞價格都有上漲。

  記者注意到,溫氏股份2017年的淨利潤被“腰斬”,仍然是豬肉行情的影響。其公告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556.57 億元,同比下降 6.2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67.51 億元,同比下降 42.74%。

  “報告期上半年,活禽產品市場受到H7N9影響,行情整體持續低迷,公司養雞業務受到嚴重衝擊,商品飼料雞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0.19%,養雞業經營業績同比由盈利轉為虧損。”溫氏股份解釋稱,報告期下半年,隨著H7N9事件影響的消退及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公司飼料雞銷售價格快速上漲,養雞業務經營業績全面好轉,盈利水準提升,行業回歸正常軌道,公司養雞業務報告期內整體實現盈利。可見,如果沒有養雞業的復甦,淨利潤下滑將會更大。

  “養殖業的風險正體現於此。”西南財經大學西部農業品牌研究與推廣中心苟興才主任認為,受相關政策、環保,尤其是流行病毒的影響很大,呈現周期性特徵,因此很多養殖企業業績變動就如同過山車。

  養殖業轉型之路

  7月9日,溫氏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籌建廣東溫氏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同時轉讓了其參股公司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5.1440%股權,將變現10.9億元。

  “設立財務公司主要目的是要把資金利用率最大化,或者他們已經在考慮資本運作,比如在當前豬肉行情低迷時期進行兼並收購。”證券分析人士李麟認為,當前也是養豬行業資本最活躍的時候,以此推動上下遊產業鏈的整合。

  就此,記者未能從溫氏股份求證到公司未來是否有相關舉措。根據公司2017年年報稱,受相關政策影響,公司將“通過向產業鏈下遊延伸及配套、走專業化規模化發展路線、加快品牌建設等方式,進一步加快企業轉型更新,凸顯企業產品品牌價值優勢,確保一體化飼料雞養殖模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早在去年6月,溫氏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該公司正加快生鮮網點在珠三角地區的布局,先珠三角、後廣東、再全國,年內實現開業約200家生鮮門市;同時探索配套電子商務平台,構建物流配送體系和流通分銷管理系統。根據公告,2017年公司累計簽約門市197家,已開業178家,實現銷售收入3.33 億元。業務已拓展到深圳、廣州、東莞、肇慶、雲浮(含新興)、蘇州、杭州等城市。

  “養豬行業受政策和周期性影響比較大。”李麟表示,也不排除有些養殖企業會跨界投資,溫氏股份的產業鏈下沉也是轉型之路。

  記者注意到,此前海南養豬企業羅牛山(000735.SZ)意欲投資278億元進入賽馬業而備受爭議。羅牛山2017年營收總額12.98億元,畜牧、屠宰、冷鏈的營收佔總營收比例僅為39.3%,而房地產開發的收入則佔到半壁江山。

  全行業業績告急

  對於成都簡陽市的養豬專業戶劉先生來說,今年以來10元/公斤的生豬價格一度讓他虧損不少,好在他及時宰殺了一些小豬,加上自己掛靠的企業在飼料供應上有些補貼,算是渡過了難關。

  對於更多的大型養殖企業而言,日子仍不好過。7月10日,牧原股份(002714.SZ)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為7500萬~8500萬元,而2017年同期淨利潤為12億元。就在三個月前,牧原股份才宣布上半年將實現淨利潤1億~4億元,調整主要原因是2018年4月~6月的生豬銷售價格低於原先預計的水準。

  此外,天邦股份(002124.SZ)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8.64億元,同比增加38.47%;淨利潤7778萬元,同比下滑42.63%。對於淨利潤的下滑,財報顯示,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大幅下降,生豬養殖業務虧損導致營業利潤下滑。

  正邦科技(002157.SZ)也從原先預計淨利潤8000萬元~1.4億元下調至虧損1.6億元~2億元。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均價每公斤16.63元,環比漲4.2%,同比仍低16.6%。在今年1月份,生豬價格還維持在15.28元/公斤。按照測算,12元/公斤是生豬市場的成本價,2018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平均價格低於行業成本價,生豬養殖行業全面虧損。

  “雖然行業目前虧損期只有4個月,但是單頭虧損額已經超過2014年行業底部的305元/頭,達到326.3元/頭。而且累計虧損額也已經超過2014年全年虧損幅度。”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認為。

  根據天風證券預計,2018年溫氏股份將出欄2200萬頭豬,牧原股份出欄1200萬頭,正邦科技600萬頭,天邦股份250萬頭。因此,該公司認為當前行業去庫存化進程剛啟動,高庫存壓力成了短期豬價被壓製的因素。

  即便如此,溫氏股份仍無縮減產能的動作,反而繼續搶佔生豬市場。公司稱,商品肉豬養殖規模一直在持續穩定擴張,其未來肉豬出欄目標是5000萬頭,未來幾年仍會保持每年15%~20%的增長,爭取達到10%的市場佔有率。根據溫氏股份的判斷,豬的周期一般在48個月左右,預計低迷行情至少會持續至2019年。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