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DC:2025年中國成為最大數據圈 1/3數據需要企業保護

IT時報見習記者 黃建

3月12日,希捷科技在上海舉辦“數能怒放—從邊緣到核心—全球數據圈暨中國區白皮書”沙龍,並分享了由其讚助的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數字化世界——從邊緣到核心》白皮書以及《IDC:2025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數據圈》白皮書的主要研究成果。

白皮書顯示,在全球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中國數據圈到2025年將以48.6ZB的數據量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而未來越來越多的數據將由終端轉移到邊緣、核心位置,其中HDD依然是主導的存儲介質。

2025年全球數據需下載18億年

據IDC預測,全球數據圈將從2018年的33ZB增長到2025年的175ZB。1ZB相當於1兆GB,如果以平均25Mb/秒的速度下載2025年的整個全球數據圈,那麽一個人完成此任務需要18億年,如果全世界所有人一起不間斷下載,也需要81天才能完成。

在全球數據圈擴張進程中,中國數據圈增速最大。IDC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25年,中國數據圈將以14倍的速度擴張;2018年至2025年,中國數據圈將以30%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領先全球,比全球高3%。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據圈將增長至48.6ZB,佔全球數據圈的27.8%,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

希捷科技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孫丹表示:“中國數據的爆發主要來自於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受物聯網的驅動,數據圈的實時數據佔比將從2015年的12%增長到2025年的29%。而對於中國來說,到2025年實時數據增長將超過34倍,佔全球實時數據的28%。

66%的數據需要安全保護

在全球數據圈中,數據傳播主要存在三種位置:用戶終端設備為代表的端點、伺服器和基地台為代表的邊緣、企業和雲計算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核心。

2015年至2025年,雖然大部分數據依然在終端被創建,但越來越多的數據會在邊緣、核心被複製、傳輸或備份,IDC預計,到2024年,存儲在核心的數據將是存儲在端點的數據的兩倍以上,完全扭轉2015年以來的動向。

端點比例的下降也表現在數據存儲位置,隨著更高智能水準的設備連接,消費者逐漸接受了端點設備存儲容量較小的事實,更多的數據將被企業所管理。IDC認為,到2020年,存儲在公共雲中的數據將超過存儲在消費者設備中的數據,而到2025年,存儲在公共雲和企業的百分比將遠超於消費者的百分比。

IDC統計顯示,從全球範圍內來看,2018年全球數據圈中56%的數據需要一定程度的安全保護,從簡單的帳戶信息保護到銀行存款、關鍵基礎設施和用戶身份的全面“鎖定”保護,到2025年,需要安全保護的數據將從56%增加至66%。然而,需要並已經受到保護的數據的百分比僅僅從45%上升至50%。按照這個速度,從現在到2025年,中國需要保護但未受到保護的數據將比其數據圈增長得更快,佔據數據圈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將達到16.2ZB。

HDD依然是未來主導存儲介質

IDC報告顯示,雖然美國一直佔據著雲存儲的最大份額且在繼續增長,但實際上雲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增速更快。美國在公共雲存儲中的份額將從2017年的51%大幅降至2025年的31%,其中中國的份額將會增長超過一倍,從6%增至13%。

同時,IDC認為雲存儲的採用也正在進入下一階段,企業正在逐漸將“全部存儲在一地”或僅使用公有雲轉變為多雲和混合雲架構。據了解,微軟已經在太平洋沿岸等海域建立了海底數據中心,騰訊、蘋果等公司也在貴州山體等多地建立了數據中心。

此外,儘管數據爆炸產生的存儲需求一直在增長,但存儲介質的依然變化不大。IDC預計從2018年到2025年,所有介質類型的存儲容量出貨量必須超過22ZB,這其中有近59%的容量來自HDD產業,到2025年末,超過用於核心及邊緣的企業存儲有80%將依然採用HDD介質。40年致力於存儲的希捷,其HAMR熱輔助技術可以使數據密度達到新的里程碑,極大地提升雲存儲的性能,目前,利用該技術已量產的HDD硬碟達到了16TB,明年有望增加到20TB。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