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否每個男人的內心都有一位洛麗塔

大衛·漢密爾頓 (David Hamilton,1933—2016)

2016年11月25日,一生飽受爭議的英國攝影師大衛·漢密爾頓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3歲,根據當時警方的最後通報,他可能是死於自殺,對於反對他的人來說,這多少有些別樣的意味。他的一生因為少女人體題材的攝影而爭議不斷,甚至和模特之間官司也時有發生。是一位話題不斷的攝影大師。在攝影風格上他大量使用柔焦技術和暖光線的利用,讓畫面始終處於一種朦朧和夢幻的氛圍中,或多或少會讓人聯想到印象派的繪畫風格。在作品的環境設定中,或簡潔,或放到大自然中,和自然的環境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童話世界的伊甸園般的氛圍。

20多歲的時候,他從英國來到法國,開始了他攝影的一生,大部分時候主要以時尚攝影為主,也有靜物攝影。曾在著名的Elle雜誌擔任設計師,之後又在著名的巴黎春天百貨擔任藝術總監。不斷的努力讓他在時尚攝影界名氣日盛,不少攝影作品在時尚雜誌刊登發表。攝影畫冊的銷售也達到百萬冊以上。後來他還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少女情懷總是詩》,同樣因為劇情和畫面,這部電影也飽受爭議。他執導的電影還有《並非純真無暇》《盜情者勞拉》《聖卓佩茲之夏》等。可是我們都看不到的。只能看看電影名。

他一直被冠以“情色”攝影師,但和日本的荒木經惟還是不同,荒木的情色直接、大膽、“不要臉”哈,漢密爾頓相對含蓄朦朧富有詩意,荒木不管年老年幼,照單全收,只要裸就行。漢密爾頓大部分作品隻專注少女題材,並沒荒木那樣粗糙和直接。但往深處分析,是不是在某個點上他們會匯合在一起。

不得不說情色攝影自有其“毒性”的一面,像一種藥物,每個人吃的效果完全取決你的自身狀態和精神抗體水準。它或許能讓你釋放、解壓,但也能讓你緊張、壓抑、欲望膨脹。荒木經惟說自己喜歡拍人體,是因為他覺得只有裸露狀態下的人才是最自然的,但你用證偽的方式也可以反過來說,也有道理。他還有句名言“我捆綁了她們的身體,卻釋放了她們的內心”,這更像一句開脫的言詞。不要去迷信攝影師自己的各種解釋和對作品的闡述,他們很多時候更多是一種自我標榜和自我行為的“美顏”而已。勞倫斯曾說:“對某個人來說是色情的東西,在另一個人眼中,不過是天才的玩笑罷了。”

攝影終歸是自己內心的表現,包括題材的喜好和手法的使用,是一種自然的流露。漢密爾頓為什麽喜歡這類題材,一定會從他的內心挖掘出“精神分析”層面的原因,不管如何,他們拍攝的題材是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否者也不會有這樣的爭論和轟動。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的洛麗塔情結?你可以去拷問下自己的內心。不管怎麽說,敢於進入這樣的主題本身就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況且漢密爾頓的攝影有其美妙絕倫的一面,這就足以。(攝詩2018.6.8)

大衛·漢密爾頓作品集

END

攝影與詩歌原創整理。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因審核原因,部分作品未上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