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都是武漢人消失的記憶

最近在網上會經常看到關於武漢的消息,可能是年齡漸漸的大了,開始懷念曾經的歲月了吧。確實,曾經年少時那些記憶都已經模糊起來,曾加的美好都已經成為回憶。

曾經在武漢大街上,那些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現在幾乎都看不到,回想起兒時的老武漢,竹床陣,二廠汽水,還有那渾厚的吆喝聲“磨剪子嘞戧菜刀”都已漸漸的流逝。

還有那些漸漸消失的地理位置,你是否還熟悉?

建國初武漢有湖泊127個,到目前銳減至38個。50年來,近100個湖泊人間“蒸發”,楊汊湖、范湖等耳熟能詳的名字僅僅成為帶“湖”字的符號。

楊汊湖

前:東至姑嫂樹路,北至張公堤,南至發展大路線,西至常青路,都屬於楊汊湖的區域,幾近於今天南湖的面積。當時的楊汊湖水非常清澈甘甜,當地居民生活飲用水都是直接從湖裡挑,稍稍沉澱就可以直接飲用和用來做飯。

今:楊汊湖是近20年來較早消亡的湖泊之一。80後、90後的一代武漢人大多已經不知道,今天這個以“湖”命名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湖區,因為楊汊湖早在他們出生前,就流幹了最後一滴眼淚。

范湖

前:現在從湖北省測繪局1995年的航攝影像中,還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范湖,猶如一塊不規則的璞玉,鑲嵌在城市的中央。

今:到2008年,范湖已經完全消失,淹沒於大片大片的房子中。短短幾年,范湖就從一個湖泊變成了一個都市中心。到目前2019年,范湖已經是武漢繁華的城區,地鐵高架橋全部通了。高樓林立,甚是繁華。

武大牌匾

想必武大的牌匾大家都很熟悉,不單單是武漢人民,全國人民都很熟悉。

1931年,在國立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正在進行中時,建起了一座木結構的校門牌坊,是為武漢大學歷史上第一座校門牌坊。可惜的是,不久之後,這座在材質上不夠堅牢、在結構上更是“頭重腳輕”的木質牌坊,就被一場大風所吹垮!

在木質牌坊被毀後,學校又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牌坊,牌坊橫幅正面仍為“國立武漢大學”(從右往左讀)的校名。由於鋼筋混凝土的堅牢與耐久,這座牌坊在街道口始終屹立不倒,時至今日,已經歷了將近80年的風雨滄桑。2001年,還作為“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的一部分,正式入圍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如今也成為武漢大學的標誌,每一位來過武大的朋友都差不多要和它合一張影。

六渡橋

在武漢人的心裡,六渡橋是老漢口的代名詞,承載著老武漢人關於漢口的記憶。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六渡橋修起一座圓環形的人行天橋。

為了推進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建設,從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30日,中山大道(武勝路—江漢路段)全封閉打圍。其中,六渡橋站施工打圍範圍全長300米,六渡橋人行天橋剛好位於施工範圍內,為配合地鐵現場施工,該人行天橋必須在施工期間拆除。現在六號線已經修通了,地下建設的很漂亮,地面也重新進行了修建,更加的乾淨繁華,但是卻沒有了當初的記憶。

中山公園過山車

相信這是武漢人民的記憶,也是曾經來武漢玩過的人的記憶。被拆掉的中山公園過山車,以前是武漢少有的刺激娛樂項目,小時候春秋遊總去中山公園玩的武漢伢,拆掉的應該還有你們的美好回憶。

但是現在中山公園的過山車聽說又再度起航了,只是再也沒有去坐過,也沒有了當年的新鮮感。

西大街

如同六渡橋天橋是老漢口的回憶,那麽西大街應該就是漢陽伢的回憶了。有著”漢陽首街”之譽的這條千年老街,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將消失在記憶中。

還有好多好多即將消失的記憶,小編下次發文繼續整理。我在想,如果不用文章來把這些曾經留住,哪一天就真的忘了,真的消失了。你說呢?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