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皈依究竟意味著什麽?虛雲老和尚說……

資料圖

今日諸位發心來歸依三寶,老衲甚為欣慰。諸位遠道過江來此,無非希望得些益處,但若想得益,自須有相當行持,如徒掛空名,無有是處。

諸位須知現既歸依,即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孫,但能敦品勵行,不被擯逐,則鳳閣鸞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後,須照佛們遺教修持,要曉得世間萬事如幻,人之一生,所作所為,實同蜂之釀蜜,蠶之作繭。吾人自一念之動,投入胞胎,既生以後,漸知分別人我,起貪嗔癡念,成年以後,漸與社會接觸,凡所圖謀,大都為一己謀利樂,為眷屬積資財。終日孳孳,一生忙碌,到了結果,一息不來,卻與自己絲毫無關,與蜂之釀蜜何殊!而一生所作所為,造了許多業障,其所結之惡果,則揮之不去,又與蠶之自縛何異!到了最後鑊湯爐炭,自墮三途。

所以大家要細想,要照佛言教,宜吃長素,否則暫先吃花素,尤不可為自己殺生。殺他之命,以益自己之命,於心何忍!試觀殺雞捉殺之時,彼必飛逃喔叫,只因我強彼弱,無力抵抗,含冤忍受,積怨於心,報復於後。以較現在武力強大之國,用其凶器,毀滅弱小民族,其理正同。

諸位既屬佛子,凡悖理之事,不可妄作。佛法本來沒甚稀奇,但能循心順理,思過半矣!

許多人見我年紀虛長幾旬,見面時每有探討神通之情緒,以為世外人能知過去未來,每問戰事何日結束,世界何日太平。其實神通一層,不但天魔外道有之,即在鬼畜俱有五通,此是性中本具,不必注意。我們學佛人,當明心見性,解脫生死,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淺言之,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但不可損人利己,更宜損己利人,果能切實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見,自不枉今日歸依也!

人生在世,無論士農工商,欲求不虛生浪死,作一有為人物,首要立志高尚。蓋志高則趨向上,人格自高;志卑則趨向下,人格自卑。且死後神識升沉,亦由斯而判。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吾人立志,可不慎歟!

曠觀古往今來之人物,至高至上,無如佛者。佛為大覺王,聖中聖。首倡平等無我之旨,以解救一切眾生痛苦為務,萬德周圓,九界尊仰。然則立志,舍學佛,其誰與歸?況眾生皆有佛性,本與佛同,立志學佛,終當成佛。倘若不負己靈,必以佛為趨向。故歸依佛為吾人第一當決定之志願。但今末法,佛已過去,傳佛心者唯法,奉佛傳法者唯僧,故並稱三寶。立志學佛,故必奉法奉僧,此三歸依所由設。歸者一心嚮往,依者頃刻不離,嚮往不離則我心即佛心,凡身即聖身,更何善不興,何惡不去?增善滅惡,自然災消福至。故知欲求世界和平,人人當以三歸為本也。

然三歸屬立志,有志當有行,行以念佛為最簡便,而以持戒為根基。若口念彌陀,身行惡行,或心中散亂者,亦屬徒然。故初步學佛,當受持五戒。進一步當受持菩薩戒。五戒者: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其義即儒家之五常。特以五常乃空洞名詞,故於其中各擇一簡要事實,以為下手。仁以戒殺為始,義以戒盜為始,禮以戒邪淫為始,信以戒妄語為始,智以戒飲酒為始,根本既固,自可日進有功矣。菩薩者,精進求佛道,慈悲救眾生,謂之菩薩。行持以四弘誓願為目標,事事以損己利人為趨向,雖粉骨碎身,不退不悔。若一念生二乘心,或作損人利己念者,即為破戒。菩薩戒首重戒心,受持者不可不慎也。

素材來源:禪修入門

編輯:漫抒 題目為編者加

此段摘自:《禪修入門》 修學篇——佛法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