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銅器中銘文越多越好,它只有三個字,卻名揚天下成為國寶

青銅器雖然不是我國發明的,也不是我國獨有的,卻在中國首先進入了鼎盛時期。我國從商周時期到秦漢的青銅器,製作精良,品種繁多,被視為國之瑰寶。對於這些青銅器來說,價值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銘文越多的,研究價值越大,更受人重視。比如西周晚期青銅器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 499字,價值連城。

有一件青銅器,只有區區三個字的銘文,卻在出土之後就引起轟動,一直備受矚目。它就是現收藏於天津博物館的太保鼎。它能留在中國,實在是不容易的。

在清朝鹹豐年間,山東壽張縣梁山陸續出土了七件青銅器,分別叫做小臣艅犀尊、大保簋、大史友甗、大保方鼎一、大保方鼎二、伯盉、伯鼎。這七件青銅器造型美觀,年代久遠,加上保存也相對較好,很快引起了當時人的重視,備稱為“梁山七器”。

梁山七器的地位有多麽重要,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它們之中的小臣艅犀尊輾轉流落到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就是該館最富盛名的中國藏品。在國際上,很多青銅器的書刊都將它作為中國青銅器的代表,經常被當作封面。

然而,這七件重要的青銅器,幾乎已經全部流失海外,只有其中一件太保鼎還留在國內,留在了天津博物館。這件太保鼎,被發掘之後,就受到了金石玩家的追捧,幾易其手。先後有山東濟寧鍾氏、南海李山農、日照丁跋臣成為了它的主人。

後來,袁世凱的心腹徐世昌在當國務卿時,通過朋友的介紹,購買了這件文物。徐世昌是文人出身,對於金石古玩很有研究,他知道這是獲得了多少錢也買不來的寶貝,欣喜之餘特意作了《得鼎歌》,納入《水竹村人集》。

在這首詩中,徐世昌將太保鼎與大名鼎鼎的毛公鼎並列,敘述了自己得鼎的過程,稱頌了該鼎的盡善盡美。更為神奇的是,徐世昌收藏該鼎的第二年,他就當選了民國大總統,一嘗“問鼎”之願,這讓他更將太保鼎視若珍寶。

在我們印象中,鼎一般是圓腹三足的,所以叫做“三足鼎立”。其實四足方鼎出現得更早,一般是西周前中期的產物。這件太保鼎就是典型的四足方鼎,在鼎內鐫刻著三個字的銘文“大保鼎”。在金文上,“大”和“太”是相通的,而周朝只有一個官職叫做“太保”,是與太師、太傅並列輔佐周王的三公,所以這尊鼎就叫做“太保鼎”。

根據專家的不斷發掘和研究,基本上確定了這裡的太保是召公奭的。根據《尚書·君奭》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左右。”也就是說當時的召公奭和周公一起,在周武王死後輔佐年輕的成王治理天下。此鼎正是象徵著召公奭的地位。

在青銅器上,只有區區三個字的銘文,太保鼎的名氣卻如此之大,不是沒有理由的。它的工藝精湛,造型古樸厚重,紋飾精美一氣呵成。最為獨特的是它的柱足上裝飾著扉棱,柱足中部裝飾著圓盤,這是在目前發現的鼎中,絕無僅有的。它的非凡藝術魅力,讓所有目擊著無不震撼於中國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力量。

徐世昌對於此鼎倍加珍愛,無論他在政壇上浮沉,都以此鼎相伴到老,從不言棄。直到1958年,徐世昌的孫媳作主,將此鼎捐贈給國家,有私人收藏轉為了國家收藏,既讓國寶得到了保護,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能夠親眼目睹它的風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