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麽做?

今天微博有個話題——#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辣媽覺得挺有意思的,我也覺得尊重死亡就是尊重生命。

就像最近,台灣著名體育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根據自己的意願在瑞士宣布了他的安樂死視頻。視頻中,傅大仁手持了一小杯毒藥,並輕輕地討論了與工作人員一起服用的方法。

當他拿起一個小杯子,微笑地向世界說“再見”。

兒子對他說,“爸爸,我們愛你。”不久,他離開了兒子的懷抱。

傅達仁的兒子回憶起爸爸則一度淚流滿面。他表示,自從爸爸走後,一共看過兩次這個視頻。

這段視頻就保存在手機裡,有時候不小心翻到,內心就會很難過。實在是不敢看,看一次心就會揪一次。可是爸爸也給了他很大的勇氣。

死亡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避無可避的話題,就拿熊寶來說,前段時間鄰居爺爺家的鸚鵡死了,它開始不太明白死亡是什麽意思,直到發現那隻平時經常見的鸚鵡,以後再也見不到了,心理著實有些難受。

這時候,如果家長避而不談,或者編一些鬼狐仙怪的傳說,就會給孩子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在辣媽看來,當人們提到“死”這件事時,大多是依照自己身邊曾有過的經驗、新聞、信仰或感覺來加以討論。

有人覺得“死”是孤獨、神秘、可怕、讓人感傷的,有諸多忌諱,對於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事,能不提就盡量避免;

而有人覺得死亡只是回歸自然,或是生命旅程到了另一個階段。不同說法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想象,間接影響孩子對於“死亡”的看法。

但無論如何,其實小孩很早就有“死亡概念”,只是不清楚到底是怎麽一回事。畢竟從小看到動物、昆蟲死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甚至故事書中也會讀到...他們知道這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不了解其緣由。

不同發展階段的死亡概念

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孩子受到卡通或故事書影響,認為生命會像海綿寶寶那樣再度復活,甚至即使被大石頭壓扁還是可以再站起來,覺得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而且和自己沒關係。

五到九歲的孩子:這時候的孩童已經開始知道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而且所有生命都會有結束的一天,但他們依舊認為死亡和自己沒有太大關聯,甚至覺得只要想辦法,人就可以避免死亡,同時有些小孩會將死亡擬人化(天使或死神的存在)。

九歲至青春期:此時孩子已完全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所有生命都會結束,自己也不例外,於是對死亡開始感到些許害怕或擔憂,有一部分孩子會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藉此了解人生和死亡的關聯。

那麽如何正確面對死亡呢?最近辣媽看到的一個故事啟發了我,這是某個美國幼兒園學生因為腦癌去世,他們的老師進行“死亡教育”的現場。

幼兒園裡,一個叫蒂米的男孩患腦癌去世了。是說蒂米轉學或者出遠門了,使孩子們平靜地淡忘蒂米的消失,還是告訴孩子們這個不幸的事實?

美國老師黛尼爾選擇了讓孩子們圍坐在她身邊,輕輕地告訴他們:“腦瘤使蒂米的大腦停止了工作,使他的身體停止了工作。就這樣,蒂米死了。”

之後當她分發學習用品或組織幼兒遊戲時,總有孩子說:“老師,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她也總是回答:“蒂米還在這兒嗎?他還能回來嗎?”孩子們終於知道:蒂米死了,不會再回來了。

想過把蒂米生前使用的小桌子搬走的黛尼爾,最後還是組織孩子們討論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於是孩子們將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動室的一角,擺上他生前最喜歡的恐龍玩具和與恐龍有關的書。

並在每本書的扉頁上寫道:“送給特別喜歡恐龍的我們的朋友——蒂米。”這使孩子們明白:蒂米死了,不會再回來了,大家很悲傷,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遠難忘。

黛尼爾的做法,代表著美國人對兒童“死亡教育”兩大基本目標:一是坦誠面對死亡事實,正確認識死亡;二是同時把它作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同樣,除了直面死亡,關於死亡後的情感教育也不容忽視,同樣是美國的一個例子,辣媽也覺得老師講的很對。

一位普通的美國小學教師,發現全班同學集體餵養的小白兔“玫瑰”死了之後,孩子們都很悲痛,情緒波動很大。

於是這位老師立刻計劃開展一次與家長協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課,幫助孩子們度過失掉“夥伴”的悲痛。

她給每位家長寫了一封短信說明情況,並告訴家長們:“‘玫瑰’的死令孩子們悲傷,這可能會使孩子們想起他們喜愛的人或寵物的死。”

我們將在明天集合後,邀請孩子們參加一個討論會。大家一起製作一本關於‘玫瑰’的紀念冊,來追憶與‘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和表達對它的思念。

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裡,有些孩子可能會經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請您體諒孩子的情感表現。”

這位普通的美國小學教師,通過這堂情感教育活動和家長們在家裡的情感教育協助,讓孩子們認識到了正確對待死亡的情感體驗,有益於樹立他們的健康人生態度。

在美國部分學區,除了死亡情感教育,還特別重視“自殺防禦課程”這門死亡教育獨立科目的開設。“自殺防禦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在於教育兒童懂得珍惜生命,同時降低當地的自殺率。

“自殺防禦課程”通常為期1~7周。老師要給學生介紹全美各地的自殺人數統計數字,幫助學生了解自殺前的一些特徵,告訴他們當朋友或自己處於不佳狀態時,應該及時告訴成人。

在加州林肯中學開展的“自殺防禦課程”中,教師還會要求學生寫一封勸說自己的一個有自殺念頭的朋友的信,加強孩子的現實參與感。

加州是美國自殺率最高的地區。但自從1980年興起“自殺防禦課程”後,加州1994年的自殺率比1970年降低了39%。

在預防自殺的同時,課程也設置積極開拓生命意義的環節,隨時倡導中小學生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質量。比如在美國中小學課堂,不管是社會課教師或文學課教師,都經常用類似的提問來提醒孩子們:“如果你的生命只有3天,你會如何安排?你最想做什麽?”

讓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就等於讓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終結和存在,他們也一定會對人生的意義有更多的深入思考,並明白今天的重要,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

確實,如果不能正視死亡,就無法正確對待生命,因此死亡教育刻不容緩。最後,辣媽總結了我是如何給熊寶進行死亡教育的。

在我看來,與寶寶交流死亡話題時,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時給以詩意的審美,要結合情境尋找一些最適宜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1、說個家族故事

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現象,可從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頭。

我建議,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時,找出泛黃的照片翻閱,跟孩子說說父母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記憶中已逝的爺爺奶奶,他們從哪來?做什麽?生了幾個小孩?他們那時喜歡玩什麽?吃什麽?最開心或難過的事是什麽?也可以陪孩子把這些故事畫下來,在畫圖說故事中,逐漸了解生與死。

2、在遊戲中談生死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的書裡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

這幾年,國內也出版了一些與死亡主題相關的童書繪本,透過親子共讀,引導孩子談論生死大事。

面對爺爺的死亡,布魯諾經歷了疑惑、痛苦與悲傷,最後他終於明白,心中的爺爺就像照片上那樣微笑著,繼續活在自己的記憶中。

3、從大自然知生死

讓孩子體悟四季轉換,比如看葉子從新生到凋零的過程。我覺得,選擇讓孩子種樹,在花開花落中明白“花謝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誕生了”。也是一種死亡教育的好辦法。

當孩子開始問問題時,父母真誠的回答可讓孩子明白雖然爸媽不是每件事都知道,卻願意和我討論。

除此之外,這些說法也能間接引導孩子接受不同的信仰和觀點,讓孩子有機會選擇自己對於死亡的看法。

最後,辣媽覺得面對死亡的議題,家長們應該給予孩子寬廣的討論空間,適時提供正面觀點,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且樂觀的心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