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年長城影像-穿過歷史的烽煙

圖片提供:

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紐約公共圖書館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蓋蒂博物館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蓋蒂圖片社 Getty Image

伊斯特曼博物館 Eastman Museum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 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康奈爾大學圖書館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歐洲數位圖書館Europeana Collections

王溪仝冰雪 遲迅 張保田 金酉鳴 崔波

1882年,《長城》謝滿祿—法國駐華領事 攝 王溪供稿

1902年,長城損壞的一部分 作者不詳(立體照片) 遲迅供稿

1907年,河北省懷來縣土木堡鄉 路易吉·巴茲尼 攝 張保田供稿

1907年的北京長城,沙畹(法國)攝 崔波供稿

1908年,奇異的圓樓位於直隸馬蘭關外,靠近長城關口的位置,從而能有效地拱衛關口。W.E.蓋洛 攝 張保田供稿

1913年前後,甘肅省境內的烽火台。奧雷爾·斯坦因 攝 張保田供稿

1930年,北京居庸關雲台古門洞。阿東照相館拍攝、上色 仝冰雪供稿

1938年春,八路軍部隊佔領古長城烽火台。沙飛攝 崔波供稿

1940年,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作者不詳 仝冰雪供稿

1940年,長城北京段。作者不詳 仝冰雪供稿

戰鬥在古長城 沙飛 攝

長城 作者不詳 年代不詳 遲迅供稿

蜿蜒在中國北方崇山峻嶺之上的萬裡長城,是冷兵器時代軍事防禦的產物,以其千百年來屹立不倒的雄姿,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作為世界公認的中華民族圖騰之一,長城所見證的,是國運興衰、王朝更替;長城所遭遇的,是防守攻擊、烽火兵戎;長城所期待的,是睦鄰友好、邊貿交易;長城所希冀的,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靜默守候著群山萬壑的長城,像一條長龍安臥於蒼穹之下,留下無數傳奇故事,任由世人指點評說。

工業革命推動的科學技術發展,讓攝影這種可以將世界複製到感光材料上加以流布的媒介,於19世紀初葉起得以興盛,而當年無論獵奇還是科考、遊歷的那些從地球不同地方來到中華大地的外國人,在將鏡頭對準中國之時,長城便成為首選拍攝物之一。這裡有征服的快感,也有視覺的新鮮,更有影像佔有的優越感。民族危亡之時,長城更成為抗日軍民用影像宣示主權、鼓舞士氣的重要符號,不斷地出現在畫面中,記憶在民眾心裡,彼時的紅色刊物《晉察冀畫報》創刊號,用以長城為主體的照片《塞上風雲》作封面,就是最好的明證。

在為實現民族複興而共同奮鬥的這個偉大新時代,更多富起來的中國人開始注重影像史料收集整理,更多專家學者開始從留有時代底色的長城圖像中去觀照歷史烽煙,回望中國人經歷的苦難與榮光。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平台,讓我們可以便捷地檢索和使用全球公共影像資源,也會給更多人提供機會,循著歷史圖像,穿越時光隧道,去重新觀照今日的長城、民族的脊梁。

當我們以長城為名,書寫影像的傳奇;當我們在長城置景,展現影像的力量,從諸多收藏家、學者、攝影家乃至更多國內外公共資源平台匯集而來的近百幅跨越百餘年歷史的老照片,將為我們呈現長城曾經的模樣,讓我們通過略顯滄桑的畫面去探究往日的時光,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對於老照片的考證與傳播,是一件有意義有價值更有關注度的事情。這些有著濃重時代特色和眾多符號信息的畫面,將像謎語一樣吸引著我們去破解神奇的符碼,讓圖像更確切地為歷史作證。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裡呈現的這些負載著歷史信息的照片,必將成為更多中外遊客關注長城歷史、感受長城文化,了解曾經的苦難,見識今天的輝煌的重要力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