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董瑞:恪守療效是中醫的生命線

早上6點,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門診部。院長董瑞的診室外已排起了長隊。

「董院長,您看我這病還能治嗎?」專門從外地趕來看病的張大哥憂心忡忡。

「放心,現在塵肺病不是絕症,只要按時吃藥,好好休養,放寬心,沒問題。」董瑞一邊診症,一邊寬慰病人。

「董院長,我是不是應該換方子了?」

「董院長,上次找您看,吃了幾服藥就好了,這次您再給孩子也看看吧。」

……

董瑞耐心地為每一位患者看診、回答問題、叮囑注意事項。

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個門診日都在上演。每周3天,每天近60個病人,董瑞堅持了20多年。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社會服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院長……這樣多的職務集於一身,董瑞應該是一個忙於行政事務的人,然而,在病人眼中,董瑞卻是一個「總能在門診找到」的名醫。董瑞說,身為醫生,為患者服務永遠是第一位的工作,療效永遠是事業的生命線。

傳承:用地道學問做地道中醫

「60」後的董瑞,卻有著近40年行醫經驗,是一名年輕的「名老中醫」。談及多年從醫的心得,董瑞說,要做一名地道中醫。他認為,一名好中醫,首先要掌握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傳承中醫的診治思維。

董瑞與中醫結緣於13歲那年的一場大病。那一年,他因意外受傷,導致雙腿關節腫痛,不能行走。在走遍各大醫院就醫無效後,他開始接受叔叔董萬英的中醫保守療法。兩年難捱的休學時光裡,醫書是董瑞最大的精神寄託。他不僅四處求醫,也開始學習中醫。讀中醫經典著作、向叔叔學習中西醫結合治療、向民間老中醫學習偏方、秘方。2年的時間,在中醫方法治療下,他的腿傷不僅奇蹟般的痊癒了,也打下了牢固的中醫理論基礎。康復回校時,他已經能流利背誦《黃帝內經》等中醫四大經典和四小經典,並開始嘗試診斷治療。

醫學經典的滋養,使董瑞掌握了大量的辨症方法和經典處方,長期的門診實踐則為他積累了豐富經驗。上世紀八十年代,董瑞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軍醫。他結合臨床病例努力鑽研業務,並跟隨軍區內知名中醫專家學習。民間經驗、病案研究與經典理論的結合,使董瑞的中醫研究日趨深入,成果顯著,尤其在中醫防治哮喘病、肺纖維化、塵肺病等呼吸病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向名醫學習、傳承大師經驗,也是學習中醫的重要途徑。多年來,董瑞北訪國醫大師張琪、段富津,南到廣州、江蘇求教鄧鐵濤、周仲瑛、夏桂成,與李士懋、李振華、王琦、顏德馨等國醫大師探討、交流岐黃學術和膏方心得,特別是2014年拜國醫大師晁恩祥為師,使董瑞在中醫理論研究方面獲益良多。董建華先生的病機演變學說,薑春華、晁恩祥先生的治肺治咳思路與效方,顏德馨先生的膏方運用等都對董瑞治療肺纖維化、塵肺病、膏方臨床有所啟發。

董瑞認為,中醫理論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將萬事萬物分為陰陽兩方面,將人體作為一個大的健康主體來診斷、治療。他既不主張專病專葯,也不停留在西醫診斷、中醫辨證分型的框架內,而是嫻熟運用中醫理論,分析疾病內在規律及不同階段的病機演變,在總體上、動態上把握治療和善用通降,遣方先調氣機,重視調肝,調氣不忘和血,最終實現人的平衡、健康。他也將這一理論應用於肺纖維化的研究和治療。

瀰漫性間質性肺病,簡稱肺纖維化,是一種成因複雜的肺部病變,病人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5年生存率僅為20%~40%。20餘年來,董瑞經治數千例此類病人,摸索出肺纖維化「咳喘七字訣」:宣、溫、潤、清、肅、截、裨。以這七字訣為基礎,董瑞研製出特色藥方,經臨床檢驗,病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得到了明顯改善。

融匯:采各家之長以提高療效為根本

魯迅先生說:「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作為一名中醫專家,董瑞的視野非常開闊。他認為,只要有助於提高療效、對病人好的方法,就要充分吸收。

在臨床中,董瑞非常重視吸收民族醫藥的成果,並不斷吸納苗醫、藏醫、蒙醫等民族醫學中治療呼吸病的成果,與既有的治療方法相融合,研製出一批獨有配方,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一次,董瑞遇到幾例疑難病症,便安排患者住院觀察治療。試了幾種方法效果都不理想。恰逢他隨民盟中央專家團到貴州義診,在當地結識了一位老苗醫,了解到他家傳治療肺纖維化的藥方。回京後,董瑞馬上將其與已有的藥方相結合,配出新葯,病人們服用後效果顯著。此後,董瑞根據大量病例實踐,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博彩傳統中醫經方、民間中醫方法和少數民族醫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醫療特色。他帶領團隊研發的肺纖維化專業製劑「養陰益肺通絡丸」還被列入了北京市政府的「十病十葯」項目。

董瑞非常重視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和應用。他認為,中西醫結合為中醫臨床治療提供了極大便利,對中醫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比如,一位患了腫瘤的患者,中醫理論認為,要扶正祛邪。但扶正與祛邪是兩個獨立的複雜用藥過程,現在西醫通過手術,拿掉腫瘤,快速祛邪,中醫就可以將重點放在扶正上,中、西醫各展所長,可以使患者恢復更快、治療效果更好。」

在董瑞看來,兩種醫學的結合,必須是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而不是簡單疊加。「中西醫結合得是否成功,關鍵看療效。」董瑞說,要用中醫的診治思維來辨症施治,又要充分藉助西醫的先進治療手段,絕不能出現中醫隻憑檢查結果斷症、中西藥簡單疊加的情況。中醫發展,重點要在西醫治療效果不太理想、而中醫又有所專長的病症如糖尿病、慢性肺病等,以及一些急症上下功夫,充分體現自己的優勢。

因此,2001年春,董瑞創建了京郊第一家民營醫院———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並出任董事長兼院長。同時確立了以治療呼吸病為主,重點突出中醫肺纖維化的防治,創造世界級肺纖維化、塵肺病中醫防治品牌的醫院發展戰略。經過近20年的發展,醫院已發展成為佔地91畝,建築面積2.4萬平米的民營大醫院。董瑞大力對醫院進行國際標準化建設。他創建了國內第一所肺纖維化研究所———「北京肺纖維化研究所」。引進國內外肺纖維化專家到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將國內外最新的防治肺纖維化的成果運用到醫院治療中,為國內外肺纖維化防治提供了研究、交流、實踐的平台,使醫院始終了解和掌握世界肺纖維化防治的最新進展和信息,始終處在世界中西醫結合防治肺纖維化的最前沿。

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完善、易於推廣,診療之餘,董瑞主持撰寫了《中西醫結合診治肺纖維化》《董瑞院長談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膏方防治肺纖維化———塵肺病》等醫學專著5部,並承擔了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國醫大師高徒傳承與發揚》的主編工作。

董瑞的學術和醫療水準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先後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十二五」肺病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中國中醫冬病夏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13年,董瑞入選北京市複合型中醫藥學術帶頭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首任會長。今年初,他又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創新:探索永無止境

董瑞認為,中醫與其他學科一樣,必須適應時代、不斷創新,才能延續和發展下去。在他看來,創新不僅是技術和應用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提高療效,關鍵是要讓患者用最短的時間康復,減輕病人所承受的痛苦。

董瑞認為,對於服藥困難、服藥後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創新用藥方法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董瑞曾接診過一個嚴重哮喘病的孩子。醫院組織了多名專家進行會診,開出了藥方,但孩子服用後效果不明顯。一次病人家長偶然用毛巾沾葯在孩子胸前反覆擦拭,孩子的癥狀竟然明顯減輕了。這給了董瑞靈感,對於一些特殊病症,為什麼不可以把葯上在皮膚上,從外向內滲透呢?於是他用裝注射藥物的小玻璃瓶磨去瓶底,給病人拔罐,並把中藥從橡膠瓶蓋打入罐中,促進藥物吸收。這一方法很快見效,一個夏天的治療後,孩子徹底痊癒。這一由董瑞發明的方法至今已被很多醫生延用,成為一個成熟的治療方法。

對於一些患有慢性病、尤其是因寒氣導致的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董瑞探索將傳統的冬病夏治理論結合現代人的生活規律,率先提出診療方案並開設冬病夏治門診,通過穴位帖敷、針刺、藥物內服等方法,來糾正人體陽氣虛弱狀態,進而使病人冬天少發病或不發病。經過幾年實踐,冬病夏治的優點逐步顯現,不僅療效明顯,而且還具有無毒副作用、價格便宜、治療簡便、不易複發等優點。認可冬病夏治的病人越來越多,董瑞採用此法治療的疾病種類也日漸廣泛,從當初單一的呼吸系統疾病,擴展到腸胃病、痹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等,這一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各大醫院採用,惠及越來越多的病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健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大健康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重視。董瑞認為,中醫在治未病方面有獨特的優勢,有許多經典的藥方、食療方法,老百姓接受度很高。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特別是都市白領經常出差,沒有條件堅持喝湯藥、自治食療的食品。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董瑞將目光投到中醫傳統劑型之一———膏方。膏方具有針對性強、易於服用等特點,對調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作用較為顯著。但是長期以來,膏方一直未能作為中醫專門學科,沒有被系統研究推廣。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膏方北進」的發展戰略,董瑞成為「膏方北進」的積極倡導與踐行者。

其實,董瑞從1990年就開始將中醫膏方用於臨床。在他的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中,中醫膏方佔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中醫膏方防治肺纖維化、塵肺病方面,他提出膏方防治疾病時應掌握的「10個指導思想」和「15個創新」。他的臨床著作《膏方防治肺纖維化、塵肺病》得到廣大醫學界同仁及患者的認可。他在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醫院開設中醫膏方科,「康益膏方」因具有療效顯著、「一人一方」、防治皆宜、服用方便、口感極佳的特點,廣受患者和亞健康人群的歡迎。2016年世界中醫藥聯合會成立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董瑞以其在膏方研製和推廣方面的突出貢獻當選為首任會長。

仁愛:大醫偏愛開小方

董瑞說,一名好醫生,醫術很重要,但有一顆仁心更加重要。時刻把病人放在首位,關注病人的需求,就是醫者的「仁心」。

如何能夠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讓他們在有限的條件下,提高生活質量,成了董瑞心心念念的大事。

在懷柔城裡,有一個撿垃圾為生的老人家,長期被腎小球腎炎折磨。他找到董瑞,董瑞看了醫生給他開的藥方,都很好,為什麼不管用呢?一問之下,原來老人經濟非常困難,無法支付大量吃中藥的費用,葯吃不夠數,病當然也好不了。董瑞了解到情況後,把中醫經方進行了簡化,給老人開了只有4味葯的藥方,1服藥1塊多錢,7服藥,7塊多錢,老人吃了,療效明顯!老人家成了董瑞的活廣告,到處宣傳:「有病找董院長看去,我的病7塊多錢就看好啦!」

用藥簡練是表象,用好是關鍵。董瑞認為,中醫經方大多都是小方,經方經過歷史檢驗,只要運用得當,能有很好的療效。開小方特別倚仗醫生對病情的準確診斷。對待不同的病症,要把握患者在不同階段病因病機變化的本質。「比如,遇到反覆咳嗽、咳痰的老病號,不能簡單以診斷病症用藥,而是要根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癥狀施治,還可以結合『冬病夏治』,在夏季溫補納氣,進行調理。」

開小方不僅是因為省錢,更體現董瑞的醫學思想。他認為,醫生門診的任務不僅是斷症,更是一個治療的過程。尤其對於慢性病病人,很容易在長期的病痛中失去信心,醫生要通過對病人的關心、對治療的信心影響病人,讓病人感到痊癒的希望。通過經濟上減輕負擔而非直接免費治療,為病人保留尊嚴,進而提高治療的積極性。

這一點,董瑞不僅自己做到,也嚴格要求他的學生和醫院的全體員工做到。他要求,對於每一位病人,都要觀察其情緒、了解其病程,並在開出藥方後,詳細講授用藥須知,使病人的治療效果最大化。

董瑞不僅關心來醫院就醫的病人,更心系偏遠地區就醫不便的病人。作為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社會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他參與創建了民盟中央「民盟名醫大課堂」品牌;參與了民盟北京市委「民盟林」建設項目;參與創建了民盟中央「民盟名醫大課堂」品牌;代表民盟中央、民盟北京市委承擔了醫療幫扶貴州畢節朱昌鎮衛生院、黔西南下五屯醫院、北京市潭柘寺衛生院等多項公益活動。多年來,參加民盟中央、民盟北京市委、民盟懷柔總支組織的各類義診、巡講82次,足跡遍及20餘省市,診治病人5000多人。

公益行動充滿著他加入民盟的這16年時光。而其中,令董瑞最為難忘的就是由他親自倡導的「健康呼吸萬裡行」活動。這個起始於2012年的義診活動,主要是救助貧困地區呼吸病患者特別是塵肺病患者。7年來,他率領「健康呼吸萬裡行」的專家組走遍了河北石家莊、內蒙古烏海、山西晉城、陝西富平、河南三門峽、吉林白山、雲南迪慶等10個站點,累計行程2萬多公里,救助塵肺病、肺纖維化患者1000餘人,發放製氧機200多台,捐款捐葯累計400多萬元。

在義診過程中,也有各種意外:有的病人因為病情過重,沒有辦法在當地救治,董瑞就把他們安置在自己的醫院,免費住院治療;有的病人感染上了傳染性肺病,別人都勸董瑞不要看,但他仍然熱心地為病人把脈看診;有的病人因路途遙遠錯過了義診,半夜敲響董瑞的房門,希望他能給看一看,董瑞馬上披衣起床給病人診治……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感動了病人,感染了專家組成員,也一步步樹立起了「健康呼吸萬裡行」的聲譽。「健康呼吸萬裡行」成為了民盟中央社會服務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3次被寫進民盟中央常委會工作報告。

董瑞心裡裝著病人,病人也把他當作親人。有的病人經他多年治療痊癒後,成為他的學生;有的病人與他成了朋友;有的成為康益德醫院的員工。在他們心目中,董院長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著名中醫學家章次公先生曾經說過:好中醫要有「菩薩心腸,將軍肝膽,神仙手眼,兒女情懷」,這是董瑞的追求目標,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董瑞說,能夠成為一名醫生,是他最大的幸運。今後,他將致力於中醫藥的發展和推廣,造福更多患者。

史慧玲

本刊記者

本文刊登於《中國政協》2019年第04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