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天膝蓋凍著,會得關節炎嗎?

每到冬天,「要風度不要溫度」的貪靚女性就常被叮囑要注意保暖,小心關節炎。還說寒冷刺激是「罪魁禍首」,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真是這樣嗎?

骨關節炎:與寒冷無關

老百姓常說的「關節炎」或者「風濕」其實在醫學上多為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是發病率最高的骨關節病。根據國外資料,在X線普查中,55歲以上有骨關節炎的X線表現者高達80%,而65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臨床患病率達68%。為什麼骨關節炎這麼普遍呢?

人體的關節也和很多商品一樣有「使用壽命」,如果年齡達到了關節的使用壽命,關節處的軟骨會變薄、軟化、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剝脫,軟骨下的骨質增生並形成骨贅(即所謂「骨刺」),最終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這便是骨關節炎。

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一些過度使用的情況,比如職業損傷、運動員等,關節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提早出現骨關節炎。這種普遍性提示我們,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不如說其是一種關節對於磨損的自然反應。

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骨質疏鬆與骨硬化)、過度運動、吸煙、維生素D缺乏,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關節周圍肌肉無力、反覆的應力負荷等機械因素。沒有證據表明寒冷是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

其他關節炎:各有各的原因

由於觀察到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氣象變化有關,所以老百姓把這類表現為骨關節疼痛的疾病都稱為風濕病。

但現代醫學中的風濕病指的是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病因多與免疫系統的異常有關,因此又稱為風濕免疫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關節炎表現等等。

因為上述疾病都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組織而導致關節炎症的,所以這類關節炎也被稱作自身免疫性關節炎。

為什麼會患上這些自身免疫病目前仍無定論,現有研究提示,自身免疫病是由於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免疫紊亂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環境因素主要指的是既往的一些微生物感染可能會影響疾病的發病和進展,而與氣象寒冷沒有關係。

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特定的主要累及關節滑膜的自身免疫病。在這種疾病中,異常的免疫系統不僅僅攻擊自身的關節滑膜,還會攻擊其它器官,如眼部、肺部、血管等,因此需要積極治療以免致殘。

此外,還有一些關節炎是由於微生物的直接感染所致,比如化膿性關節炎和關節結核。可見,雖然這些關節炎的致病原因各不相同,但寒冷都不是造成它們的原因。

關節受涼後為什麼疼痛?

關節炎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便是關節痛,而疼痛加重往往和氣象變化、潮濕受涼有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目前學界還存在爭論。

新近的研究證實了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疼痛的程度分別和環境溫度和氣壓的變化有關,儘管這種關聯強度不是很強。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關節周圍組織的順應性、關節液的粘滯性,以及關節周圍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改變有關。

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是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由於氣象變化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而負面情緒可以降低疼痛閾值,因此使人感受到疼痛。也許正是寒冷時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加重,才使大家誤認為寒冷是患上關節炎的原因吧。

的確沒有證據表明,寒冷會導致關節炎。不過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關節僵硬,關節血運減少,滑液分泌減少。冷天不注意對關節的保暖會使意外受傷的幾率增加,間接造成危害。即便沒有意外受傷,長期如此也無疑會增加關節負擔,減少關節使用壽命。所以冬天該保暖的還需要保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