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逆回購停擺半月重啟,央行本周淨投放超四千億,要降準?

連續大半個月“未營業”的逆回購操作在本周回歸並放量投放。7月19日,央行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至此,本周後四個交易日(7月16-19日)央行共開展逆回購操作4600億元,疊加7月15日增量續作的中期借貸便利(MLF)2000億元,期間有1885億元MLF到期,本周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實現淨投放4715億元,創下近半年來最大規模。

這一波操作正值多國央行接連降息且有專家預測我國降準窗口將打開的時點,央行銀根是否有可能放鬆?業內人士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本周投放量偏大主要是為對衝財政存款上繳導致的資金面偏緊。上周半年金融數據發布時,央行貨幣司司長就表示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原則,這意味著我國貨幣政策大概率會保持“定力”,相比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存在,但大概率也是定向降準。

逆回購重新“營業”,本周淨投放創近半年新高

根據央行官網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7月19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2.55%。

這是央行本周第四個交易日開展逆回購。7月16日至18日,央行分別開展了1600億元、1000億元、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均為7天,中標利率均為2.55%。此前,自6月24日至7月15日,央行已連續16個交易日未祭出逆回購操作。

對於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原因,央行在本周公告中分別提及了“對衝稅期高峰”、“對衝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7月15日前後的幾天為企業所得稅季度繳納的集中時間,對企業資金影響較大。同時,政府債券加速發行,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需要給予對衝。

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投放力度與中小銀行風險頻發是否有關?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不會影響總量貨幣政策。

本周除4600億元逆回購操作外,7月15日,央行在對當日到期的1885億元MLF等量續作的基礎上,對中小銀行開展增量操作,總操作量2000億元。由此,本周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實現淨投放4715億元,創下近半年來最大規模。

“MLF的投放更多是對中小銀行定向寬鬆的差別化寬鬆,以配合其支持小微民營部門發展。儘管投放規模不小,此次淨投放更多地是對流動性短期和邊際上的修正,長期中流動性本身也較為良好。”陶金表示。

銀行間市場利率未降反漲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本周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並未隨之回落。7月19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各期限品種利率全部走高,其中隔夜上漲5.5bp至2.827%。

另一個被央行“蓋戳認證”過的市場流動性指標銀行間回購利率方面,DR001和DR007都有所回升,其中DR007在7月19日加權利率為2.8324%,此前6月全月DR007七天的回購利率平均值是2.41%,月末值是2.56%。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方面,隔夜國債回購利率(GC001)7月19日為3.19%,日內上漲1.76%;GC007日內下降1.66%至2.97%,但比周一的2.7%有所上行。

陶金表示,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總體良好,並未出現明顯的收緊趨勢。在上周舉行的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也曾表示,利率水準短期波動不代表中長期的趨勢,觀察市場利率水準的變化還是要看趨勢和平均值。

此前也曾有券商指出,由於金融體系分級流動性傳導鏈條的存在,當貨幣市場流動性收緊或放鬆時,對不同環節市場參與者的影響是不均等的,首先受影響的是處於鏈條下遊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表現為國債回購利率的快速背離。

一日四國降息,業內:我國貨幣政策放鬆概率不大

從國際市場看,近期美國降息概率增加,全球貨幣政策都進入降息周期,僅7月18日,韓國、印尼、烏克蘭和南非四國央行相繼宣布降息。國內市場對中國放鬆貨幣政策的預期也有所升溫,有專家預測,7月中國央行降準窗口會再次打開。

不過,孫國峰在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密切監測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在統籌平衡好內外均衡的前提下,要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重點要根據中國的經濟增長、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綜合利用多種貨幣政策組合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市場利率水準合理穩定,同時推動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等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實際利率。

“這意味著我們不太可能跟著降息,貨幣政策更多的關注國內經濟增長、通脹和杠杆問題,考慮到目前結構性去杠杆的潛在通脹壓力,貨幣政策寬鬆概率不大。”李奇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陶金認為,美聯儲降息預期下,全球多個主要國家先行降息。全球進入降息周期,擴大對經濟的刺激,這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制定不可避免地產生影響。全球經濟偏弱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承壓,穩增長很可能是近期央行的主要目標,預計下半年寬鬆的貨幣和信用環境不變。但對於降息而言,可能在短期內很難見到中國央行實施,因為其對經濟的影響很大,且物價並不是完全沒有壓力。降準的可能性存在,但大概率是定向降準,即針對中小銀行和縣域銀行的準備金率降低。

他分析稱,央行所說的“以我為主”,很大程度上也是指的此方面,即保持定力,實施結構化貨幣政策,目的是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同時也要考慮到中國央行的多目標體系,在出現匯率波動和風險積累太多的情況下,央行也可能對貨幣進行收緊。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