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茶祛濕?喝對了祛濕又減肉!


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徵。

1.身體沉重

當濕氣侵蝕的時候,頭部是最先有反應的部位,很多人身體濕氣重的,經常會出現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感覺似乎身上有重物的癥狀。

2.皮膚粗糙

濕氣重則脾胃的運化功能較差,水濕在體內停滯會影響皮膚代謝,容易使皮膚出現乾燥瘙癢等癥狀。

3.排泄情況

清晨排便後,可以觀察一下排泄物的情況,正常時它應該呈淡黃色,可以成形,如果顏色不正,黏膩不成形,總有排不乾凈的感覺,當沖馬桶時,總會有殘餘粘在馬桶上沖不下去,這都是濕氣過重導致的。

以上癥狀出現的越多就說體內的濕氣越重,要及時祛除體內的濕氣,以防濕氣久滯危害身體。

祛濕首先要從飲食方面著手:

1.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像是薏米、紅豆、淮山藥等。此外,薑、蔥、蒜之類的調味料,也有讓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的作用,能將體內的濕氣、寒氣一同帶出。

2.白扁豆白芷茶是著名醫書《本草經集注》中祛濕的記錄。

原料:白扁豆、白芷各5g,茯苓、薏仁、馬齒莧各3g。

做法:洗凈碾碎後,用沸水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每天2次,長期食用能去除體內的濕氣,還有健脾和胃、清熱解毒之功效。

3.百合川穹茶

用料:百合、川芎5克,木瓜、玉竹、黨參3克

方法:所有原料洗凈切碎,一起用開水燜泡10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

4.茯苓蒼朮茶

用茯苓12克、蒼朮5克,羅漢果5克、厚樸花10克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每天早晚各飲1次,茶中含有的成分有利水祛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

5.艾灸可以去濕氣

艾灸可以對我們身體產生局部刺激,而且是一種溫熱的刺激,能夠使得我們的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讓皮膚局部充血,能夠促進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從而起到去濕氣的作用。

6.中醫推薦的祛濕方法——拍打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取穴,在手肘關節的彎曲凹陷處。

中醫認為,大腸經的濕濁之氣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療上肢癱瘓、肩肘關節疼痛、高血壓、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感冒發熱等。

7.運動也除濕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