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藥物作用機制,NAs特異性靶向逆轉酶,新藥新在哪些方向?_pegIFN

全球眾多科學研究證明,NAs特異性靶向B肝病毒逆轉錄酶,可以抑製子代病毒形成,不良事件風險低。人們都熟悉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等NAs,隨著更新的NAs藥物被開發並批準上市,現有的NAs中,以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在病毒學療效、高病毒學耐藥屏障以及良好安全性等滿意數據,得到更廣泛醫藥學家的認可。

B肝藥物作用機制,NAs特異性靶向逆轉酶,新藥新在哪些方向?

隨著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上市以後,TAF相比較TDF,在腎髒和骨骼安全性和病毒學療效方向都是更優的,也有全球發表的頂級醫學期刊文獻佐證。而pegIFN的作用機制和NAs則截然不同,儘管pegIFN可以獨立於免疫細胞抑製B肝病毒的轉錄,但pegIFN主要是通過細胞介導的免疫刺激,進而發揮作用,因此,pegIFN的本身屬於一種免疫調節劑,而並非純粹B肝抗病毒藥物。

並且在NAs和pegIFN開發之初,兩者的給藥方式就已經不相同。pegIFN需要皮下給藥,它對肝病臨床醫生或慢性B肝患者,最有吸引力的一個方面是它的治療時間有限,而不像NAs甚至需要終身給藥。當然,這兩種途徑開發出的藥物都有各自優缺點,NAs需要終身治療,pegIFN安全性低,所以全球才有更多藥企或科研機構,投身到更豐富的B肝病毒生命周期其他步驟,選擇不同於NAs或pegIFN的靶點開發在研新藥。

顧名思義,新藥即和已獲批上市藥物的作用機制等方向是不同的,目前一些在研B肝新藥,針對HBV生命周期不同步驟正在進行臨床前動物研究或II期臨床試驗,比如直接靶向HBV和免疫調節劑。韓國已經開發完成的貝昔福韋,它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NAs,化學結構和TDF相似。當然,在全球已經發表的兩種NAs對比療效和組織學數據來看,貝昔福韋是優於TDF的。

但是,正如前面所介紹,貝昔福韋屬於新型的NAs,目前為止NAs對cccDNA幾乎沒有影響,NAs通常不能阻止cccDNA的初始形成。因此,貝昔福韋是不能導致慢性B肝患者功能性治愈或完全治愈HBV。除了新的NAs,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些和NAs不同靶點的在研藥物,比如正在開發的B肝病毒進入抑製劑,包括靶向cccDNA形成,以及其表觀遺傳調控、HBx蛋白功能、核衣殼組裝、pgRNA包裝、病毒DNA合成和病毒形態發生藥物。

人們最近熟知的是,Bulevirtide (Myrcludex-B),該研究藥物是一種合成脂肽,主要來源於HBV包膜蛋白,實驗室中證明可抑製HBV進入肝細胞。到目前為止,有一部分化合物進入到II期臨床開發,Bulevirtide是具有代表性化合物之一。Bulevirtide,阻斷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的受體功能,這種多肽和HBV L蛋白的豆角酰化n端preS1結構域結合,介導病毒粒子附著在肝細胞表面。

在其臨床前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發現,bulevirtide在只有少數人的肝細胞被感染時,具有預防原發性HBV感染和肝內病毒傳播能力。但是,目前從bulevirtide研發進程來看,其似乎不影響B肝表面抗原水準,但它可有效地阻止小鼠體內丁肝病毒感染的建立,令其成為第一種抗丁肝治療的選擇性藥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