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斜視的新醫治進展

「斜視眼」﹙Strabismus)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由於雙眼視軸不平衡,導致其中一個眼球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上傾斜,是小朋友常見的眼病之一。其可分為共同性(concomitant)斜視和麻痹性(paralytic)斜視兩大類。共同性斜視以眼位偏位、眼球無運動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徵;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復視,並伴眩暈、噁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癥狀。以前,不少人以為斜視眼只是儀容上的缺陷,不會影響視力,有人甚以為是無法治癒或不需要治療的,因此,不少患有斜視的小朋友淪為別人的笑柄,不但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也會因家長對斜視的誤解而延誤就醫,出現弱視等併發症,令情況惡化。劉凱珊醫生建議:"斜視並不是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部分斜視患兒通過早期診斷和手術矯正很有機會改「斜」歸正,提高視力,進而建立雙眼融合視和立體視功能。"(圖1)

(圖1. 劉凱珊醫生建議斜視患兒應儘早看診,有些患兒不需要手術也能改邪歸正)

斜視按因可以分為共同性和麻痹性。麻痹性斜視﹙Paralytic Strabismus﹚多見於成年人,由於控制眼球肌肉的第三﹑第四或第六的腦神經因疾病如高血壓﹑中風﹑糖尿病﹑創傷﹑眼部或腦部腫瘤等而受損傷,眼外肌便會麻痹,令視軸不平衡,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病徵是「復視」﹙Diplopia ﹚,病人除了會看見兩個影像外,還可能會出現視力模糊﹑視覺混亂及頭痛等情況。

共同性斜視病因仍不清楚,可歸因於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異常。臨床上常見在同一家族中有許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視,斜視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有如下機制參與該病的形成:

1.調節學說

眼的調節作用與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聯繫的,一定的調節帶來相應的集合。

2.雙眼反射學說

雙眼單視是條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來完成,是後天獲得的。如果在這個條件反射形成的過程中兩眼視力不同,一眼視力受到明顯的感覺或運動障礙妨礙了雙眼單視的功能,就會產生一種眼位分離狀態,即斜視。

3.解剖學說

某一眼外肌發育過度或發育不全、眼外肌附著點異常,眼眶的發育、眶內筋膜結構的異常等,均可導致肌力不平衡而產生斜視。

斜視的分類

斜視的病人因為眼位不正,從臨床表現上可分為:

1.內斜視

眼位向內偏斜。在出生至一歲內發生者稱之為先天性內斜視。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後天性內斜視又分為調節性與非調節性,調節性內斜視常發生在2~3歲兒童,患兒通常會伴有中高度遠視,或是異常的調節內聚力與調節比率。

2.外斜視

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為間歇性與恆定性外斜視。間歇性外斜視因病人具有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的時間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維持在正常的位置,間歇性外斜視常會發展成恆定性外斜視。

3.上、下斜視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內斜視和外斜視少見,上下斜視常伴有頭部歪斜,即代償頭位。

久而久之,小朋友會慣性棄用斜視眼,導致弱視,一強一弱的眼睛令小朋友難以發展出正常的「雙眼單一視力」﹙Binocular Vision﹚,逐漸喪失看立體感﹙Stereopsis﹚的能力。

如何治療斜視呢?

斜視的首診患兒,首先需要接受散瞳後眼科檢查,尤其要排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先天性眼部疾患。麻痹性斜視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共同性斜視則應該接受4"O"治療方案,分別是眼鏡矯正﹙Optical Correction﹚﹑視軸矯形運動﹙Orthoptic Exercises﹚﹑遮蓋治療﹙Occlusion)及手術﹙Operation﹚。這四個"O"的運用要視乎患者的情況定,有些病人用上一個"O",情況便得以改善,有些病人要四管齊下,才能根治斜視的問題,而在這四個"O"當中,手術往往是最後一著。

1.眼鏡矯正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及散光,遠視眼易形成內斜視,近視眼有時易形成外斜視。患有屈光不正的患兒需要接受鹽酸環噴托酯(Cyclogyl)散瞳驗光。內斜視患兒首次驗光需要在阿托品散瞳後進行。

2.視軸矯形運動

視軸矯形運動有很多種類,外斜視患者可以做眼球肌肉匯聚運動﹙Convergence Exercise﹚,而內斜視患者則可以做眼球肌肉放鬆運動﹙Relaxation Exercise﹚,視軸矯形運動也可以鍛煉「雙眼單一視力」,幫助斜視患者加強或重新建立看立體感的能力。(圖2)

圖2. 視軸矯形運動非常之重要,利用雙眼融合訓練的圖片,鍛煉雙眼共同的功能

3.遮蓋治療

由於不少斜視患者也有弱視的問題,需要以遮蓋治療法來「鋤強扶弱」,遮蔽正常的眼睛,強迫患者多用有弱視的眼睛,從而鍛煉及恢復其功能(圖3)。

圖3.治療時要注意是否真正全面遮蓋到健康眼,避免兒童因為不配合而造成治療失敗。

4.斜視手術,要抓住治療最適宜時機

並不是所有的斜視眼均需要手術治療。

最新的研究指出:嬰幼兒先天性內斜視,手術應在出生後一歲以內進行。一定要先散瞳驗光,如有遠視,先戴足量矯正眼。如果內斜完全矯正,則不必手術,繼續戴鏡即可治癒。如戴鏡6個月以上,內斜僅是減輕,殘存斜視應儘早手術。戴鏡後斜視無變化者,更應早做手術。

共同性斜視的患兒需要隨診屈光狀況、斜視角的變化,一般穩定3~6個月後考慮手術矯正,效果較為理想。此外還要評估全麻前全身情況,具體手術時間因人而異,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

結語

斜視不但會影響儀容,更會影響視覺功能,實在不容忽視。因此,家長若懷疑小朋友有鬥鶏眼的問題便要儘早求醫,幫助他們改「斜」歸正,重拾面子,矯正視力。

相關重點參考文獻:

1. Lau FH, Fan DS, Yip WW, Yu CB, Lam DS. Surgical outcome of single-staged three horizontal muscles squint surgery for extra-large angle exotropia. Eye (Lond). 2010 Jul;24(7):1171-6.

2. Lau FH, Fan DS, Sun KK, Yu CB, Wong CY, Lam DS. Residual torticollis in patients after strabismus surgery for congenital superior oblique palsy. Br J Ophthalmol. 2009 Dec;93(12):1616-9.

3. Awadein A, Fouad HM. Management of large V-pattern exotropia with minimal or no 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 J AAPOS. 2013 Dec;17(6):588-93.

4. Yu CB, Fan DS, Wong VW, Wong CY, Lam DS. Changing patterns of strabismus: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 Hong Kong. Br J Ophthalmol. 2002 Aug;86(8):854-6.

5. Yu CB, Wong VW, Fan DS, Yip WW, Lam DS. Comparison of lidocaine 2% gel versus amethocaine as the sole anesthetic agent for strabismus surgery. Ophthalmology. 2003 Jul;110(7):1426-9.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