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岩井俊二新片,不僅僅是《情書》更新版

“你好,你還記得我嗎?你真的還記得我嗎?”

闊別整整30年,尹川在公車站向提前從同學聚會溜走的袁之華打了聲招呼。袁之華突然心生不安,一是因為她怕尹川將她誤認為姐姐袁之南,二是因為眼前這個人令她想起了無法忘懷的青蔥歲月。(文末福利)

這是岩井俊二導演的新片《你好,之華》中著實令人動容的一幕場景,回蕩在我腦海的是那句歌詞:“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作為岩井俊二的第一部華語電影,《你好,之華》終究沒有讓我們的期待落空。

在青春回憶裡,感情總是無法回避的話題。它是遺憾,是殘缺,是黑夜裡的光,也是無路可走的迷宮。似乎這世間每個人,都在心裡懷揣著某個秘密,等待歲月變遷時,變成不會輕易想起、也不會輕易忘記的流年時光。

雖然有關青春愛情的電影不少,但提到最唯美的影像時刻,莫過於19年前《情書》中渡邊博子在大雪紛飛中的仰頭瞬間。也從那時起,岩井俊二導演便成了無數觀眾心目中“唯美”二字的最佳詮釋者。

而回溯13年前,陳可辛導演攜手周迅一起合作的電影《如果·愛》同樣堪稱經典,不僅歌舞片的形式與其他國產片截然不同,在對愛情的細膩把控和深入探討上,更是極盡所能做到了出類拔萃。

不曾想,有生之年能看到“岩井俊二、周迅、陳可辛”三個人的名字並列出現在同一張海報上,而今年第55屆台灣金馬獎的三項提名(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更是讓《你好,之華》順理成章地成為無數影迷的觀影首選。

第55屆金馬獎入圍寫真,周迅提名最佳女主角

難得的是,向來精益求精的岩井俊二導演,在《你好,之華》中依然堅守了獨屬於他自己的影像美學,並由此衍生出一個中國愛情故事。無疑,這是“岩井風格”與“本土故事”的一次成功嫁接。既保留了岩井俊二的風格,又在陳可辛助力下,對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做了很好的“落地”。

作為《你好,之華》的監製,陳可辛導演在影片的“本土化”過程中無疑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陳可辛曾有過泛亞洲電影合作經驗,自己也去好萊塢拍過片。正如岩井俊二在訪談中所言,陳導多年的導演經驗和跨地域合作經驗,讓他很清楚如何為電影創造最合適的創作環境。

另一方面,岩井俊二對中國演員其實並不熟悉,之所以能夠挑到這批有質感、有人氣,而且十分吻合《你好,之華》影像氣質的演員陣容,無疑也是陳可辛導演的用心之舉。與此同時,他也調動自身最好的資源,包括編劇、製作、宣發,都給予了岩井俊二導演自由而又充分的創作太空。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讓電影更好的“落地”。

當然,影迷們最為期待的,是周迅的演技。而在我心目中,她的表演總是有種“細微處見真章”的深情。記得前段時間《如懿傳》首播,觀眾們都難免感歎,周迅老了。而這次在影片《你好,之華》中飾演的袁之華一角,便很是符合周迅的實際年齡——她與杜江飾演的周文濤已成婚多年,育有一女。她代替過世的姐姐之南參加初中同學聚會,卻礙於情面沒有告知別人其真實身份。遙遙相望尹川的那一眼,或許也藏著一份曾經沉入海底的私心。

與當年的《情書》一樣,故事同樣始於一場葬禮。而不同於《情書》中那場在漫天飛雪中略帶浪漫與深情的葬禮的是,《你好,之華》中之南的葬禮則顯得更為肅穆,悲傷的基調貫穿始終。英年早逝,是袁之南的命數;但對活著的家人而言,難免痛楚。

兩部電影后續的故事發展,都是朝著對昔日校園青春的緬懷而去。但如果說《情書》是在緬懷的溫情中將哀傷一步步剖開,最終以遺憾結尾;那麽《你好,之華》則是在絕望中透著希望的光,最終以暖暖的治愈落幕。而兩部電影的共通處在於,它們的情感載體都是有來有往的書信。

在《情書》上映23年後,岩井俊二一直很想再拍一個以“信”為線索的故事。書信,這一在時代洪流下幾乎被遺落的物件,是質樸純粹的情感羈絆,是觸手可及的心意相通,也是舊時光裡不可挽回的塵封心事。以書信展開曾經的校園時光,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如果說,在上世紀90年代以書信往來是符合時代背景的行為,在2018年依然以寫信的方式來溝通未免顯得有些做作。於是,設定一個合理的緣由便顯得極為重要。

之華的丈夫周文濤碰巧看到尹川用微信發來的“告白”,在之華略微不在意的解釋下心起醋意,摔壞手機之後還故意不依不饒,孩子氣十足。而正是這份看似心智不成熟的可愛,使得後來出現的那個“傳聲聽筒”,在浪漫之餘更添童趣。或許,人生向來如此,“有些人,奔跑得太快;而有些人,卻慢了半拍,注定成為那個名之為自己的家夥”。

對丈夫的幼稚行為感到無奈的之華,並沒有立刻買部新手機,不僅是因為其圖書管理員的職業身份對手機依賴性不大,也是因為微信聊天的時效性與便捷性實在令她不好意思向尹川開口。畢竟,那是無法抹去的瓜葛。

追憶中,姐姐之南一直是學校裡璀璨的存在,而妹妹之華則是從不受矚目的普通女孩的縮影。與尹川成為好友的之華,逐漸發現自己的心意已不只是單純的同學情誼,然而尹川看之南時眼神裡的光,卻讓之華唯有卑微地將心事掩埋。陰差陽錯下,她更是成為尹川情書的傳遞者……

時過境遷,人生中總是有太多的無常與錯過。那些沉甸甸的往事,像是鋪滿路線的枯黃樹葉,一旦踏過,便輕易碎了。後來的之南嫁給了張超,卻沒有美滿的生活。後來的之華遇到了孩子氣的周文濤,看似歲月靜好。後來的尹川成了無甚名氣的小作家,孑然一生。而那些靜待開啟的舊日秘密,則永遠躺在了三個人的記憶裡。

無疑《你好,之華》既是對《情書》的一次深切回望,同時又是對《情書》的一次深挖和擴展。相較於岩井俊二之前僅僅隻聚焦於二人情感的《情書》,此次的《你好,之華》則是一部構架更為巨集大的群像電影。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除之南、之華、尹川三人之間被時光掩埋的過往,還有上一輩人以及下一代人各自深埋的小情愫。三代人的青春,有錯過,有遺憾,卻也時時湧動著溫暖。

回想去年在《相愛相親》中,由吳彥姝飾演的原配姥姥的那個擦相片的舉動,不知讓多少觀眾淚目。而此番在《你好,之華》中其飾演的婆婆,則有了完滿溫馨的歸宿。雖然影片並沒有挑明這場“芳心輝映夕陽紅”是否最終塵埃落定,但在不多的筆墨中,我們仍能真切地感受到婆婆發自內心、蕩漾嘴角的幸福。

而在張子楓飾演的之華女兒周颯然的身上,相信很多觀眾都或多或少能找尋到自己的影子。畢竟,周颯然這一角色的設定,也是最貼合觀眾視角的存在。

與《唐人街探案》中不可捉摸的小女孩以及《快把我哥帶走》中幼稚單純的妹妹不同,近年頗有人氣的張子楓,此次飾演的周颯然卻乾淨得像張白紙,仿佛觀眾的眼睛。隨著劇情發展,當之南、之華與尹川的青春往事在書信往來中被悄然展開,當之南女兒睦睦告知尹川其母死因的真相時,颯然眼中的好奇、驚訝、悲傷,同時也是觀眾感受的最為直接的體現。

在此之後,颯然也向睦睦吐露了自己的少女心事——原來她也在暗戀著一個人,正如她媽媽當年那般。那一刻,作為旁觀者的她,突然不再與故事核心之間有任何隔閡,她也成為了這個群像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飾演之南女兒睦睦的鄧恩熙,今年不過13歲。在影片《你好,之華》中,她與張子楓不僅分別飾演睦睦與颯然,同時還飾演了少年之南以及之華。兩對母女皆由同一人飾演,在相似的面容下也藏著相似的情感。仿佛世間便是場輪回,哪怕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那些青春裡的雀躍,那些暗戀裡的無望,那些早熟背後承擔的憂慮,仿佛從未變過。就連喜歡一個人的心情,都是純度相似的琉璃。

記得曾有人評論《情書》的結尾,初看時覺得猶疑,為何在所有的情緒都抵達頂峰的那場雪山戲之後,最終卻只是以一張圖書館借記卡背面的素描來淡淡收尾?後來才終於漸漸恍然,那些後知後覺的情感瞬間,其實從來都不是大悲大壯的,讓遺憾緩緩流淌而不過分溢出,終究才是更有力量的余音繞梁。

同樣,在《你好,之華》的結尾處,當之南的遺書被拆封,當之南心底最深的眷念被揭曉,所有的喪氣都被陽光驅逐,那是最掛懷的情深,也是終究錯過的美好。而對於之南與尹川錯過彼此的原因,對於張超謎一樣的身份經歷,對於之華放下執念與程式員周文濤相知相許的各種波折,影片都選擇緘口不言。

巨大的留白,不光是為了讓故事更為精簡,讓感情更為突出,更是因為岩井俊二認為,隨著時間的沉澱與記憶的衝刷,故事裡那些惹人好奇的留白會被觀眾在回味中悄然彌補,成為每位觀眾獨一無二的感觸。

事實上,尹川以回憶為基石出版的小說《之南》,也已經被岩井俊二導演創作出來,而有關張超的故事也在後續創作之中。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能等到《你好,之華》的姊妹篇。

我一直在想,影片究竟在表達什麽呢?是青春歲月裡的遺憾惋惜,還是世事難料的無可奈何,又或者是對情感始終如一的堅信。當我坐在公交靠窗的位置,陽光鑽進來給予我溫暖,湛藍的天空寧靜悠遠,耳機循環著周公子的《樣子》,我突然明晰地意識到,在這個被悲傷氣氛熏染的外殼中,始終湧動在故事內部的,是每個人青春時代最真摯的那些心動時刻。

那是之華為尹川傳遞情書時的悵然,是尹川對之南的一見傾心,也是多年後颯然面對同桌的莫大勇氣,更是回憶裡對未來的無限希冀與憧憬。

當你步入中年,人生不再大風大浪,重拾舊日情愫時,依舊會為這份心動而心動,也能依舊記得曾經暗戀他人的自己,以及曾經期許的自己。

願你,成為最好的樣子,等到某一天與曾經心心念念的那個人不期而遇時,能夠鼓起不曾有過的勇氣,坦然地拍拍肩,說一句——“你好,你還記得我嗎?”

作者| 此去經年、陸支羽;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影 迷 福 利

請大家在文末留言,聊聊你心目中的岩井俊二導演,或者你心目中的周公子,我們將根據大家的留言品質和點讚數,送出5張《你好,之華》的電影票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