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手機廠商推出這三類新品時,大家就要警惕了

對於當前的消費電子行業來說,智能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遠比PC(個人電腦)或是其他一些領域要來得激烈,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回顧歷史,僅僅六七年前,我們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小米、錘子這些互聯網品牌的崛起,也更難相信moto、酷派這些“老牌大廠”會迎來隨後坎坷的命運,不是麽?

2012年,南京摩托羅拉裁員現場(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當然,企業的命運,既取決於時代的大背景,也和經營者的個人努力息息相關。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誰也不願意自己剛剛新機到手,轉眼間相關的品牌便陷入困境吧。畢竟,手機的售後維修、後續系統更新,這些都依賴於相關企業的存續(和正常經營)。

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如何才能判斷出一家手機品牌“藥丸”呢?除了人雲亦雲之外,其實,光從新品的配置、定價等等各方面,也能看出一家手機品牌當前的狀況。比如說,以下三種情況的“新機”,就很值得大家警惕了!

其之一,就是那些換殼不換芯的“新產品”——什麽叫做換殼不換芯呢?就是說,新手機的造型是全新的,名義上是換代產品,但實際上其真正關鍵的芯片(主控、SoC)型號卻沒有改變——性能上幾乎沒有進步。

2017年,LG發布了……和上代G5的主控基本相同的“新旗艦”G6

在手機歷史上,過去智能手機發展緩慢的時代,如諾基亞的塞班手機、HTC(多普達)的WM智能機等,經常出現這種“科技以換殼為本”的現象。但是,現如今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芯片廠商們基本上一年必定會提供一次徹底的硬體換代。而大部分手機廠商也因此遵循著一年換一代(或者上下半年“雙旗艦”)的節奏,並不敢有所怠慢。

發布於2016年5月的魅藍3,和發布於2018年5月的魅藍6T,使用了相同的MT6750主控(資料來自於GSMArena)

此時,如果有哪一家廠商在換代的“全新產品”上,使用的卻依然是上一代的硬體平台,這就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它在業界的地位已然十分低下,因此無力與其他的一線對手競爭新硬體的份額,在上遊供應商處也已經沒有了說話的“分量”。只有出現這種情況,才會導致基於新硬體的產品研發滯後,因此不得不暫時推出基於上一代配置的“換殼旗艦”撐場面……其實,這已經意味著非常嚴重的經營問題了。

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換芯不換殼”的廉價版——別緊張,這不是指的蘋果那種不換造型但更新功能的“s”式更新版本,而是剛好與之相反的,在原本已經退出某款高端產品之後一段時間,又反向退出造型、功能相似,但配置更低的“廉價版”。

基於驍龍820的HTC 10,和之後發布的,基於驍龍810的HTC 10evo(圖片來自YouTube)

先出旗艦,後出造型相同但配置更低的衍伸型號,往往意味著之前的產品銷量不佳,不得不通過降低成本來實現變相降價。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此類產品本身專注於降成本降售價,因此它的“低配置”往往會顯得比較奇葩——比如說換用上上代的旗艦主控啦,換用另一種規格的攝影頭……總之,就是和市面上的常規中端機格格不入。為什麽會這樣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使用的,其實是庫存的零組件而已。

當然,最後一種、也是最容易能夠看出手機廠商“有問題”的情況,就是明明是全新的產品,但在造型、配置上卻顯得與市場主流嚴重脫節,亦或是看起來非常“眼熟”。

這不是蘋果、也不是華為,這是酷派酷玩7

其實,要說明這種情況,就不得不先點出一個事實——也就是說,對於當今的手機行業來說,手機的生產製造,其實很多時候都並非由大家熟知的手機品牌直接進行的。這種由第三方廠商進行製造的生產方式,學名叫做OEM,而如果連基本的外觀、配置設計都交給第三方廠商“代勞”,那就叫做ODM。

當然啦,看過筆者之前的文章的朋友都知道,OEM/ODM其實未見得不好,只要廠商肯給錢,其實這些專業做設計/加工的廠商也能給出品質極高的產品來——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iPhone,大家也並沒有因為它是富士康OEM的就發現有什麽品質問題不是?

這款小辣椒S11,奇葩的不只是外觀,還有四核1.3GHz的聯發科古董主控

但是,高品質代工、高品質設計方案的一個大前提是“錢給夠”。對於那些自身風雨飄搖的品牌來說,連基本的產能貨款說不定都不能保證,怎麽可能還能付得起高昂的研發費用和模具獨佔費用呢?

作為預算不足的結果,自然而然地,就是各種看起來非常“臉熟”的公版白模產品,以及令人怎舌的落伍配置了。當然,最終負責銷售的貼牌廠商,可能會為其定下一個極為低廉的價格——不過,是否值得買,相必大家心裡都已經有底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 THE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