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四防」護好呼吸道

主講人: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呼吸與危重症治療科主任牟向東

夏季高溫濕熱,容易滋生細菌、真菌、寄生蟲,各種過敏原的數量也明顯增加,這些都對我們的呼吸道造成了不良影響。我們更要保護好呼吸道,做到以下「四防」。

1.防過敏原。過敏性疾病可導致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更為嚴重的是過敏性哮喘,常常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

呼吸系統的過敏原主要有:花粉、動物的毛皮、塵蟎、黴菌等。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房子裝潢越來越奢華,房間間隔嚴密、滲透性差、不易散潮,給室內塵蟎和黴菌生長提供了條件;家庭使用的地毯、床單、被褥沒有及時清潔,也是塵蟎和皮屑生存的溫床;養寵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許多女孩子對動物皮毛過敏,不適合養寵物,也不適合穿皮草衣物。

建議:預防過敏性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脫離」過敏原,脫離這個環境。比如:家裡新裝修,有些刺激性氣味,盡量使用環保裝修或者散味之後再搬入。在鮮花盛開的季節,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最好戴口罩;夏季的溫度和濕度更有利於蟎蟲的生長繁殖,應避免使用絨毛毛毯及絲質床單,要經常清洗被單、床單、枕套、沙發罩等用品,最好能在外面曬乾;以木製品或塑料製品代替填充式傢具;以木板或瓷磚為地板,盡量不要使用地毯。對於支氣管哮喘患者,需要隨身攜帶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劑急救藥物;若出現急性發作,先自我處理,若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應馬上到醫院救治或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2.防空調傳播呼吸疾病。空調通風系統已經成為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佔室內空氣汙染的45%左右。隨著氣溫升高,人們開始打開空調享受涼爽,如果在開始使用之前沒有對空調系統進行保養清潔,開啟時就容易造成室內空氣汙染,傳播呼吸道傳染病。

空調通風產生的汙染物有軍團菌、支原體等,容易引發呼吸道傳染病,還給蟎蟲提供了生存環境。若受到病原微生物汙染,則可能引發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汽車行駛過程中,從空調進風口吸入大量灰塵、臟物,吸附在蒸發箱和空調系統內,也易滋生大量細菌、黴菌、蟎蟲。長時間處在這種環境中,人會感到頭暈、噁心甚至誘發呼吸道疾病。

建議:家庭空調和汽車空調使用前,應對空調系統進行一次徹底清洗。家庭空調清洗時取出過濾網,先用清水沖洗,然後用小蘇打水清洗,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後重新裝上再開啟空調。

汽車空調的清洗最好去專業店。清潔空調不僅可以減少危害健康的因素,還能延長空調的使用壽命。在使用空調的環境中,最好每隔一兩個小時通風25分鐘左右,既可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造成「空調病」,又能使空氣保持新鮮。同時加快室內空氣流通,降低室內空氣濕度,也可以殺死塵蟎。

3.防熱射病。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主要癥狀表現為:患者出現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血壓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現象,在中暑的分級中是重症中暑。

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氣象,因此,當遇到高溫氣象,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要注意降溫。

建議:如高溫下有人昏迷,應立即將其抬放至通風陰涼處,採用物理降溫降低昏迷者的體溫,隨後要持續監測體溫變化,高燒40℃左右者要馬上送至正規醫院及時治療,千萬不可小視,耽誤治療時間。經常外出者一定要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溫,還可常備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回家後用溫水洗澡。

平時還要堅持適合自己的運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加肺活量、減緩肺功能衰退。即使中老年人也可以練習打太極拳、游泳、散步等,一旦有問題及時看醫生。

4.防刺激性氣體。家庭洗滌、清潔中各種化學用品如果使用不當,就會產生刺激性氣體,直接危害呼吸道的健康。

(1)空氣清新劑。空氣清新劑大多含有苯酚,人體吸入後,會引發呼吸困難和頭痛並刺激眼睛。皮膚接觸後,還可能導致脫皮。

建議:可用盆栽綠色植物進行自然清新空氣,替代「空氣清新劑」。

(2)廁所清潔劑。廁所清潔劑裡通常含有萘,這種有毒物質會刺激皮膚、眼睛和呼吸道。大量吸入後,人的肝臟和腎也會遭到損害。每次清潔廁所時,一定要開窗通風,如果廁所沒有窗戶,要打開排氣扇。

建議:可在晚上將250毫升白醋倒入便池內,第二天再刷洗,同樣起到清潔作用。

(3)漂白劑。大部分漂白劑都含有一種名為次氯酸鈉的化學物質。它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會釋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過度接觸可能對肺部和頭髮造成損傷。漂白劑和氨水這兩種常用於家庭的清潔劑,若同時使用尤其危險,因為兩者會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出氯氣。

建議:對於衣物上的汙點,將檸檬切片後反覆擦拭,可清洗乾淨。

(4)清潔粉。許多用來清潔玻璃窗的清潔粉,含有特殊的氨氣味。這會刺激和腐蝕皮膚,造成眼睛和肺部不適。長期與氨接觸,還會造成人的肝臟損傷。

建議:用兩湯匙的醋,兌上一升熱水,再用布蘸濕後擦玻璃,同樣明亮。

(5)滅蚊劑。滅蚊劑屬於菊酯類農藥,這一類農藥屬於低毒農藥,有輕度擬膽鹼作用,但比有機磷類弱,人體可以通過皮膚、口腔等吸收。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胃腸絞痛、腹瀉、頭痛、頭暈、暈厥等,過敏者可有皮疹、過敏性鼻炎及支氣管哮喘,嚴重者出現針尖樣瞳孔。

建議:室內用了滅蚊劑後,要開窗通風,等異味散盡後再進屋。避免直接接觸滅蚊藥液,如有接觸,應換掉所有衣物,並用清水或1%~3%的碳酸氫鈉液徹底清洗被汙染的皮膚、指甲和頭髮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