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極其真實的故事,道出階層差距和教育焦慮的本質

故事:曼哈頓三所學校的STEM課堂

先來和大家說一個,我的教授分享的真實的故事。

教授A,當年同時在曼哈頓三所學校帶班試點STEM課程,一所是曼哈頓非常頂尖的私校(據說川普女兒讀過,我沒去考證哈)、一所是排名中等的普通公立學校,一所是在哈雷姆區(Harlem)的公校,治安很差,也非常貧困的區域。

她教的都是4、5歲孩子的科學,有一天她帶了一些動物植物的標本到課堂,想進行歸類和提問的思維啟蒙。

我們上課的課堂上,她也把這些東西帶來了

她先把這些東西放在桌上,讓孩子們自由討論和探索。這是常用的思維引導的起點,本來挺平常的課程開始,卻有了巨大的差別。

哈雷姆區的這些孩子們隻認識兩樣東西:鴿子和老鼠(這是曼哈頓特色,有些地方是有老鼠),對於其他東西都是一無所知。而且他們大部分人似乎對這些東西也不感興趣。

普通公校的孩子們就會把其中某些標本和自己的個人經歷聯繫起來,比如父母曾經帶著去博物館看到過什麽,某個夏天海邊度假遇到過什麽,等等。

而第三所私校的孩子們不僅僅可以和個人經歷聯繫起來,不少孩子都是自發地會提到很多知識點,有生物鏈的、有關於考古的,也都提到這是父母平時交流時分享的。還會自發地向教授提問,想要確認是否是這樣的。

教育的真正起點是什麽?

當時聽完教授分享後,我蠻感概的,現實其實真的很殘酷的,出身階層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美國曾經有過研究發現,父母的收入水準和社會地位就會影響孩子的今後競爭實力。

相信不少朋友讀到這也會有這樣的感觸吧,但分享這個事情給大家,肯定不是為了增加無謂的焦慮和沮喪,重點是故事的後半段。

教授說,她已經有40多年的教齡了,每次都會分享這個故事。因為她至今還記得當年和她一起的年輕助教老師們的反應。

有一個被分配到哈雷姆區的年輕助教還特地找教授談話,她希望可以像她同學一樣,分到那個上東區的私校,她覺得來現在的校區進行實習,會影響她畢業表現的。

當時,教授就和她說,姑娘,你現在還沒做母親也許體會不到這種心情。教怎樣的學生就好比我們有怎樣的孩子一樣,我們沒得選的,用心教好現在這一個個孩子,而不是去幻想擁有那些理想中的孩子。

而且,你一定要記得,這是“可以改變的情況”,起點不能變,但後面的那條路,是你、我、我們,一起可以共同提高的。

教授最後說了一句話,教育的真正起點,是養育者和教育者的思維模式。

別焦慮,別推孩子,推自己

因為我所在的班級都是未來要做老師的同學,所以教授說的是針對教育工作者。但那天我坐在課堂聽到這段話後,作為家長也是很觸動的,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你我。

最近很火的一本書《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好多朋友會後台留言和我分享一些公號寫的文章,我看到每篇文章下面都會形成大概三大主要評論陣營:

看完這些,普通人如我,更加不知道怎麽教育孩子了;

原來美國貴族家長也都這麽焦慮,我就放心了;

我反正佛系到底,像她那樣活的那麽累,沒必要。

其實我相信生活在曼哈頓的不少朋友一定有體會,這本書裡有過多的渲染和加工成分了,可以說更趨向於“小說演繹”。

但它就是火了啊,因為現在這個時代,販賣焦慮太容易了,宣泄情緒來討好大家也太容易了。

1個故事,1000個人讀,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這一點沒有問題。但每次讀完故事,我經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看完這個,我得到了什麽?

如果只剩下焦慮和情緒宣泄,那麽可以肯定的,這一定是錯的。

看別人的故事,要長自己的見識;千萬別變成了看別人的故事,打擊了自己計程車氣,弄亂了前進的步伐。

歸根到底,教授分享的這個故事也在提醒了我們一點,別總死命推孩子,真的要怕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那麽就死命推自己吧

這也是我當時微博上轉的時候那句評論的意思,曼哈頓這邊很多“old money“的家庭教育真的是幾代傳承,我們所以為的別人雞血,也許只不過是他人日常生活而已。

用自己擁有的做自己能做的

不是說絕對不要去看那些雞血故事,可以看,但不妨轉化視角,不要只看故事,我們終究無法成為故事裡面的人,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無法得知故事的真實性有多少。

但可以多去挖掘背後的思維,從他人故事學到思維的能力,或者看到思維陷阱。

少聚焦在“啊,他們有這些,我們沒有”的故事本身上,多透過故事去追問“根據我現在所擁有的,我可以做什麽”。

閨蜜曾經分享了某篇文章給我,一個勁覺得自己沒送孩子上編程課輸了。然後她會把自己孩子現在出現的問題,對照文章,然後歸因到都是沒有及時上課導致的。

其實那篇文章最後有個編程課的推廣,但即使這樣,閨蜜還是覺得同樣5歲的孩子,她兒子和文章故事裡的孩子差了一大截。

我當時就和她有過這樣的對話:

她如此推娃學編程到底是為什麽?

這是個美國很熱門的概念,國內也很熱了

那為什麽會熱門呢?這對孩子成長髮展到底有什麽作用?

嗯,可以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很大的一個詞啊,具體來說是什麽呢?

比如,解決問題能力,邏輯能力吧

嗯,這些能力的確很重要。你家孩子現在5歲,你先來評估一下,你自己覺得他發展的如何?

我家解決問題能力還是不錯的,我平時也會注重買你所說的“聰明”玩具,鼓勵他自己動手試錯,比如。。。。(省略1千字)。

真好啊,那如果現在開始做個計劃,你覺得你孩子哪些還可以再提高呢?

那是當時我和閨蜜一部分對話,聊到最後,閨蜜自己得出了一個結論:

看別人家孩子的故事,瞎焦慮恐慌沒啥用,找心理平衡也沒啥用,關鍵還是踏踏實實從自己孩子出發,想想可以從我們的現狀怎麽一點一點提高。

人人都會焦慮,我們要學著管理焦慮

分享這些,並不是說,大家不要焦慮,不可以比較。相反,沒人可以做到真正不焦慮,不比較,因為愛孩子,所以在乎,你我都一樣。

但正因為我經歷過太多次焦慮的心情了,我深知不是”不焦慮“,而是”管理焦慮“。

意識到焦慮,接納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再行動起來,去具體做一些事情,去具體改變一些思維模式。

然後就會發現:原來,焦慮本身也不是什麽壞事,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和前進。

人的大腦是具有”刻盤”能力的,只要發生過一次,我們成功管理了焦慮,並且從焦慮中爬出來,而且還進步了。

那麽我們就會越來越相信,還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很多次。

所有的真正雲淡風輕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分享這些,想告訴每個人,抓住機會鍛煉“管理焦慮”的能力。

這並不只是發生在孩子升學考試之時,這從第一次我們奶量不足了,從第一次孩子晚上不肯睡了,從第一次我們意識到生完孩子身材走樣了,從第一次我們看到別人家孩子在早教班能說會道了。

從這些點點滴滴開始,每一次都是在加強大腦的“刻盤”能力,不是自暴自棄,不是焦慮爆表,而是實實在在想一下,從明天開始,我可以做什麽?

這種“管理焦慮”的能力,或者說是思維模式的轉變,最終就會成為我們真正的硬核能力。

那一刻,我們就會知道,沒有什麽是過不去,無非都是:發現它,接納它,解決它。

那一刻,我們就會知道,所有的戰鬥都是我們自己,無非都是:承認不足,但也相信這是可改變的情況。

大環境帶來的全民焦慮會是一波又一波,有人被拍倒了,有人卻從中學會了衝浪。希望你我都是後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