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難啃的硬骨頭,解放軍三次突擊均告失敗

峰山,是宿北戰役戰場內的唯一要點,因此成為敵我必爭之地。

位於峰山、嶂山鎮、曉店子等地的敵軍預3旅原屬於整57師序列,日械裝備(有部分美械),下轄第7、第9團,旅部有山炮營,全旅約六千人。具體部署為:旅部率第7團和山炮營位於曉店子,第9團位於嶂山鎮並以一個加強營附山炮兩門守備峰山。[1]]守敵繞山腰挖有一道寬約六公尺,深三公尺的壕溝,溝內沿山腰築有地堡,溝前沿設有鐵絲網及鹿砦各一道,山頂有小圍寨,形成防守核心,圍內東南角約二百公尺處有炮兵陣地”。[2]宿(遷)新(安鎮)公路橫貫其間,“峰山東西地形平坦,河流通行無障礙”,[3]便於部隊運動。

我們這邊,主攻部隊是山東野戰軍8師。這個師是1945年8月以魯南軍區主力3團、5團和第2軍分區三個基乾營編組而成。原3團改稱第22團,5團改稱第23團,第2軍分區三個基乾營編成第24團。8師善於夜戰和攻堅,被譽為“陳(毅)軍長袖子裡的小老虎,不到關口不放出來”。[2]內戰之初,齊裝滿員的8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特務營(四個連),一個山炮連(4門),此外,師還有補充團和教導營各一個。每個團轄三個步兵營、一個特務營。特務營下轄炮兵連(6門迫擊炮、1門九二步兵炮)、特務連、偵通連各一。每個步兵營下轄四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重機槍4-6挺)。每個步兵連有機槍6挺,八八式擲彈筒1-3門。每連150人左右,每團3000人左右,全師近11000人,[3]可以說是士飽馬騰。其後雖略有消耗,但兵力仍在萬人左右。[4]

然而,山野出擊淮北,8師首戰泗縣就栽了大跟頭,非但攻堅未克,且自身“傷亡二千四百一十七名,特別是幹部及骨乾傷亡更大,排以上幹部傷亡了一百零八名,其中團的幹部四名,黨員佔了傷亡人員總數的一半以上”。[5]這一戰傷了8師的元氣,互相埋怨、互不信任、情緒消沉、工作消極之風大漲,例如主力團第22團的第7連在戰後不及一個月中逃亡就高達48人。[6]雖然經過整補,將魯南17團和19團的1個營及一部解放戰士共約三千人分散補入各團,[7]使兵力大致得到恢復,但之後8師所打的漁溝戰鬥(淮陰保衛戰)、北羅戰鬥(台棗出擊戰)均未打好,證明該師戰鬥力尚未完全複原。台棗出擊戰之後,8師集中於蘭陵以北休整了20余天,休整期間進行了戰術訓練。何以祥對各團訓練側重點做了指示:22團村落攻堅,23團山地攻堅,24團山地、平原地的阻擊,但三者均以村落攻堅訓練為重點。[8]經此調整訓練,8師戰鬥力基本得到恢復。

1946年12月9日,8師由萬村一帶南下,經6天連續行軍,於14日夜到達小衝子、百草堂(均在新店子以北)地區集結。[9]當天下午,8師師長何以祥、政委丁秋生赴山野指揮部接受任務。何、丁二人返回師部後,於15日上午召開了作戰會議,由何、丁傳達了師的任務並提出作戰方案的建議。8師的任務“是打經曉店子、嶂山鎮北犯的預三旅”,[10]會議認為,殲滅預三旅應分三步實施。第一步是攻佔峰山,因峰山是戰地制高點,拿下峰山即可截斷嶂山鎮與曉店子之敵的聯繫,以便為爾後各個殲敵創造條件。第二、第三步分別為殲滅嶂山鎮和曉店子的敵人。攻取峰山的具體部署為:

以第23、24團為第一梯隊,第22團為第二梯隊。第23團以第1營從峰山西南角攻擊,第3營全力奪取峰山西面的仇莊等地,第2營阻擊可能由曉店子北援之敵和峰山向南逃竄之敵。第24團以第3營在嶂山鎮以西、以南地區插斷嶂山鎮與峰山的聯繫,第24團第1、第2營奪取峰山北面小莊並助攻峰山。師指設在小營。[11]

15日下午,突然傳來敵全線潰退的消息,8師作戰處的魏學誠在日記中記道:“午後得悉向五花頂、邵店進犯的敵人已經全線潰退,可能已察覺我軍行動。當即部署各部提前開進,迅速接敵,乘敵收縮時抓住它包圍殲滅之”。[12]可事實上這一消息只是誤傳。當天上午9縱報告:“進攻保安圩之敵已被四旅解決(約一個R【團】),邵店敵二個營向西南撤退”。[13]這本來只是國民黨軍調整部署,但“在宿新公路方向的五花頂,饒子健看到敵軍頻頻調整部署,判斷其可能要撤退,便向野司作了報告”。[14]饒子健本人也回憶說,他注意到敵人的調整動作後,“估計敵人可能發現我山野一縱和第八師南下的行動,有改變其進攻計劃之可能”,“建議前指注意這一動向”。[15]陳毅、粟裕急電陳士榘,命令“一縱、八師應不為嶂山及曉店之敵抓留,除以一部攻殲之外,主力立即由嶂山、曉店間及嶂山以北向東南猛進,首斷敵退路,而後各個殲滅之,勿再延誤時間”。[16]

於是,8師於當日下午3時由新店子以北向峰山開進並投入戰鬥。[17]雖然8師兩個月前曾路過峰山,“對地形有點印象,但當面敵人的具體分布及工事構築尚不詳,友鄰及地方政府隻告知曉店子、峰山、嶂山鎮已修有工事,各點外圍也有敵人”。[18]然而,“當時處於緊迫的情況下,人地生疏,又無向導,只好一面前進,一面偵察”。[19]

第23團以第1、2、3營的順序開進,晚8時左右,第1營營長張先軍趕到峰山西南一個村莊的打谷場,領受任務。第23團政委王六生叮囑:“峰山是制高點,對戰役影響很大,你營在二十四團協同下主攻峰山”。張先軍等研究敵情和任務後,確定以第1連主攻,第2連助攻(欠一個排警戒營火力陣地),第3連擔任預備隊。

晚9時,第23團第3營攻佔了峰山西面的仇莊,第1營則於晚10時接近了峰山腳下,借敵方的火光觀察到敵人在山坡設有鹿砦、鐵絲網的障礙。該營以第1連副排長劉緒香率領爆破組去爆破障礙,同時,第3連以一個小時的戰鬥,消滅了峰山西南角獨立家屋敵約兩個排的兵力,並佔領了敵炮兵陣地。第1連就勢向峰山發起了衝鋒,但突至壕溝發覺溝又寬又深無法通過,部隊擁擠遭到敵地堡火力殺傷,傷亡很大,連指導員楊萬章及副連長均犧牲,第一次衝擊失敗。隨即,營又組織第2連兩個排協同第1連發起第二次衝鋒,再次衝至第一道壕溝,與敵激烈肉搏,終因傷亡太大,還是未能通過壕溝。營副教導員張明下山帶原用於警戒營火力陣地的第2連一個排上山,但未到壕溝已經傷亡了大半。營接著組織了3個連一起衝擊,由於營指揮員不冷靜,沒有選擇好路線並壓製住敵人火力,仍從原位置硬衝,而守敵已集中了13挺機槍、幾十支衝鋒槍封鎖住了突擊路線,故此第三次突擊又告失敗。[20]

報告敵軍全線潰退的9縱,“估計敵攻擊受挫發覺我主力到來,已有動搖現象或調整防務”,即令第73團留一個連固守五花頂及奶奶廟之陣地,第81團留一個營堅守沈莊、侯莊、大官莊之陣地,其余向嶂山鎮出擊。16時9縱部隊進抵嶂山鎮西北三裡錢圩發現敵人據點,因出擊部隊過多,沒有很好地利用地形,受到敵炮火射擊,遂令部隊就現地停止,同時命令第73團第3營負責消滅錢圩之敵。黃昏後部隊開始部署,至22時殲滅預3旅第9團第2營第6連及及炮排,俘50餘人。但隨即又奉令攻打邵店之敵,於是停止了向嶂山鎮發展。[21]第5旅的情況差不多,中午出擊,至晚上第15團攻佔了孫老圩(按:應為老和圩),[22]之後就停止了下來。

顯然8師和9縱、5旅的配合存在問題,下午8師還在開進,9縱、5旅已經全面出擊;而等到晚上10點8師打響之後,9縱和5旅卻停止了配合行動。所以16日凌晨1點,山野司令部向陳粟前指匯報說:“八師攻房山【峰山】很激烈,九縱及五旅聽不到動靜”。[23]

[1]“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第3頁。

[2] 何以祥:《血路雄關——我的征戰生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第180頁。

[3]“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第4頁。另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軍司令部編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軍解放戰爭戰史(初稿)》,1952年,第6-7頁。

[4] 據1946年6月華東全軍的實力統計,八師人員總數9849人。參見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一九四六年六月華東全軍實力統計”,《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各軍歷史沿革和各種統計》,1963年2月。

[5] 何以祥:《堡壘的攻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第66頁。

[6]《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五師軍史》,1951年。第49頁。

[7]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軍司令部編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軍解放戰爭戰史(初稿)》,1952年,第60頁。

[8]“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第4頁。

[9]“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第6頁。

[10] 魏學誠:《戰時日記》,自印本。第48頁。

[11]“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第6頁。

[12] 魏學誠:《戰時日記》,自印本。第48頁。

[13] 山野司令部:“宿北戰役陣中日記”(1946年12月)。

[14]《張震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第270頁。

[15] 饒子健:“宿北戰役中的第九縱隊”,《鐵流萬裡(第三輯):勁旅雄風》,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98年。第92頁。

[16] 三野:“宿北戰役作戰命令”(1946年12月)。另參見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1963年2月。第40頁。

[17]“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第7頁。

[18] 魏學誠:《戰時日記》,自印本。第48頁。

[19] 張先軍:“峰山戰鬥”,《(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戰例匯集》(第三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出版,1951年。第73頁。

[20] “山野第八師峰山、曉店子對立足未穩之敵進攻戰鬥”,第7-8頁。另參見張先軍:“峰山戰鬥”,《(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戰例匯集》(第三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出版,1951年,第74頁。

[21] “第九縱隊宿北戰役詳報”,《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另參見:“宿北戰役陣中日記”。

[22]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軍解放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編印,1952年。第43頁。據“宿北戰役陣中日記”,第5旅攻佔老和圩,解決敵營部及一個連、機炮排大部,敵一部向東南突圍。

[23] “宿北戰役陣中日記”。

本文作者 :嚴可複,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部門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