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代偶像的出路呢?

4月底,影視劇《在劫難逃》公布主演陣容,其中與王千源、吳越的名字列在一起的是——鹿晗。跟所有的與演技派放在一起的流量一樣,鹿晗的出現,瞬間就激起路千層?浪。

嚴格上來說,這可能算是鹿晗為轉型做出的首次努力,儘管《重返20歲》《我是證人》《擇天記》都可以算是他在影視方向上的嘗試,但這一回,從藝人自身項目的選擇上來說,與之前的作品明顯有所不同。

懸疑題材、亦正亦邪的角色又搭檔演技派,可謂是流量轉型的基礎套餐了。參考李易峰的《動物世界》、楊冪的《寶貝兒》,《在劫難逃》可以算是鹿晗尋求轉型的重要信號了。轉型這個詞,29歲的鹿晗在面對,18歲的TFBOYS三小隻也在面對。

一代流量們都在努力從愛豆轉入B端賽道,那麽二代偶像呢?

昨日,樂華官方宣傳6月2號周年家族演唱會將於澳門開唱。“家族演唱會”讓人不能不想起SM,而這也確實能與樂華向來標榜的“中國SM”對的上號。

拋卻目前樂華是否能稱得上“中國SM”的疑問,偶像運營角度來看,家族演唱會的方式更像是專門針對粉絲的營業服務,從根本上來說與48系握手會的差別不大——都是在吸引特定群體消費。

蔡徐坤、范丞丞、李汶翰這一屆的偶像們,似乎正在經歷韓式培育,日式收割的國產模式,難道國內“偶像”的下一步是精準粉絲用戶畫像,守著一畝三分地收割?

大流量擁抱B端,結果如何?

鹿晗上一次的消息,是單曲銷量風光不在,上上一次,是演唱會售票難回巔峰。

參考吳亦凡一年一個新詞的熱度,無論粉絲是否願意承認,“戀愛”這張王炸牌,幾乎毀掉了鹿晗的頂流之路,流量紅利流失,對於鹿晗來說轉型迫在眉睫。

(截圖來自韓劇《她的私生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第一批流量明星誕生於鹿晗、吳亦凡四人的回國、李易峰陳偉霆古劍爆紅、TFBOYS出道,外加一個楊洋,他們組成了國內第一批流量明星階梯。那是個完全屬於他們的時期,這批人幾乎佔據了所有的曝光和熒屏,無處不在。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批流量明星也都交不出有口碑的作品。他們演大眾中意已久的IP,讓觀眾沒得選;他們拿不屬於他們的獎,讓實力派無獎可領。但伴隨著批判,流量的市場號召力減弱,他們不得不尋求轉型。

演了多年男配角的李易峰,靠著《古劍奇譚》爆紅,之後從《心理罪》演到了《動物世界》,轉型的誠意滿滿;楊冪輕裝上陣,頂著“這可能會是你(導演:劉傑)口碑最差的一部作品“的覺悟也要朝實力派狂奔。

客觀來講,截止目前,鹿晗主演的兩部電影作品,口碑評價均尚可。

《重返二十歲》裡的北京大男孩曾為他贏得過不少好評,超過25萬豆瓣網友給這部影片打出了7.1的分數;與楊冪合作的《我是證人》也拿到了6.1的及格分,但這些都是他巔峰時期的巔峰作品。

至於電視劇作品,《甜蜜暴擊》豆瓣評分2.7,《盜墓筆記》4.7、《擇天記》4.1,不提也罷。

再看看其他流量隊友們,無論你如何嘲諷吳亦凡的skr和大碗面,他都確實早早規劃了國際音樂的路線,雖然中間也穿插著不少“凡的怒吼”;張藝興從《老九門》努力演到了《一出好戲》;王源在《天長地久》之後,又進入了音樂節目、王俊凱被傳自降片酬接演陸川的《749局》,而易烊千璽時尚路線正在開花,還握有待播的《長安十二時辰》等劇。

各屆流量作品情況表(不完全統計)

這是市場選擇下的倒逼轉型,鹿晗、張藝興以及更年輕的TFBOYS三人都一樣。

但也很顯然,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走了太久的捷徑,想要回到大路上,(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就難免會有一個滾下坡的過程。

粉絲們蠻不講理為吳亦凡打榜,真金白銀隻換來鋪天蓋地的嘲諷;王源上周在《我是唱作人》崩潰哭泣,說著“希望把自己的臉蒙起來,然後讓大家聽到我的聲音,想讓大家知道,我也是會唱歌。”

某導演在採訪中曾說“他們(年輕流量們)說努力,觀眾不信了。”

新偶像圈地自嗨,後路在哪?

長江後浪推前浪,大流量失靈,養成綜藝的出現又為市場提供了一大批新的偶像。

相對新偶像而言,第一批流量明星經歷的蟄伏期要長的多,吳亦凡四人都是應對了長時間的練習生生活,之後才獲得出道機會;李易峰畢業多年一直在娛樂圈摸爬滾打;TFBOYS基本符合養成的路線,在觀眾眼皮底下長大。

反觀當下的養成偶像,綜藝大幅度縮短了他們成名的時間,養成形同虛設,他們輾轉在各個選秀節目之中,尋覓著一夜成名的機會。

但有趣的是,從選秀節目中快速崛起的新偶像們,卻似乎正在慢慢將“流量明星”擺放回“偶像”的位置——運營更加垂直,飯圈更加集中。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研究粉絲文化的學者曾提出過一個觀點:粉絲不單單是個體消費者,他們是比個體消費者更主動,更願意去創造、消費的一群人。一個成功的偶像,就是一個成功的“作品”,這是一筆販賣想象的生意,在這個商業過程中,藝人本人被品牌化。

這樣的現象,它是可讀懂的內容比如音樂作品,與可購買的形式(盈利手段)比如巡回演唱會和單曲EP,二者的結合,且有明確目的的商業行為。

以音樂單曲為例,流量歌手的作品如今基本全部付費,熱衷數據的粉絲們已經通過無數案例證明了自己的購買力。

感受一下,2019年QQ音樂數字專輯榜暢銷榜排名:

(截圖來自QQ音樂)

排名第一的是陳立農,《一半是我》2019年1月1日上線,截止4月30日售出超過258萬張,單價3,總計折合人民幣超過776萬元,購買榜單中排名第一的粉絲會購買了接近38萬張,其中個人最高購買超過4萬2千張。對比周杰倫《床邊故事》最高購買的405張,流量偶像的粉絲購買力確實驚人。

(截圖來自QQ音樂)

而去年,火箭少女的《撞》銷售額則高達2099萬。這還僅僅只是單曲的銷售,粉絲在品牌上的購買力也不容小覷,在國民度難以擴展的當下,從粉絲購買上已經能獲得相當大的回報,新偶像們似乎已經不執著於出圈。家族演唱會也好,周年巡回也罷,收割的都是原屬地裡的麥子。

但,這是“短命”的玩法。除了飯圈女孩,沒人知道,去年,王子異,一張團專之外至少還有三四首單曲;樂華七子綁定的Justin、朱正廷和范丞丞,人手還有兩張樂華七子的團專和個人單曲。

輕投入、輕資產、接力宣發、商務優先,會是什麽結果?

不斷有新的訓練生湧入,今天為了打投爆肝的粉絲,明天就有可能換一個人努力。去年現象級選秀綜藝,今年只剩飯圈女孩在狂歡。孕育新偶像們成長的土壤,只靠巡演、見面會是無法開花結果的。為了長久的“活”著,他們最終也會重複前輩們走過的路,並且艱難程度只會更甚。

流量派演員穩扎穩打,笑到最後?

而在B端,“千禧一代”其實有不缺作品與流量的佼佼者——劉昊然和吳磊。

流量派演員主要作品情況表

這兩人平均每年都有至少一部電視或電影作品。

2016年,劉昊然憑借《最好的我們》成功冒頭,之後幾乎沒有重複類似題材;2017年出演《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和兩部電影;2018年的《唐人街探案》2拿下了超過33億的票房,值得一提的是“唐探”已經形成系列化,至少還有一部東京篇可以穩定輸出。

這個觀眾緣奇好的流量型選手,在演員這條賽道上,確實先行了一步。

商業上,上個月剛拿下TOD'S鞋履系列大使,是知乎的代言人,手裡還握著科顏氏與彪馬,與路易威登和TIFFANY關係良好;雜誌封面上,五大男刊目前雖還未滿貫,但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張,拿下了《智族GQ》11月刊,還是《風度》的心頭好。

2018年,吳磊同樣主演了《鬥破蒼穹》和《沙海》兩部熱門大劇,以及《阿修羅》和《影》兩部電影,儘管評價不一,但這都並不影響他四大牆頭之一的地位。

有意思的是,這兩人一前一後都在正午的《琅琊榜》裡磨練過。(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那麽流量轉型就真的沒有機會嗎?也不是。

王源的《地久天長》今年就開了個好頭。這部作品攜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雙銀熊之勢於三月上映後,成為了年初國產電影口碑佳作;往前一點,王俊凱去年的《天坑鷹獵》也收獲了不少好評。

事實上,無論一代流量、二代偶像還是流量型演員,他們目前都還有很強的市場轉化能力,因為這是一筆注意力生意,而他們時刻吸引著大量的注意力。但,這個商業內涵究竟要如何理解以及實現長久的挖掘,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

(文章來源於:娛樂產業摘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