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汪芳薦讀|給父母扎針,就能給孩子治病?鼓勵中醫創新,但應科學論證!

「張廣有·鼓勵中醫創新 但應科學論證,[566].醫師報,2018-9-20(2)

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王軍等發表在《中國針灸》雜誌上的一篇題為《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爆紅。論文作者基於「量子糾纏」理論大膽提出直系親屬針灸互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父母生病給子女針灸,子女生病給父母針灸,甚至兄弟姊妹之間針灸互治。這種「給父母扎針,就能給孩子治病」的觀點引起輿論熱議,不少專家指責該論文跟風炒作「量子概念」的做法太過急功近利,實驗設計極不嚴謹,是對量子理論非常不負責任的濫用。對此,9月16日,東直門醫院回應稱,《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屬於作者個人根據相關理論和現象所做的思考和探討,並非最終臨床研究報告,對臨床醫療不具備指導性。

什麼是「量子糾纏」?該理論源自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等人提出一種量子態的波,描述的是在太空中分開的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通俗來講,量子糾纏是指距離遙遠的情況下,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醫師報》記者查閱最新的量子理論研究進展,目前世界範圍最前沿的重大進展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這意味著,要形成遠距離的量子糾纏並通過它來傳遞資訊,目前尚只存在於精確控制的高端微觀物理實驗中,需要極為苛刻的實驗條件。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準而言,人體並不具備任何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的條件,更不要說直系親屬針灸互治的遠距離感應了。

在專家的眼裡,《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的試驗設計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中日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朱廣迎教授接受《醫師報》的採訪時表示,「量子針灸」的試驗本身設計極不嚴謹,且不談樣本量小、沒有隨機、對照和雙盲的問題,其對「痛覺」指標的評分,針灸療效的評價,以及患者和親屬療效之間的關係認定,均缺乏科學的實驗設計,更沒有嚴格的統計分析來確定結果的相關性,生搬硬套量子理論的解釋自然難以讓人信服。

無獨有偶,《醫師報》記者以「量子+中醫」為關鍵詞檢索萬方數據,發現「量子針灸」並非中醫藥界科研人員「腦洞大開」的首例。「中醫氣與廣義量子波」「論中醫理論與量子理論科學哲學觀的可通約性」「從量子生物學角度對中醫理論的幾點思考」「中醫形神關係和量子力學」等論文不一而足,甚至還有學者更進一步地提出了「量子中醫學學科基本框架設想」。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所謂的中醫科研「創新」成果,基本停留在科學設想甚至主觀臆斷的水準,缺乏基本實驗設計理念及研究驗證,得出的結論難以令人信服。

中醫科研熱衷跟風「量子針灸」「量子中醫」的現狀,從側面反映了一些中醫藥界科研人員急功近利、跟風炒作的心態。他們不是踏踏實實地做研究,而是熱衷於炒概念、跟潮流,國際上流行什麼理論,我們則跟著研究什麼,這種急功近利的風氣在近年來尤為明顯。最令人詬病的是,很多中醫藥臨床試驗達不到科學試驗的要求,一些諸如「量子針灸」之類「創新」在中醫藥界科研領域大行其道,這對於中醫藥走向世界是很大的學術聲譽損害。

無可否認,「量子糾纏」理論等一些新興的科學理論,引發了不少專家學者的科學幻想,期望將其應用於現實中。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治是一個科學嚴謹的過程,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不能脫離科學的框架來談創新。否則,再標新立異的學術觀點,也只會淪為貽笑大方的笑料而已。

《醫師報》9月20日2版

往期回顧

? 熱點|甘肅持刀傷醫者被刑拘!醫生該如何最大程度保護自己?

? 司君利薦讀|首批「互聯網+醫療健康」細則頒布!我國慢病死亡率20年下降25%!醫院應建三級投訴管理機制!

?

?

?

編輯: 畢雪立 審核:陳惠 宗俊琳

目前30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