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句牢騷話斷送了前程,孟浩然和柳永欲哭無淚

生活不易,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免不了有幾句牢騷話的,古人也不例外。

在古代,讀書人講究個學而優則仕,但是科舉難度是很高的,失敗的人是很多滴。

遭遇人生滑鐵盧,考試失敗的文人,大多會寫兩首詩訴說一下苦悶,然後回去收拾收拾,準備來年再戰,落第詩最有名的當屬張繼的《楓橋夜泊》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張繼,而是孟浩然和柳永,這兩位隔了三百年的文人,“作死”的樣子極其相似。

我們尊重一下長輩,等會再說孟浩然,先說柳永。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奉旨填詞”柳三變,是他行走江湖的稱號,頗有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畢竟,也是要臉的人。

柳永的事情,估計你也有所耳聞。

首次落第之後,柳永喝了兩壺酒,心裡把考官罵了一通,然後寫下了著名的《鶴衝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闕詞,很好理解,就是說反正考試也沒啥,不如去跟小姐姐們玩耍,這種態度就是群眾們喜聞樂見的,一面世就成了一個大爆款。

傳來傳去,就傳到了宋仁宗耳朵裡。

宋仁宗趙禎,做皇帝可是一把好手,在位之時,北宋安定太平,經濟科技迅速發展,什麽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等文學大佬,沈括(指南針的發明者)等科學家大佬,都出現在這個時期,史稱“仁宗盛治”。

柳永的詞,宋仁宗是很喜歡的,小本本上記滿了好句子。

那天,宋仁宗處理完朝事,問了一嘴,耆卿有沒有好作品傳世,拿上來看看,於是皇上讀到了《鶴衝天》。

讀完末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後,趙禎同志內心十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你這是看不起我趙家咯?

轉頭就掏出平時記錄柳永詞句的小本本,寫下:不給他當官。

北宋最高領導的在進士名單柳永的後頭,直接批示“何要浮名,且去填詞。”

天聖二年(1024年),第四次落榜之後,柳永終於知道了自己為啥怎麽考怎麽不中了,憤然出京,浪跡天涯。

直到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最終以屯田員外郎致仕,世稱柳屯田。

說起來,柳永還是幸運的,好歹最後還是通過科舉實現了當官的理想,相比之下,他的老前輩孟浩然,就真的是一言難盡了。

孟浩然,李白是他的迷弟,杜甫、王維都是他的好友,那首“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大家真是想忘都忘不了。

年近四十歲的時候,孟浩然第一次參加科舉,當時他已經名動天下了,屁顛屁顛地跑去參加科舉,大約他心態就是:“對不起,這場比賽我要贏。”

然而,誰能想到,他竟然落榜了,榜了,了……

落榜不要緊,孟夫子朋友多,畢竟這些年來漫遊全國,除了一些詩人外,官員認識的也不少,宰相張說就是其中一位,張說前後三次為相,執掌文壇三十年。

張大人一看,孟夫子這種風流人物,落榜只是意外,老夫帶他一把。

張說偷偷帶著孟浩然進了翰林院,恰好唐玄宗來這裡找他談事情。

張說當時就把孟浩然推薦給了玄宗,唐玄宗對孟浩然也是有所耳聞,於是讓孟浩然念首詩。

張大人給了孟浩然一個眼神,“機會難得,好好把握。”

也不知道孟浩然怎麽想的,念了首《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聽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兩句,唐玄宗憤怒了:赤裸裸的誹謗,你都快四十了,才第一次參加科舉,反過來怪我拋棄你?

張說估計心裡也是崩潰的,為毛線要念你的牢騷話,這可是皇帝,不是跟你一起喝酒的李白,你TM為毛線不念那個“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張大人拚了老命才穩住了唐玄宗,否則孟浩然能不能活著出來還是個問題。

這個故事還有王維版、李白版、李元紱版,私以為還是張說版比較可信,畢竟隨便帶個人去翰林院,估計一般人比較難,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孟浩然因為這兩句牢騷話,直接斷送仕途。

不是結尾的結尾

我還是很喜歡孟浩然的,他活得是相當地自由灑脫任性,真應了李白大大的那句“風流天下聞”,就連死也死得相當任性了。

事情是這樣的。

王昌齡(就是那個死得很冤的詩人,可以參看《王昌齡之死為什麽是千古冤案》)是孟浩然的好朋友,那一年,去拜訪孟浩然。

孟浩然呢,這段時間身體不好,得了毒瘡,忌口了好幾年,差不多快痊愈了,結果一看王昌齡來了,特別高興,一頓胡吃海喝,結果因為吃了海鮮,毒瘡爆發,直接導致身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