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做科研要從一而終?大部分物理學家並不專一

你可能以為物理學家大多在某一個領域深耕,但實際上有超過一半(63%)的物理學家都活躍在兩個或更多領域。他們的“跨界”遵循一定規律,形成了一張“物理學關係網”。

撰文 | 楊梟

編輯 | 金莊維

物理學誕生之初,伽利略這樣的自然哲學家可以掌握所有物理領域的知識。但如今,物理學經過400年的發展,學科已經繁榮而複雜。2019年1月,發表在Nature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Taking Census of Physics)通過物理學家的論文和引用量等數據,量化了物理學各個領域的規模大小,繪製出物理學家在各個領域流動的圖譜。

哪個領域最受歡迎?

研究人員首先採用Web of Science上的物理論文及引用量數據,選取了發表在294個物理期刊上的320萬篇物理學論文。為防止丟失掉綜合類期刊中的物理學文章,他們又在Nature、Science等其他期刊上選取了引用文獻和參考文獻大多為物理領域的論文,獲得了一個擁有770萬篇文章的數據集。

研究人員將這些論文通過物理和天文學分類方案(Physics and Astronomy Classification Scheme)分別歸到九個子領域。結果表明,凝聚態物理學(CondMat)領域擁有的人氣最高,以46%的份額(62000餘名物理學家)佔據榜首。隨後依次是普通物理學(General,34000人),高能物理學(HEP,33000人),跨學科物理學(Interdisc,32000人),經典物理學(Classical,28000人),核物理學(Nuclear,24000人),原子分子物理學(AMO,20000人),天體天文以及地球物理學(Astro,19000人)和等離子體物理學(Plasma,不到11000人)。

物理學各領域人氣分布(圖源:參考資料[1])

你可能以為大多數物理學家都在某一個領域深耕,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分工明確——有超過一半(63%)的物理學家都活躍在兩個或更多領域。不過這種情況在不同領域之間差別很大,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這三個領域的專才並不少(所佔比例分別是42%,34%,25%),因為研究者要熟悉大型設備,參與長期項目,以至於無暇關注其他領域。

“跨界”科學家往往能夠借鑒不同領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這對做出新發現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不過,跨界也有一定規律。研究人員捕捉了這些學科之間相聯繫的蛛絲馬跡,發現上面九個細分領域可以歸為三個緊密的大領域:跨學科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經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等離子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和天體天文以及地球物理學,它們通過普通物理連接到一起(如下圖),形成“物理學關係網”。

物理學關係網。圓圈越大代表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物理學家越多,圓圈間的連線越粗代表領域之間的聯繫越緊密。(圖源:參考資料[1])

從一而終還是見異思遷?

這種關係網的形成,與物理學的“演化”不無關係。研究人員統計了自1985年至2015年的數據,發現在1985年,最受歡迎的領域是凝聚態物理,但其增長率逐漸下降。而跨學科和天體物理雖然在三十年前非常小眾,研究人員數量卻在穩步增長。物理學領域發生如此重大變化的原因與社會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20世紀80年代末是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在冷戰背景下,這三個領域與美國國防部的聯繫最為緊密,研究的大部分資金均來自國防部。當時的蘇聯也是如此。這與統計結果相符:1985年至2015年間,64%的物理學家都將處女作發表在這三個領域。

但隨著冷戰突然結束,軍備建設事項的優先級迅速重置。接踵而來的,便是物理學領域的優先級調整。1993年10月,美國國會投票取消了資助超導超大型加速器(SSC)。

許多一開始做凝聚態的物理學家,後期逐漸轉向跨學科物理、經典物理和普通物理。高能和核物理領域因為學科相似性互相交流,還有部分流向了天體物理。

相比之下,跨學科物理很難用於起步。雖然它不是物理學家的誕生地,但是凝聚態和普通物理的研究者後期會轉向這裡。這與其交叉的特點是一致的。

等離子體和天體物理領域則是來得多、走得少。

物理學家在做選擇時都有各自的思量。有的物理學家從一而終在一個領域深耕,比如著名的物理學家克勞斯·馮·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為凝聚態物理領域貢獻了500多篇論文,並在1985年因為發現量子霍爾效應獲得諾貝爾獎。

相比之下,2017年諾獎得主萊納·魏斯(Rainer Weiss)就不那麽“專一”了。他學術生涯的第一篇論文是關於原子分子物理學中某個領域的研究,而他的“成名作”是雷射干涉技術的發明,與最初的研究毫無關係。

物理學的“演化”(圖源:參考資料[1])

最有潛力的是……

物理學的“演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首先是團隊規模和論文產量。從1985年到2015年,以每篇論文合作者數量為指標,所有領域的團隊規模都在逐步增長,這表明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在高能物理、核物理和天體物理相關領域,大團隊合作的趨勢尤為明顯。諸如ATLAS(超環面儀器)這樣的大型實驗,使得這三個領域產量劇增。而其他六個領域的論文產量基本保持不變。

然而,對於所有領域,論文產量的增長速度都比不上團隊規模。儘管論文產量在增加,但人均產量卻都在下降。

其次是對原有評價體系的挑戰。一直以來,我們都用論文數量和引用量來衡量一位物理學家的影響力,但這一標準是否真的合理?

統計結果顯示,高能物理學領域的頂尖物理學家(前5%)在職業生涯的最初十年,平均合作發表169篇論文,積累超過7000次引用。相比之下,跨學科物理的數據是18篇論文,不到1000次引用。因此,當不同領域的物理學家競爭職位和資助時,學科本身存在的差異不容忽視。

這便衍生出更多問題:當青科在選擇研究方向時,如何知道哪個領域更有潛力?基金資助機構如何判斷哪個領域更值得投入?期刊編輯又該如何衡量論文的影響力?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無法提供標準答案。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思考?

參考資料

[1] Battiston F, Musciotto F, Wang D, et al. Taking census of physics[J]. Nature Reviews Physics, 2019, 1(1): 89.

[2] Malmgren, R. D., Ottino, J. M. & Amaral, L. A. N. The role of mentorship in protégé performance. Nature 465, 622 (2010).

[3] Uzzi, B., Mukherjee, S., Stringer, M. & Jones, B. Atypical combinations and scientific impact. Science 342, 468–472 (2013).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iner_Weiss

賽先生

啟蒙·探索·創造

如果你擁有一顆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識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歡迎關注我們

投稿、授權等請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