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如何避開「酸鹼體質」養生陷阱?聽聽專家怎麼說

近年來,關於「酸鹼體質」的各種傳言層出不窮,甚至由此還衍生出其他相關理論及「周邊產品」,讓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

去年底,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判「酸鹼體質論」創始人羅伯特?歐?揚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他當庭承認,所提出的「酸鹼體質論」是一場騙局,他沒有受過任何科學訓練,也沒有行醫資質,連文憑也是買來的。至此,一場長達16年的偽科學騙局被徹底揭穿。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洪晶安醫生,跟大家談一談酸鹼體質究竟是什麼?什麼樣的食物會影響身體的酸鹼值?一起來看看吧!

醫學中究竟有沒有酸鹼體質概念

醫學界根本不存在「酸鹼體質」這個概念,有的是「酸鹼度」,指的是機體內環境的pH值,常用血液pH值來衡量,健康人群的pH值維持在7.35~7.45之間,呈弱鹼性。

人體的酸鹼度不會隨攝入食物的酸鹼度而改變,雖然食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會不斷產生酸性或鹼性物質,但人體在已經適應了的膳食條件下,體內有完整的體液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能讓人體pH值保持在7.35~7.45之間。為維持機體內酸鹼平衡,組織器官中的腎臟發揮的作用較大,它能通過尿液排出過多的有機酸;呼吸也會幫助機體快速排出很多酸性成分。如果人體的酸鹼度發生了改變,這人一定處於疾病狀態。導致酸鹼失衡的原因有腎臟疾病、消化器官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多器官衰竭等,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等。一旦出現酸鹼失衡狀態,人體就會出現器官損傷和代謝紊亂,這類患者需要馬上治療。

「酸性體質易得癌」有沒有科學依據

「酸性體質易得癌」是「酸鹼體質論」中一個主要觀點,少數日本學者也曾認為:「100個癌症患者的抽血檢查結果顯示,他們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體質。」「當酸素在體內愈來愈多,不斷堆積,量變引起質變,疾病就會產生。」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靠譜,是把因果關係倒置了。因為癌症患者的體質與正常人存有很大差異,由於他們不能正常進食,處於惡液質狀態,所以出現酸中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並不是所謂的「酸性體質易致癌」。再者,正常人如果按照自己固有的膳食習慣進食,是不可能導致體液變成酸性的。

食物會不會影響身體的酸鹼值

「吃肉多的人必然是酸性體質」是「酸鹼體質論」中又一個主要觀點,其實也是不靠譜的。

食物有酸鹼之分,區分酸鹼食物取決於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多少。目前,酸性食物包括大部分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蛋、貝類等,還有大多數穀類、部分堅果和豆類,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中的磷、硫濃度高,所以也屬酸性食物;鹼性食物包括大多數種類的蔬菜、水果、海藻類以及茶葉、葡萄酒等。健康人的血液pH值不會隨攝入食物的酸鹼度多少而改變,因為食物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再加上人體的酸鹼平衡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會維持人體pH值在7.35~7.45之間。

如何避開「酸鹼體質」養生陷阱

如果相信偽科學,隻吃鹼性食物或隻吃酸性食物,這樣會打破膳食平衡和營養均衡,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健康養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營養和平衡膳食。人的一生會吃很多食物,這些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很大,吃不對會增加機體負荷,導致代謝紊亂,增加慢性病的發病率。但人體需要補充多種多樣的食物,各種食物均有其營養優勢,沒有好壞之分,問題的關鍵是能不能做到膳食平衡。只有能對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科學管理,並長期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