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隻封了個羅漢,沙僧為什麽不抱怨?其實他佔了兩個便宜

四大名著之中,唯有《西遊記》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西天取經團隊最後都在靈山修成了正果。然而,在這個歡天喜地大團圓的時刻,豬八戒卻不合時宜地多嘴說了一句: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這讓當時的場面十分尷尬,幸虧如來頭腦靈活,馬上說明淨壇使者的好處,這才讓豬八戒沒有做出更放肆的舉動。

取經團隊之中,除了唐僧和孫悟空成佛以外,豬八戒和沙僧都不自在。從表面上來看,豬八戒封的是淨壇使者,而沙僧封的是金身羅漢,比二師兄還要低一個等級,那麽沙僧卻為什麽不吭聲,默默領受了這個封號呢?

有人說沙僧是憨厚老實,不願意計較。其實這大概是電視劇給我們的錯覺,沙僧一路上沉默寡言,但並不是老實,更不是沒有心機。這不是小玨瞎扯,您見過沙僧吃什麽虧嗎?孫悟空偷人參果,豬八戒去青牛精所變莊園偷了衣服穿,沙僧都沒有落下。有好處就佔,有鍋是師兄們背,這就是沙僧乾得最漂亮的地方。

就是因為86版電視劇《西遊記》給我們的印象太深刻了,以為沙僧是取經團隊中最辛苦的挑擔人。其實,在原著中,挑擔的工作主要是八戒來完成的,而沙僧挑擔的次數有限得很。

更為要緊的是,觀音曾經告訴孫悟空,打死妖怪就是他們的功德,因此可知在西天取經過程中,滅妖數量實際上也會折算成戰績,決定他們的封號。所以,孫悟空和豬八戒才如此賣力,他們往往是滅掉大妖之後,臨走之前還不忘將當地的小妖如數剿滅,狂刷數據。

然而,沙僧一路上,他降妖了嗎?當然有,打死妖精了嗎?當然也有,但是數量就少得不好意思說出來。總共在《西遊記》全文之中,沙僧就打死了一個妖精,那是在真假美猴王的劇情之中,他看到假悟空竟然讓人假冒沙僧自己,怒上心頭,出手打死了這個妖怪。

沙僧在《西遊記》中,存在感極低,甚至有人認為是全書中的敗筆之一,塑造人物形象不夠鮮明。文學藝術上的問題,暫時咱們不探討,因為他的功勞實在有限,所以沙僧並不好意思開口指責如來封賞過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沙僧並不開口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羅漢”的地位並不一般。在《西遊記》全書的最後一部分,大眾合掌念佛號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沙僧這個羅漢的全稱是“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金身羅漢不稀奇,當年烏雞國國王就是因為好善齋僧,如來就讓文殊菩薩去度他歸西,讓他成為金身羅漢。可見,金身羅漢並不值錢。

但是,沙僧這個金身羅漢,後面是加了菩薩的。也就是說,他是菩薩級別的羅漢,要比普通的羅漢高得多。這就相當於在明朝的時候,武將的地位本來很低,但是如果武將掛了兵部尚書銜,就沒人可以看不起他。

那沙僧既然功勞不大,本領也不是很強,為什麽如來要如此厚待他呢?一方面是對於傳播經書這個功績的肯定。受封的五人,其實哪一個得到的封賞都超出了自己的貢獻,然而這就是如來千金買馬骨的計策。他就是要告訴眾人,只要積極傳揚佛法,回報一定會比付出要多得多。

另一方面,觀音在尋找取經人時,第一個就是找到的沙僧,而且在四人之中,對沙僧的承諾最重。不僅觀音承諾免去沙僧的飛劍穿心之苦,而且還承諾讓沙僧官複原職,仍然去當卷簾大將。取經到了最後,卷簾大將肯定當不成,那要玉帝才能表態,因此如來也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沙僧進行了關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