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京阿尼事件看國內ACG群體的存在孤絕與道德困境

本文作者:熊貓命

全文約 4100 字,閱讀只需要 7 分鐘。

日本動畫界最黑暗的一天

  可能是由於出生年代的關係,我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動畫宅,ACG三家我基本隻對漫畫和主機遊戲情有獨鍾,除了高達全系列動畫和記憶裡的一些8、90年代經典動畫以外,我很少追逐那些創造了無數宅梗的流行作品。

遊民星空
被燒毀的京阿尼第一工作室

  即便如此,在7月18日遭受「平成以來最嚴重縱火及殺人事件」的日本京都動畫公司(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昵稱京阿尼)的大名,也還是聽過的,也看過他們的一些經典作品。從 KEY 社「三部曲」《AIR》、《Kanon》、《CLANNAD》的改編動畫到無數人的入宅神作《涼宮春日的憂鬱》、《輕音少女》、《幸運星》,京阿尼獨步業界的良心作畫態度以及天馬行空的分鏡設計令人歎為觀止,他們特別善於在真實還原改編作品神韻的基礎上表現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且獲得觀眾的認同,才氣+態度+技藝,讓這塊金字招牌樹立幾十年而不倒。

遊民星空
第二天有不少粉絲及相關人士到現場悼念

  而根據京都警方公布的消息,截止7月18日晚間,京阿尼第一工作室縱火事件已經至少造成33人死亡,36人輕重傷,儘管詳細的名單還未公開,但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日本動畫界的棟梁之才,而且無論按人數計算還是按該工作室在日本動畫製作界、乃至世界範圍內2D動畫圈的聲望,這件事的影響都超出了所謂「二次元」乃至ACG亞文化圈的範疇,足以成為讓整個日本社會和全世界動畫愛好者感到震驚和悲痛的巨大慘劇。中國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官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官推、法國駐日本大使館官推等政界人士相繼發聲表示哀悼之情,該事件也得到中央電視台的報導。

京阿尼出品,必屬精品

  京都動畫公司創始人八田陽子曾經在手塚治蟲旗下的蟲製作公司擔任動畫上色工一職,後來回家組織起臨近的全職主婦們一起承接動畫公司的外包上色工作,主顧包括龍之子、日升等知名企業,並逐漸形成一定規模。

  陽子與丈夫八田英明結婚後舉家搬到京都府宇治市,一乾工作人員和上色工作室也跟著一起搬了家,在1981年成立名叫「京都動畫工作室(京都アニメスタジオ)」的企業專職進行外包上色工作,後來改名為「京都動畫公司(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並在1985年完成股份製改造,1986年成立作畫部門,開始承接其他廠商的動畫製作外包業務。

遊民星空
京阿尼的 LOGO 及「培育夢想」的宣傳語

  而直到1990年代後期,京阿尼才終於整合了演出、作畫、上色、背景、攝影等動畫製作的全部工序,開始承接完整的 TV 動畫製作業務。這一時期的京阿尼總共由分散各地的四個工作室構成,除了動畫業務以外,也接受過遊戲封面設計、工具軟體相關漫畫的繪製等委託。

  1992年從新銳動畫承接的TV動畫作品《詛咒的連衣裙(編注:改編自內田春菊的同名漫畫)》是第一部從演出到上色完全由京阿尼獨自完成的作品,因品質過硬受到不少好評,此後與他們長期合作的龍之子、新銳動畫、GONZO等廠商也更放心地交給京阿尼更多的工作,後來甚至還參與了《紅豬》、《魔女宅急便》等吉卜力工作室知名作品的繪製,一時間來自各方的委託邀請排滿了京阿尼的日程表。

遊民星空
經典的動畫版《AIR》

  而真正讓京阿尼一炮而紅的,當屬改編自知名AVG開發商KEY社「催淚三部曲」之一的《AIR》,不僅動畫本身質量過硬,一首《鳥之詩》更是從2005年上映一直傳唱至今。2006年京阿尼接著又推出了讓人腦洞大開的超現實作品《涼宮春日的憂鬱》,幾位主人公的人物特點、經典台詞、運鏡手法、劇情編排全都成為社會性的話題。

  儘管京阿尼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中除了《仰望天空的少女瞳中的世界》以及《玉子市場》以外全都改編自已有的遊戲、漫畫或輕小說,但在製作上不僅忠於原作的劇情和人物表現,同時還不忘加上一些意外的驚喜,結合傳統而扎實的手繪技法以及極富想象力的一流動畫編排,能夠將大量生活細節在動畫作品裡進行真實還原,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這家公司不僅在粉絲心中的地位極其牢固,放到高手如雲的日本動畫界也是有口皆碑。

遊民星空

  事件發生時京阿尼手中的主要作品包括《紫羅蘭永恆花園 外傳》、劇場版《紫羅蘭永恆花園》以及《Free !》的全新劇場版,都是人氣很高的知名作品。在損失大量優秀原畫師、作畫負責人的當下,不光這些新作的前途令人十分揪心,京阿尼的存續本身也成了一個巨大的懸念。

亞文化同好圈的話題及言論邊界

  顯而易見,京阿尼在中國大陸也有不少粉絲乃至擁躉存在,當消息通過互聯網傳到國內,立刻有不少人表達了對事件的關注以及對遇難工作人員的惋惜,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當這樣的聲音被粉絲們發表在一些相對比較大眾化的媒體、社交平台以及論壇之後,也招來了不少的非議,進而引發一些爭吵甚至相互謾罵,逼得不少管理員只能刪帖了事。

  雙方其實都有自己的道理:首先京阿尼粉絲的痛惜之情不難理解,該公司的後續作品因為這件事肯定變得遙遙無期,一些業界翹楚級別的關鍵人物可能因此喪命,相當於永久抹殺了他們寶貴的經驗與創造力,這不是常見的單純資料損毀所能比擬的,是整個業界的慘痛損失;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面對滿螢幕的「京阿尼火災」報導以及粉絲的痛心文字一頭霧水,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在事件發生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家公司的名字,從不關心TV動畫流行趨勢,當然也就對京阿尼的作品一無所知,不明白突然冒出來的這些粉絲都在悼念些什麽,更何況這還是一家日本公司,進而針對這些話題發表了一些民族主義的激烈言論,兩派人的語言衝突一觸即發。

  在這些表象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在中國大陸真實存在多年但很少被人提起的現象,那就是作為典型亞文化的 ACG (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遊戲Game)產業發展及閱聽人群形成不僅起步比別人晚,而且在各種主客觀條件影響下,被動形成了一個相對牢固且封閉的影響圈,光是被動防禦來自大眾的質疑和誤解就已經竭盡全力,其核心人群又基本不具備對外發聲的話語權以及足夠的經濟背景,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以「自娛自樂」為主的愛好者共同體。雖然切實存在,但在主流媒體和大眾層面的信息傳播領域很少見到他們出現,眾人抱團形成一個孤島,絕立於大眾視野之外。

遊民星空
第二天在現場悼念的人群

  而且不僅ACG與外界,A/C/G自己也根據興趣方向的不同分成很多子門類,A和C的聯繫相對緊密,近幾年還要加上一個輕小說,情況稍微好一些,但國內的遊戲閱聽人很可能跟動漫人群有著涇渭分明的愛好隔離,以這次事件為例,我看到最激烈的爭吵,恰恰發生在一個以 PC 玩家為主體的遊戲論壇裡。

  所以當類似「京阿尼火災」這種影響力橫跨圈內、圈外的重大事件發生時,「圈內人」認為事件影響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所謂「二次元」、動畫圈範疇,上升到一個足夠拿到更廣的社會範圍進行討論和意見表達的程度,於是積極發聲陳述自己的意見,例如對京阿尼的喜愛、對逝者的惋惜、對作品的擔憂等等;但對於「外面的」人來說,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卻是一個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毫不相乾的群體突然冒出來,對著自己從沒聽聞過的企業、人物、作品哭哭啼啼,特別當這種情況發展到「整個版面全都是京阿尼」的時候,他們當然也會產生一些反感的情緒,一旦有人無論出於有意還是無意,以不恰當的言辭將這種不滿表達出來,很容易就發展成爭吵和謾罵。當然,按照互聯網的一般規律,最後的走向一定是互相扣帽子,然後由清醒人士召喚版主刪帖。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當然多種多樣。ACG產業圈為什麽發展了這麽多年依然停留在「亞文化」的範疇,首要原因當然在於自身發展時間還不夠長,尚沒有經歷過跨越好幾代人的興趣培養與成長陪伴,導致ACG產業不光在中國大陸這種受經濟條件限制直到近幾年才開始廣泛普及正版動漫畫、消費正版遊戲地區飽受爭議,哪怕放到日本、美國、歐洲這樣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關於動漫與遊戲的觀點碰撞也始終沒有停止過,當地也有所謂的戒網癮機構,有人利用人們的迷惘和恐懼賺錢,有人靠這個撈取政治資本。

遊民星空
哪怕在宅文化的發源地日本,「禦宅(オタク)」也不是什麽正面形容詞,阿宅們經常遭到主流媒體的揶揄

  另一方面,ACG產品的製造商也針對閱聽人的「抱團取暖」特性,儘管也在不斷嘗試突破所謂的宅文化邊界,但出於降低商業風險等考量,不得不說其中絕大多數作品還是有過度迎合粉絲固有趣味的習慣,題材和表現形式內卷化傾向顯著,從而難以向更普世的範圍拓展影響力,所以「圈外」的用戶難以理解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有哪些關注點和淚點,也就變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具體到國內,由於日本的動漫畫產品在市場上有著近乎絕對的強勢地位,導致愛好者在公開場合表達這種喜愛的時候,幾乎必然要面臨「圈外人士」的道德指責。這種出於民族主義情結的對立姿態究竟從何而來我們不作展開,但它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平時表現為愛好者群體與外部人士之間更進一步的話題阻隔,在出現類似京阿尼事件的時候則會輕易發展成語言交鋒,而且最終的結果絕對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究竟誰才能代表普羅大眾的意見與立場?是否應該基於人道主義原則對一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的悲慘遭遇、對事件中的逝者給予基本的尊重?這在很多人那裡其實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等到這件事塵埃落定,相信大家又都會退守進自己原有的圈子裡,繼續過著希望能夠與圈外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很多之前曾嘗試獲得外界的理解並且有著積極溝通態度的人,可能也會就此斷了這個念想。

「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京阿尼縱火事件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雖然在同好圈裡一直流傳著「給製作人寄刀片」等等針對糟糕的結局、失敗的人物塑造的調侃,但相信沒有幾個人真正想過把這種胡言亂語付諸現實。誰曾想,現實裡竟然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帶著前所未有的惡意與殘忍,把一家享譽世界的動畫公司付之一炬。

遊民星空

  而這樣一件悲劇在國內引發的種種爭論背後,還存在著很多不應該由ACG愛好者來背負的重擔,很多事情顯然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改變。難道人與人之間要實現真正的相互理解與相互尊重,只能寄希望於《機動戰士鋼彈》裡的新人類和精神感應框架了嗎?

本文僅代表訂閱平台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遊民星空僅提供發布平台。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