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民偶像拿冠軍前沒名氣 只要精神在中國女排就垮不了

“今天終於完成了2018年中國女排的所有工作。這是一個艱苦奮鬥、不斷提高、勇於挑戰自我的過程。”10月24日晚,郎平在社交媒體上寫下這樣一段話。就在一周前,她剛剛率領中國女排獲得世錦賽季軍。

作為中國體育的榮譽之師,中國女排對世界大賽的領獎台並不陌生。自1977年首次參加世界大賽以來,中國女排先後獲得3次奧運會冠軍、2次世錦賽冠軍、4次世界杯冠軍,登上領獎台的次數更是數不勝數。

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是在1981年,恰逢改革開放初期,隨後球隊在上世紀80年代豪取5連冠,女排精神傳遍神州大地,國人備受鼓舞,改革開放也逐漸進入快車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40年間,中國女排無論是處於巔峰還是谷底,都被認為是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女排精神永不過時。

“金釵”往事

女排拿冠軍前沒名氣

1981年11月16日晚,第3屆女排世界杯決賽,中日女排狹路相逢,在主教練袁偉民的率領下,中國女排在決勝局擊敗對手,以7戰全勝的戰績奪冠。郎平、張蓉芳、孫晉芳、周曉蘭、楊希、曹慧英、陳招娣、陳亞瓊、張潔雲、周鹿敏、朱玲、梁豔等12位女排姑娘成為民族英雄,國人稱之為女排“十二金釵”。

不僅如此,受到當時的解說員宋世雄影響,每位隊員的綽號也逐漸傳播開來,最著名的當屬郎平的“鐵榔頭”,“獨臂將軍”陳招娣、“城牆”周曉蘭、“笑面黑娃”梁豔等也廣為人知。但是,一切的變化都是在拿到冠軍之後。

有“小孫晉芳”之稱的周鹿敏,當時在國家隊的位置是二傳。1972年,16歲的周鹿敏開始接觸排球,1975年入選上海隊,1979年,在代表上海隊參加第4屆全運會時,周鹿敏獲得最佳二傳手稱號,隨即被袁偉民招入國家隊。

“1976年開始組建新的國家隊,袁指導(袁偉民)一直在物色好的隊員。”周鹿敏稱,在那個年代,排球的氛圍不像現在這麽好,中國女排也沒有什麽名氣,她們那批練習排球的隊員裡,大部分人練習排球的原因很簡單,個子高,“我就是零基礎被選進了上海市青年隊。”

入選國家隊並沒有讓周鹿敏特別興奮,在她看來,那只是水到渠成。沒有拿到世界冠軍之前,“十二金釵”早期的國家隊生涯其實比較單調,受到上世紀60年代“大松精神”的影響,在國家隊就是苦練,包括後來代表國家隊出國參賽,周鹿敏形容稱,“隻不過換了個地方而已。”

首冠記憶

提前奪冠後險輸日本

單調歸單調,但經過幾年的訓練和人員積累,中國女排的水準取得了長足進步。1979年,中國女排通過預選賽的激烈競爭,拿到1980年奧運會參賽資格,只是次年由於其他原因未能如願參賽。

“1980年奧運會是個好時機,可惜我們錯過了。”周鹿敏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出征1981年世界杯之前,球隊的技術狀態處在巔峰時期,隊員們也憋著一口氣,“1980年我們沒有閑著,在國外和許多世界強隊打了比賽,對自身的實力很清楚,參加世界杯就是衝著冠軍去的。”

為了保持球隊的狀態,同時避免外界的干擾,中國女排在世界杯開始前兩周就抵達了舉辦地日本,在大阪的一處訓練場地封閉訓練。

前6場比賽,中國女排接連戰勝前蘇聯、美國等強隊,攜6連勝的佳績在決賽中遭遇東道主日本隊。按照當時的賽製,中國女排只要在5局3勝製的比賽中贏下2局,即便最終負於日本隊,也能憑借小分優勢奪冠。

決賽的過程眾所周知,中國女排率先贏下2局,其實已經提前鎖定了冠軍。“當時隊員們有一種控制不住的情緒,已經是冠軍了嘛。”周鹿敏回憶說,在接連輸掉三四局後,主帥袁偉民提醒大家,就算拿了冠軍,也不能以輸球來收尾,“之後我們才意識到,如果輸給日本隊,即便靠小分拿了冠軍,也會把整個精神面貌輸掉了。”

17比15,中國女排最終驚險贏下決勝局,擊敗日本隊的同時,以全勝戰績奪冠。這個小插曲給了當時的“十二金釵”很大觸動,也促使隊員們快速成熟起來,“這說明我們當時還是不成熟,有‘只要拿冠軍,輸球也無所謂’的想法。若乾年後,大家見面再提起這場比賽,一致覺得,多虧袁指導在關鍵時刻點醒了我們。”

全民偶像

基地圍牆被球迷擠塌

在女排奪得1981年世界杯的第二天,《人民日報》破天荒地用整個頭版慶祝中國女排的勝利,並發出“學習女排,振興中華”的號召。

當時的通信極不發達,家裡擁有一台電視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絕大部分人都只能通過收音機和報紙了解女排奪冠的消息。但就是在那樣的背景下,當球隊乘機回國時,接機的人群數量著實嚇壞了女排的隊員們。

周鹿敏回憶稱,中國女排抵達機場是晚上,現場的光線比較暗,“我記得非常清楚,出來後什麽都看不清,黑壓壓都是人,真的是人山人海。”令隊員們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國人對於女排的狂熱只是剛剛開始。

按照當時國家隊的紀律,隊員不能隨便外出,只能團隊一起行動。“最早我們出去的時候,別人看到個子這麽高,會當我們打籃球的。再後來去某個地方,一說是中國女排,那可真是不得了。”周鹿敏說。

郴州訓練基地是中國女排的基地之一,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那裡承載了隊員們許多難忘的記憶。回國後不久,袁偉民率領中國女排回到基地參加慶祝活動,周鹿敏透露,為了看隊員們一眼,當地的老百姓把基地的圍牆都擠塌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隨著中國女排豪取世界大賽5連冠,國人對女排精神的追捧更是達到頂峰。

新老交替

老女排隊員巔峰讓賢

中國女排之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拿到5連冠,除了刻苦的訓練、拚搏的精神,隊伍人員結構的穩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與現在女排隊伍注重新老結合大不相同,當時的中國女排更加注重新鮮血液,在新老交替方面非常果斷。

“不少人都是在生涯巔峰的時候退役,就是為了培養年輕隊員。”周鹿敏稱,隊員們都非常有大局觀念,有人員調整就欣然接受,“比如我們1955年、1956年出生的這批隊員,因為‘60後’要補充進來,我們就要走。”

許多人不清楚的是,在老女排的“十二金釵”中,只有年齡最小的梁豔拿到了全部5個冠軍,其余隊員或者早早淡出國家隊,或者直接退役,郎平和張蓉芳退役時都只有26歲,如果放在今天,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郎平曾在接受採訪時爆料,自己打球時拿的獎金很少。周鹿敏向記者證實,她在退役時拿到的獎金也只有3000元,“袁指導(袁偉民)後來碰到我們,經常會說虧欠我們這批老隊員,退役時間比較早,物質上的保障也沒有做好。”

當然,從積極的角度講,正因為新鮮血液的不斷注入,中國女排才得以創造5連冠的奇跡,國人才見證了侯玉珠、李延軍、鄭美珠、楊錫蘭等十餘位新世界冠軍的誕生。

上世紀90年代初和2008年之後,中國女排曾經歷兩次谷底,新老更替的緩慢成為症結所在。後來經過換帥的調整和長時間的磨合,才慢慢培養出以馮坤、周蘇紅、趙蕊蕊等為代表的“黃金一代”,以及以惠若琪、張常寧、朱婷等為代表的全新一代。

精神傳承

女排精神在隊伍垮不了

退役30余年來,老女排隊員們走上不同的人生路,有的拿起教鞭、有的專注家庭、有的下海經商、有的走上仕途,但大家的羈絆依舊深厚,感情依舊如初。

2016年初,郎平在北京舉辦婚禮時,曹慧英、張蓉芳、朱玲、張潔雲、周鹿敏等老隊員系數到場。周鹿敏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為了確保老隊友們能夠參加,郎平提前數月發出了請柬,“郎平心很細,秘密告訴我們時間,讓大家安排檔期,就怕有人臨時走不開。”

周鹿敏1984年退役後到上海體育學院深造,後任上海市女排教練,1997年起在上海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從事行政工作,前不久退休後,專注於老年氣排球項目的推廣。這麽多年,她總會找機會和老女排的隊友們聚一聚。就在2018年國慶節之前,借著“女排精神·陳亞瓊故事館”開館儀式的契機,周鹿敏、陳亞瓊、曹慧英等隊員和曾經的主帥袁偉民、多年的陪練陳忠和聚了一下。

聚在一起時,除了敘舊,大家的話題自然離不開中國女排。她們感慨陳忠和從陪練成為主帥,並率領中國女排重奪世界冠軍;她們感歎老隊友陳招娣於2013年去世,受到觸動的郎平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刻二度出山;她們感謝郎平在2016年帶領中國女排第3次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

周鹿敏只要有空,就會守在電視機前關注中國女排的比賽,2018年世錦賽期間依舊如此。她認為,郎平執教的這支中國女排,很好地延續了老女排的精神,“對於郎平的執教理念、訓練手段、管理方法,我們很熟悉,因為以前的中國女排就是這樣。”

周鹿敏絲毫不掩飾對朱婷的喜愛,“我喜歡朱婷啊,這孩子比較踏實,打球和做人的風格一樣,不是那種華而不實的。作為教練,肯定喜歡這樣的隊員。”

過去幾年,中國女排先後獲得世界杯冠軍和奧運會冠軍,並在連續兩屆世錦賽中登上領獎台,成績非常出色。周鹿敏說,這很大程度要歸功於郎平,“郎平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注重平時的積累,只有把平時做好了、做強了,球隊才能應付各式各樣的比賽、百變的規則,機會來了才能抓住。”

有一種堅持叫郎平,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這成了當今國人的共識。

“每一茬女排教練,總會以老女排隊員的精神激勵下一代,所以一批影響一批,形成良性循環,好的東西得到傳承。”周鹿敏堅信,不管是冠軍還是第3名,或者球隊進入谷底,女排精神永遠都在,“只要精神在,中國女排這支隊伍就垮不了。”

熱詞·女排精神

一代代排球人鑄就女排精神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人正經歷著改革開放初期的迷茫,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並歷史性地實現5連冠,點燃了國人的激情。

時代使然,女排精神從一開始就超出體育競賽的範疇。在當時的背景下,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女排精神由此家喻戶曉。

“發揚女排精神,振興中華。”1981年,《人民日報》第一次把女排和國家振興聯繫在一起,體育競賽的勝利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國女排成為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更是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騰飛的象徵。

不過,女排精神並非一朝一夕鑄就,它離不開一代代排球人的默默奉獻。

“大松精神”被認為是女排精神的原型之一。上世紀60年代,有“魔鬼教練”之稱的日本著名排球教練帶領日本女排創下175場連勝的奇跡。1964年至1965年,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大松博文3次來華,指導中國女排訓練。

由此,“大松精神”逐漸融入中國女排的訓練中,確立了中國體育沿用至今的“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為女排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1972年,漳州訓練基地和郴州訓練基地先後建成。1976年,袁偉民率領新的中國女排國家隊來到基地集訓,但基地的條件非常艱苦,只能在竹子和三合土搭蓋的竹棚裡訓練,這樣的經歷鍛造了女排姑娘們艱苦奮鬥的“竹棚精神”,最終促使中國女排全面騰飛。

而女排精神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同樣要感謝一代代排球人的薪火相傳。

上世紀80年代末至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女排青黃不接,球隊戰績下滑,郎平接任主帥,率隊走出谷底。

2000年,曾在隊內擔任20余年陪練員的陳忠和成為主帥。2003年,陳忠和率隊奪得世界杯冠軍,中國女排時隔17年重奪世界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20年再奪奧運金牌,全國範圍內再次掀起學習女排精神的熱潮。

2013年,中國女排再次陷入谷底,郎平二度接過中國女排教鞭,一年之後就率隊打進世錦賽決賽。2015年世界杯,郎平率隊獲得世界杯冠軍,中國女排時隔11年再奪3大賽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王者歸來,第3次獲得奧運會金牌。

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一周前獲得世錦賽銅牌,經過一代代排球人的努力,女排精神歷久彌新。

■ 女排大事記

1976年 新的中國女排國家隊成立,袁偉民成為主教練

1979年 亞錦賽決賽擊敗前世界冠軍日本女排,首次稱霸亞洲

1981年 在第3屆世界杯中7戰全勝,首獲世界冠軍

1982年 首獲世錦賽冠軍

1984年 首次獲得奧運金牌,同時成就3連冠

1985年 成功衛冕世界杯

1986年 成功衛冕世錦賽,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個5連冠,女排精神家喻戶曉

1990年 球隊開始出現青黃不接,連續3屆大賽與冠軍失之交臂

1992年 獲得巴塞隆納奧運會第7名

1995年 郎平被聘為中國女排主帥

1998年 正值古巴女排8連冠王朝,連續獲得奧運會、世錦賽亞軍後,郎平宣布辭職

2000年 雪梨奧運會止步8強後,曾在隊內擔任20余年陪練員的陳忠和成為主帥

2003年 在第9屆世界杯上11戰全勝奪冠,時隔17年重奪世界冠軍

2004年 雅典奧運會決賽,在落後2局的情況下實現大逆轉,時隔20年再奪奧運金牌

2008年 獲得北京奧運會季軍

2009年 陳忠和結束8年主帥生涯,蔡斌繼任。同年9月,亞錦賽決賽負於泰國,蔡斌下課

2013年 郎平再次執教中國女排

2014年 世錦賽決賽負於美國女排,屈居亞軍

2015年 世界杯奪冠,時隔11年再奪大賽冠軍,也是郎平作為主教練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2016年 裡約奧運會奪冠,時隔12年奪得第3枚奧運會金牌

2018年 獲得世錦賽銅牌

采寫/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