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淺析范仲淹《道服讚》

文/止水

本月2日,“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開幕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舉行。這次展品中,共有張伯駒先生鑒藏的33件套古書畫。

張伯駒是收藏大家,上世紀為保護國寶,不惜重金購得國寶捐贈給國家。此次展出的物品是張伯駒先生鑒藏書畫中的精品,有諸如李白草書《上陽台帖》卷、宋蔡襄行書自書詩卷等真跡展出,也有陸機《平複帖》卷、展子虔《遊春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范仲淹《道服讚》等書畫作品以複本形式展出。

北宋時期,士大夫將著道服視為一種風尚。此次展出的范仲淹的《道服讚》,便是這一風尚的最好佐證。本文試圖通過對《道服讚》的賞析,還原那個“道家者流,衣裳楚楚”的時代。

同時,也對范仲淹本人少年結交道士,撫琴談易的生平和雅志做簡單的回顧,讓讀者朋友們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這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大家。

道服讚

《道服讚》,小楷,紙本,手卷,縱34.8cm,橫47.9cm。楷書8行,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張伯駒花110兩黃金購得,並捐贈國家,可謂是曠世珍寶。

書卷中內容如下:

道服讚並序。平海書記許兄製道服,所以清其意而潔其身也。同年范仲淹請為讚雲: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遙是與。虛白之室,可以居處。華胥之庭,可以步武。

豈無青紫,寵為辱主。豈無狐貉,驕為禍府。重此如師,畏彼如虎。旌陽之孫,無忝於祖。

所謂道服讚,即是為道服寫的一篇文章。讚,是一種古代文體,多用於讚美某事或某物。根據文中內容,這篇《道服讚》是范仲淹的好友“平海書記許兄”在新得道服後延請范仲淹寫下的讚文。

文中先說道服具有“清其意而潔其身”的作用,可見當時士大夫階層將道服作為潔身自省的穿著方式。文中多用道家典故。“虛白”,語出《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華胥”,語出《列子·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之國”即夢境、仙境。

文章後半部分,是用官服、富人服裝與道服相比,把道服當做師長一樣敬重。又用“仙人許遜”的典故,希望朋友淡泊名利,才無愧於“仙人許遜”的崇高志向。

衣裳楚楚

北宋時期,因皇室極力推崇,道教得到極大的發展,官員及百姓深受其文化的影響。文人士大夫著道服,已成為當時社會的一種風尚。

官員在家,文人在書齋、學堂,歸隱的隱士都選擇穿著道服。道服不再像隋唐時期那樣是道士的專有服裝,而是隨著道教的世俗化,逐漸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變成了一種風尚。王禹偁在其《書齋》一詩中,寫到文人著道服的雅趣:

年年賃宅住閑坊,也作幽齋著道裝。

守靜便為生白室,著書兼是草玄堂。

屏山獨臥千峰雪,禦劄時開一炷香。

莫笑未歸田裡去,宦途機巧盡能忘。

宋朝時,書齋生活方式成為文人的一種風尚,而書齋裡著道服,更是必不可少。書齋之中,文人著一身道服,讀書寫字、燃香飲茶,一種清雅、舒暢之氣油然而生,集中體現出宋人的生活的雅趣。

這樣的雅致,如這個時期的文章一般,“有巧,有典,有富,有深,有穩,有清,有古”。書齋生活對於文人而言,太過重要,如蘇軾所言““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因而道服的作用也就被日益重視。

撫琴論易

我們常以儒家的角度看范仲淹,但究其一生,其撫琴論易的喜好,深受道家影響。我們可以從其在陝西遊學,結識王鎬,一起遊心於山林之間,撫琴論易的早年經歷中找出些線索。據范仲淹為王鎬所寫《鄠郊友人王君墓表》雲:

“時祥符記號之初載,某薄遊至止,及公之門,因與君交執,復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寶、臨海屈元應者,蚤暮過從。周精於篆,屈深於《易》,且皆善琴。君嘗戴小冠,衣白紵,跨白驢,相與嘯傲於鄠杜之間。開樽鳴弦,或醉或歌,未嘗有榮利之語。”

這段與王鎬的相識,並與道士交遊的經歷,深深影響著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一生愛琴,自稱“自少不喜鄭衛,獨愛琴聲,尤愛《小流水》曲”。曾寫有《與唐處士書》一文,文中寫到其學琴:

“予嘗遊於門下,一日請曰:琴何謂是?公曰:清麗而靜,和潤而遠。予拜而退,思釋之曰:清麗而弗靜,其失也躁;和潤而弗遠,其失也佞。不躁不佞,其中和之道歟。”

這講述得是范仲淹曾師承當朝琴藝第一的宮廷樂師崔遵度,並問詢何為琴,樂師答曰“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琴道之中,范仲淹體悟到“清靜平和,性與琴會”,最終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范仲淹對易學的理解,也在後續的文章之中和政治主張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示。他常常撫琴論易,將對易理的理解,寄情於琴:“忘憂曾扣《易》,思古即援琴”。而其書法造詣,也在《道服讚》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道服讚》的展出,使得更多朋友有機會近距離看到這部珍貴藏品,而其背後所代表的宋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宋文化的輝煌,也再次展現在眾人面前,而這一切的一切,要感謝張伯駒先生。

“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編輯:柯恩)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止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