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那些事》接檔《人生一串》,看B站紀錄片如何布局?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娛樂新觀察 作者|萌萌

脫口秀、小劇場,實驗創新有風險?

《人生一串》的播出恰逢中國版《深夜食堂》撲街的炎炎夏日,觀眾期待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這部關於燒烤的紀錄片應運而生,“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直戳觀眾痛點,集結天時、地利、人和,《人生一串》成為當之無愧的爆款。

而《歷史那些事》似乎並沒有如此好的運氣。這部實驗紀錄片用正經配音、中二文案講述歷史,穿插現代手法的小劇場演繹。製片人介紹,“這部片子的主要閱聽人人群是95後、00後的大學新生和高中生。”他們正處於知識儲備最豐富的階段,而這部紀錄片用新穎的選題角度和另類的敘事視角進行知識普及,可以說非常貼合年輕化的閱聽人風格。

目前這部一共8集的紀錄片,普通會員可以觀看兩集。第一集用跳脫、幽默的手法講述“網紅”蘇東坡,從“吃”切入,用“東坡肉、羊蠍子、荔枝、生蠔”串聯起蘇軾被貶謫的人生歷程,快速掀起網友共鳴。魔性的片尾曲自帶配樂效果,“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肉……”聽過的觀眾評價這首歌,“讓人不自覺就跟著唱了出來。”

《歷史那些事》在B站的表現與《人生一串》播出初期難分伯仲,但能否像前者一樣成功破圈還略顯吃力。這部“實驗性”的歷史紀錄片,以傳統紀錄片配合創意中插的形式呈現鮮活、真實的歷史。也正是因此,當真人秀、脫口秀、偵探劇這樣的創新模式出現在傳統意義上嚴肅、嚴謹的歷史故事中時,難免讓人懷疑“惡搞”歷史,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但值得一提的是,形式新穎的《歷史那些事》絲毫沒有篡改歷史,服裝、道具都十分考究。雖說劇組有著肉眼可見的窮,但是頻繁出現的演員並沒有讓觀眾跳戲,而是自然而然的被歷史故事、人物本身所吸引。

這部劇算不上一部深刻的紀錄片,它用傳統紀錄片和創意中插兩者一正一諧相互結合,雖說風險尤在,但確實是在用年輕、創新的形式傳播中國歷史文化,更像是讓年輕閱聽人愛上歷史的啟蒙片作用。

“尋找計劃”啟動,效果如何?

近兩年,有關歷史、有關文化,都是大眾十分關注的領域,紀錄片、綜藝節目也都在圍繞這一核心在創新。《我在故宮修文物》和《尋找手藝》在B站受到用戶大量好評後,迅速傳播擴散至社交媒體和主流媒體。

B站的社區屬性和彈幕優勢,成為平台與紀錄片產生化學反應的重要因素。版權合作部負責人張聖晏解釋,“用戶對於優秀紀錄片內容越來越渴求,推動紀錄片文化在B站成為潮流。”

緊接著,B站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專項的紀錄片扶持計劃——尋找計劃。

資金扶持、平台運營、商業開發是“尋找計劃”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資金扶持上,B站複製了在國產原創動畫領域的投資布局經驗,從單純的播出平台、彈幕網站身份轉而成為聯合出品和版權購買者的身份。

平台方為創作者提供啟動資金,提供流量支持,用其獨有的“人人都是UP主”的運營理念幫助這些紀錄片積累和運營粉絲。在此期間,該平台也有嘗試電影投資和衍生品開發,《我在故宮修文物》是典型案例。

“尋找計劃”推出將近一年,從《極地》到《人生一串》再到《歷史那些事》,可以看出B站的紀錄片布局在一點點擴張。曾經一度達到9.5分高評價的《極地》在B站上單集平均的播放量為33萬,在樂視的播放量為1230.3萬次,這部一共有7集的西藏題材紀錄片在第七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的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最佳剪輯獎、最佳攝影獎提名。

今年暑期檔的《人生一串》更是表現突出,“自來水”瘋狂安利,從B站火出圈外,成為夏天的焦點。獲得主多主流媒體、KOL強烈推薦,“幾乎沒有在宣傳上有大投入,都是依靠站內粉絲的推薦。”雖說如今評分稍有回落,但9.0的成績也十分傲人。在播放成績上,站內4250餘萬的數據是觀眾認可的最直觀輸出。

如今,《歷史那些事》的播出,讓更多的人看到B站紀錄片的有一種可能,新穎的模式、生動的文案、通俗易懂的角度,讓歷史變得鮮活真實。首集82.6萬的播出成績和站內9.6的高分也印證著“尋找計劃”的潛力和探索成效。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作為聯合出品方,B站該計劃內的三部作品從風格到題材皆無共同點,很難直觀讓閱聽人看到其紀錄片板塊的發展規劃,稍顯雜亂。

另外,關於資金、流量、商業開發等全方位的產業鏈支持,是主流影片網站和傳統電視台都能提供的。這樣看來,“尋找計劃”並不能成為B站的有利籌碼,明確的規劃和清晰的規劃才是該平台這一階段對紀錄片布局的重要因素。

技能有限、品質難保證,平台優勢顯迷霧

現如今,整個市場對紀錄片的友好程度讓它們在影視行業的寒冬綻放,從電視台到網絡平台,有關紀錄片的合作競爭愈發激烈。而B站與其他平台相比較,可以說是赤手空拳,沒有豐富的紀錄片經驗、沒有專業的團隊,如何吸引合作方,如何保證作品品質是目前階段炙手的問題。

B站關於紀錄片的行動在不斷增加,但優勢卻沒有傳統平台那麽明顯。再加上整個大環境也沒有形成完整的紀錄片格局,在品質和內涵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即便是廣受好評的《人生一串》在播出後也沒逃過評分走低的趨勢,拍攝邏輯、鏡頭語言以及文化內涵較傳統嚴肅的紀錄片相比可以看出技能有限。如果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這部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也難有如今的成績。

在技術上,B站可以同成熟的紀錄片團隊學習,比如近期開播的《風味人間》,從班底到配音的大卡司陣容搭配,有足夠的經驗、時間、投入去打磨一部高水準的紀錄片。潛心修煉技術的同時也要保持原有優勢,作為一家彈幕網站,“最受24歲以下年輕用戶喜愛的影片APP”,它的用戶更願意為好的內容月台,成為“自來水”,從而推動優質內容在市場的表現,《極地》《人生一串》之所以能成為出圈爆款,少不了這些用戶的功勞。

目前央視記錄、金鷹紀實、五星傳奇、雲集將來等十多家機構入駐B站。《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尋找手藝》導演張景、《二十二》導演郭柯也都開設了B站個人账號,成為名副其實的UP主。

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張景,曾經被20多加電視台拒絕的他,在B站上注冊了自己的ID,上傳了《尋找手藝》的五集紀錄片,還在評論區放上自己的部分手記,讓觀眾在看片子的同時能第一時間了解到片子的背景故事。從那之後他成了B站的“網紅”,這部被頻繁拒絕的紀錄片也一時間名聲大噪。

對內,B站一直在尋找優秀的紀錄片製作公司,走聯合出品的路線為用戶呈現各色的優質作品。運營上邀請導演成為真正的UP主,放下“偶像”包袱,導演身段,用B站最真誠的互動與用戶打成一片,用心交流,為作品積累口碑。

對外,與Discovery的展開深度合作,除了上線豐富的版權內容以外,也在探索類似於內容共製這樣新的合作模式,根據年輕用戶對紀錄片內容的喜好,共同推出更多優質原創內容。正如李旎所說,“紀錄片已經成為B站內容生態的重要一環,用戶對於優秀的紀錄片內容也越來越渴求。”

這個包羅萬象的文化社區,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進步和提升,雖說平台優勢暫時被蒙上迷霧, “新鮮感”吸引粉絲、提升口碑之後,更需要深耕品質,從而與紀錄片內容碰撞出花樣的化學反應。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