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9.4,觀眾沒嗑藥,它真值五星

去年有一國產節目不得不誇,在B站火得一塌糊塗,在豆瓣上也獲得了九分這一高分認可。

而它也很難得地讓只在博物院供人觀賞的寶物們再次“活”了過來。

說到這兒,你們大概也猜出來了迷叔說的是——《國家寶藏》。

一年過去,《國家寶藏》第二季播出了。

分數更高了。

第一季還9.0分。

第二季直接漲到9.4分了。

依舊維持了第一季的高水準,形式也照舊。

每期講三個國寶,邀請明星嘉賓做國寶守護人以及專業人才講解“國寶”何為“國寶”。

迷叔喜歡去博物館,也喜歡文物,可一想到一檔節目的主角是文物,無論如何都開心不起來,隻覺無聊。

但《國家寶藏》的出現,真真的大型“真香”場面。

看這位網友:

形容這檔節目用到了“燃”,用到了“感人”。

這二個形容詞,也是迷叔之感。

當然,也有網友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他嫌棄它燈光浮誇,特效妖豔,表演秀浮於表面,而我們這群喜歡它的觀眾被他說成了磕了藥。

迷叔不服,其它觀眾也不服。

你當然可以想看單院長在一束簡簡單單的燈光下講國寶,像TED那樣,但你也該尊重其它觀眾的選擇。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愛TED形式的節目。

而顯然,央視出品的《國家寶藏》是有它的可取之處的。

我們這群觀眾沒嗑藥,是真認為它值五星。

迷叔就來講講第一個國寶,樣式雷建築燙樣。

看到它的第一眼,迷叔和它的國寶守護人王菲一樣露出了不解的情緒。

???我守護的只是建築模型?

這也算國寶?

王菲的這些小心思,迷叔也有。

但接下來,它就被一群專業人士說得厲害到我佩服地五體投地,讓我留下一句“不愧為國寶”的讚歎。

“樣式雷建築燙樣”並非簡單的模型。

工藝就不一般,叫燙樣它還真是燙出來的,它以紙板、秫秸、木頭為原料,用烙鐵熨燙成型。

之所以叫樣式雷,是因為這些出自樣式雷家族。

樣式雷家族來頭不小,它和意大利的桑迦洛家族、日本的中井家並列為世界三大建築世家。

二百多年時間裡,樣式雷家族延續八代參與主持或設計了幾乎所有清代皇家建築,掌案一代一代流傳,不靠世襲,只靠本事。

在古代,雷家工匠先做燙樣,禦覽欽準後才繪製施工圖。也就是說,燙樣要和即將成型的建築一模一樣。

而樣式雷建築燙樣,不一般的地方在於,它不僅能看到外部環境,也能看到裡面的裝修和陳設。

模型與實物,一模一樣,不差半點。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那些已經消失了的建築,我們可以通過燙樣,再次一睹它的面貌。

說來有一件特別憋氣的事兒。

1896年出版的影響世界的權威著作《比較建築史》裡有一張圖——“建築之樹”,講人類的建築文明是怎麽長起來的。

主乾是希臘、羅馬,而中國呢?接近根部,但只是作為旁支。

換句話講,中國建築的發展停滯了。

且中國古建築對世界建築根本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這是事實嗎?

我們來看這幾張圖:

這對稱的美,這樣的獨特視角,這樣的建築,說我們在建築上毫無地位可言怎麽受得了?

再看這幾張圖:

用王菲的話,就是隨手一拍都特別好看。

建築在中國偉大建築師的手裡不再只是建築,建築與環境早已融為了一體。

這也正是中國古代建築講究的,建築與環境的對話。

為了奪回中國建築在世界建築的話語權,在民國時期,有營造學社這樣的民間組織,走遍中國22個省,對兩千余個古代建築進行科學調研。

在營造學社未建立之時,日本建築學之父伊東忠太先生對林徽因提議中方研究文獻,日方進行實地考察。

他給的理由讓人十分羞愧——

“中國古建築破滅之大,簡直令人震驚,你們沒有意識到這些古文物的價值。”

“我們日本人,比你們更加了解中國的古建築。”

“你們沒有考古學,沒有田野調查,更沒有專業的攝影和專業測繪人員,怎麽完成實地實物考察?”

林徽因並不氣餒,堅定答道——

那是以前。

現在我們回來了。

考古學、田野調查等我們都會一步一步地去學,我相信,這比伊東先生學習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要容易些。

如此精神,感人至深。

而今天,中國人自己研究中國建築學的勁頭,還在繼續。

天津大學的王其亨團隊,研究樣式雷近四十年;扛著經緯儀,經常是一乾就是半個月,一天一頓飯,一頓兩個餅;研究整理了上萬件樣式雷圖檔;完成了近百次測繪,指導繪製了一萬餘張測繪圖紙……

2007年,“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這麽一個國寶的故事,倘若只被一個人乾巴巴地講,多少有些食之無味。

最後再講一句,迷叔沒嗑藥,就是喜歡它,想給它打五星。

周末,上博物館瞧瞧去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