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海軍選中挪威反艦飛彈取代“魚叉”

【文/觀察者網 堵開源】6月1日,美國《防務新聞》周刊報導,美國海軍宣布,其為瀕海戰鬥艦(LCS)採購新型“超地平線反艦飛彈”(Over-the-horizon anti-ship missile)的競標結束,得標的是挪威康斯伯格公司和美國雷西昂公司合作開發的NSM飛彈,該飛彈將來也將裝備美軍未來的新型護衛艦(FFGX)。

據報導,“海軍打擊飛彈”(NSM)在這次競標中戰勝的對手包括波音公司提出的“魚叉”增程型方案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LRASM艦射型,這兩個方案都已經落選。

挪威NSM飛彈

NSM飛彈加入美國海軍將會大大提升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遠程反艦打擊能力,此前,其主要裝備的“魚叉”飛彈突防能力較差的問題已經困擾美軍幾十年,同時這也是挪威康斯伯格公司擴大美國市場雄心的重大成果。

目前,美軍採購NSM合約訂單金額預計為1486萬美元,但預計未來美軍將花費超過8.48億美元購買飛彈和相關服務。

這次競標成功後,NSM飛彈的市場佔比預計也會大幅度提高,康斯伯格飛彈系統公司如此預計。因為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有大批的老式反艦飛彈即將過時或者到壽,美國海軍選中NSM飛彈對於它佔領更大的國際市場極為有利。

這也是歐洲國防工業的一個重大勝利,他們一直對美國海軍的市場垂涎三尺,因為在美軍正急於彌補面對中俄時的一些傳統技術短板。

據稱,雷西昂公司NSM和戰斧飛彈聯合項目組首腦表示,周五(6月1日),美國海軍已經與該公司召開了電話會議,商討首批NSM飛彈用什麽方式整合到美國海軍的哪些艦艇上。

美國海軍水面作戰行動局長羅納德·伯克茨少將表示,美國海軍正在尋求通過綜合利用有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飛機和潛艇來幫助水面艦艇部隊增加對海搜索和打擊的距離。

NSM飛彈目前有艦射、空射和潛射版,因為飛彈本身重量輕,射程遠,適於多種場合使用

NSM飛彈得標的最主要優勢,據稱是這種飛彈採用的目標識別技術可以減少它對於其他飛機或艦艇提供中繼製導的要求。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挪威NSM飛彈發射重量僅有410公斤,戰鬥部125公斤,射程185公里。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現役主力艦艦飛彈AGM-84"魚叉”飛彈的起飛重量為691千克,戰鬥部220公斤,射程120公里——波音參加競標的“魚叉”Block II ER型射程可以增加到310公里,戰鬥部縮減到140公斤。這兩種飛彈的製導系統也有較大區別,NSM飛彈採用中段GPS+慣性+地形匹配製導,末段紅外熱成像,彈上帶有目標數據庫,可以自動識別目標;而“魚叉”飛彈末段為主動雷達製導。波音公司之前強調主動雷達製導具有全天候能力強,搜索距離大的優勢,而且“魚叉”增程型的射程更遠。

除了“魚叉”和NSM飛彈外,洛克希德公司的LRASM艦射型也參加了競標,並且進行了傾斜式發射架發射試驗,LRASM飛彈的射程比上述兩種飛彈更大,戰鬥部也大,達到450公斤。其末段製導採用紅外熱成像+被動雷達模式。不過,LRASM飛彈的尺寸和重量都太大,對於目前使用“魚叉”的水面艦艇來說,直接改裝有難度。NSM和LRASM飛彈都具備隱身性能。

最終,美國海軍選中NSM,除了其官方聲明中提到的自動識別目標的優勢,這種飛彈更大的優勢在於輕便靈活,可以安裝在各種目前裝備“魚叉”飛彈的艦艇上,同時它的隱身性能可以提高突防效率。

總的來說,NSM得標的主要原因在於:尺寸重量大大小於LRASM,同時突防性能大大優於“魚叉”。

目前,美軍近期有兩個重要的艦對艦飛彈選型項目,一種是取代“魚叉”飛彈的甲板上發射的輕型反艦飛彈的選型,一種是通過Mk.41垂直發射裝置發射的重型遠程反艦飛彈,後者的競標者主要是LRASM和“戰斧”改進型。重型反艦飛彈競標在2017年9月塵埃落定,得標者是雷西昂公司的改進型“戰斧”飛彈,該公司獲得美國海軍價值1.19億美元的發展研製訂單,用於為美軍現役的4000多枚“戰斧”BLOCK IV飛彈研製一種能夠用於反艦的新型引導頭,並在對這些飛彈進行中期延壽時安裝上去。不過關於新“反艦戰斧”究竟採用紅外成像還是主動雷達引導頭,目前尚未有確定消息。

也就是說,隨著NSM入選,未來美國海軍反艦飛彈作戰體系現在已經塵埃落定——至少在目前美軍正心急火燎研製的新一代高超聲速飛彈出現前。

目前解放軍海軍護衛艦主要是用鷹擊-83飛彈,這種飛彈和波音公司的“魚叉”增程型方案類似,射程可達20

鷹擊-12A和鷹擊-18A艦對艦飛彈尺寸重量較大,對於護衛艦來說顯得太大

目前056輕型護衛艦很多攜帶的是魚-XX新型反潛飛彈,該飛彈戰鬥部是一枚新型熱動力輕型反潛魚雷,但考慮到該型艦的用途,未來一種類似NSM的中型隱身反艦飛彈或許也是我軍護衛艦的合適裝備

LRASM飛彈主要作為空射反艦飛彈,由空軍的B-1B轟炸機、F-15\F-16戰鬥機和海軍F/A-18E/F戰鬥機來發射,其射程約為560公里;海軍水面艦艇的垂直發射系統和核潛艇垂直發射系統發射的遠程重型反艦飛彈將是“戰斧”改進型,理論射程2000公里;海軍水面艦艇使用的輕型反艦飛彈則是NSM,射程185公里。

這三種飛彈中,LRASM和NSM具備較強的隱身性能,可以讓超水天線的遠程防空攔截效率大幅度降低。而“戰斧”雖然並不具備很強的隱身性能,但卻勝在射程非常遠。總的來說,美軍新的反艦飛彈作戰序列依然都是高亞音速飛彈,突防性能雖然有提高,但達不到“革命性”程度,即使是隱身飛彈,依然會在水天線內遭到現代化中短程防空系統的攔截,換句話來說就是,依然需要飽和攻擊才能突破擁有現代化“盾艦”撐起的防空圈。

這與目前中國正在研製的遠程高超聲速反艦飛彈,或者已經入役的反艦彈道飛彈相比,實在算不上“革命性”的反艦武器裝備。

目前,美國國防部正在積極推動大規模的高超聲速飛彈研製計劃,預計最早2019年內將會有多個助推滑翔、超燃衝壓飛彈項目進入技術驗證階段——雖然從研製進度上來看要落後於即將進入實際裝備階段的中國,但卻也可以看出,美軍並沒有把“寶”全部壓在“隱身”飛彈上。尤其是此次LRASM飛彈在未來美國水面艦艇飛彈選型中全面落選,既不能取代“戰斧”也不會取代“魚叉”,這就表明了美軍對於這種飛彈的實際態度——應急,僅此而已。國內有些自媒體對於這種飛彈的過度吹噓是毫無道理的。

美軍在重型遠程反艦飛彈方面,選擇“戰斧”而不是艦射LRASM,表明美國海軍很清楚,未來最有用的反艦武器是中國遠程艦射高超聲速飛彈的美國同類產品。那麽既然未來的目標是高超聲速飛彈,那麽在過渡時期,就不需要大動乾戈,用相對而言最省錢的“戰斧”飛彈來改裝,是完全合理的。

不過,挪威NSM飛彈對於中國可能有較大的借鑒意義,類似這樣的飛彈完全可能取代解放軍現役的鷹擊-8系列飛彈。由於重量、尺寸方面的限制,這種中型艦對艦飛彈不大可能做成超聲速或者高超聲速飛彈,而在保持亞音速飛行的前提條件下,改用隱身設計,紅外末段引導,提高智能化水準,對飛彈的突防性能確實可以有一個較大的提升。對於現有的056型護衛艦、054型護衛艦這類艦艇而言,是一種合適的裝備。

有外媒此前報導稱,中國目前正在研製隱身巡航飛彈,這也表明,類似NSM、LRASM這樣的飛彈,也已經進入了解放軍的視野。這種飛彈的研製難度要比高超聲速飛彈小得多,其研製周期也不會拖得很長,相信不用多久,我們就可能看到相關的產品出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