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報告是對深圳營商環境的一次體檢”

昨日,“民企深助力———2018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發布暨深圳扶持民企政策論壇”上,嘉賓討論南都相關報導。

南都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課題組組長王瑩

南都訊 2018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報告》(下稱《報告》)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業內的強烈反響。在場嘉賓對這份乾貨滿滿的報告高度點讚,認為南都通過半年的時間拿出了一份含金量很高的重磅報告。而在這份報告的背後,更多專家指出,南都已經完成了媒體轉型跨越的一大步,為媒體從觀察者、記錄者,轉變為參與者、研究者樹立了標杆。

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

報告調研很扎實,解讀和分析中肯

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表示,《2018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報告》是一份高品質的報告,“調研問卷做得很扎實,對背後的原因解讀和分析比較中肯”,“提出的很多問題都很有借鑒意義,不少企業反映對於政策的知曉度有限,這意味著我們政策解讀宣傳還不夠”。

對於調研問卷反映很多企業不太知曉營商環境改革20條的情況,吳思康表示,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現在很多事項不需要申請審批了,企業自動就能享受到很多普惠性政策,“比如電價優惠力度很大,所有工商企業自動享受,可能企業沒有感受到,這是政府服務方式優化的結果。”

南都開展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在吳思康看來是轉型成功的體現,符合行業發展的大勢。“從媒體向智庫轉型,過去呈現的是淺層次新聞,現在是對新聞背後的挖掘研究。”吳思康坦言,南都通過對政策的深度挖掘,以建設的態度參與到深圳的發展中來了。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署上市與融資服務部副部長趙健:

報告對政策制定和實施很有參考意義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署上市與融資服務部副部長趙健表示,“報告內容很有深度,反映了企業的切身感受。通過這個報告,我們認識到了企業最大的困難是什麽,企業最希望政府做什麽,政府做的有什麽不足。”趙健表示,報告對於制定和實施政策很有參考意義,對於工作的方向也有所指導。

讓趙健感觸最深刻的是報告顯示企業反映獲得感不強。他認為,一方面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力度還需要加強;另一方面是企業沒有那麽關注政府的官網,大多數企業主平時可能更專注於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政策制定出來之後,最重要的是怎麽讓企業切實享受到政策。最新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乾措施中提到要建立一個企業綜合服務平台,這將會有效緩解這個問題。”

趙健表示,希望南都及其他媒體在宣傳政府政策方面多做工作,起到橋梁的作用,“一方面反饋企業的問題訴求,另一方面也能把政府的政策宣傳出去。”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

南都做了一件“望聞問切”的事情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南都此次啟動“深圳民企深調研”具有更多現實意義和價值。在他看來,這份報告覆蓋多個行業和不同規模的企業,所反映的問題都值得重視和思考。這次調研是對政商關係和營商法律環境的一次“體檢”,也是對社會和企業的一次“畫像”,“南都做了一件望聞問切的事情,找出原生態的事實,然後讓決策者、立法者、監管者在制定決策時能夠摸準情況,價值很高。”

劉俊海認為,向智庫型媒體轉型,是當下媒體產業轉型更新的必然要求。在大數據時代,南都轉型也是應對挑戰的一次主動出擊。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巨集:

媒體開展智庫研究,南都開了一個好頭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巨集認為,南都研究團隊開展智庫研究和發布調研報告,有長期接觸社會民情、反饋熱點事件的獨特優勢,“編制和發布深圳民企調研報告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尤其是採用線上調研結合線下調研、問卷調研結合典型走訪、封閉選擇結合開放問答等調研方法,展示了深圳民企發展實實在在的一些情況。”

他表示,報告中反映的問題是政策接下來要高度關注的,“政策關鍵在於執行,在於真正地普惠到廣大民營企業,更重要的是政策要聚焦企業和產業的真實訴求,要下大力氣在製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點上發揮作用。”

廣東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

媒體從觀察者記錄者,轉變為參與者研究者

廣東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認為,媒體作為社會的第三方,去收集處理資訊,得出的結論會比較客觀,比較接地氣,能夠真實地反映民營經濟的生存現狀。“南都向智庫型媒體轉型,水準已經很高了,從一個觀察者、記錄者,成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研究者。”他還表示,媒體是一座橋梁。此次發布的報告可以給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相關部門在制定、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和舉措中,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實施的效果會更佳。

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

媒體促進“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構建

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表示,由南都來做這次民企深調研,其觀察的視角更加客觀中立,搭建起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對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係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南都此次深調研進一步明晰了民企所處的營商環境和生存狀態,很好地反映了民企的心聲。同時還能進一步明確民企未來的發展方向,推動市場化改革。

團隊心得

南都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課題組組長王瑩:

希望報告直擊深圳民企心底

在不斷迭代的資訊傳播時代,被移動端碎片化的動態搶在了前面的新聞記者還可以做什麽?如何理解記者在當下這樣一個對專業內容“饑渴”的傳播語境中的新角色?南都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課題組組長王瑩表示,南都的采編團隊一直在尋找與時俱進的自我提升路徑。“智庫轉型和這份《2018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報告》的出爐,是我們的一個回答。”

據介紹,從選題到問卷設計,從移動端的問卷發放到一家家企業實地走訪,技術讓研究團隊能夠對16000多個數據進行後台的整理與分析,專業則讓研究團隊在調研的板塊、議題、建議和痛點提煉上,給技術以思想的賦能。“這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成長,而媒體的轉型,作為內容生產者的我們的能力與思考模式的更新,是不可回避的決定因素。”

王瑩表示,《2018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深調研報告》作為南都智庫團隊一份用心的內容產品,希望它能夠直擊深圳民營企業心底,聽取中小微企業最坦誠的心裡話,能夠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這些最直接的訴求參考。實現媒體在當下,能夠借助新技術、大數據做到的更多更積極的對社會治理溝通平台的搭建,對決策參考的建言、對問題解決的有力推動。

“感謝課題組每一個成員的辛勤付出,這是一個年輕而朝氣蓬勃的優秀團隊,也感謝每一位對這份報告的順利出爐給予了關注和大力支持的部門、機構、專家。作為一份群策群力的報告,我們期待也相信未來能夠做得更好。”

A09-10版 統籌:南都記者 傅靜怡

采寫:南都記者 胡琛 張馨怡 黃瑋

程洋 劉晨 盧亮 傅靜怡

攝影:南都記者 劉有志

深圳地區讀者詳見AⅡ疊讀本

掃碼查看報告全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