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非稅收入哪家強?

來源 | 非凡油條(ffyoutiao)

作者 | 小蝦餃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

稅收收入有國家級別的稅法可依,徵收基礎是地方經濟活動。經濟越發達、營商環境越好的地方,稅收收入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例往往越高,是比GDP更有參考價值的地方發展水準指標。

而非稅收入作為一種公共治理工具,徵收依據主要是一些普通的規章標準或規範性的文件,留給地方政府的靈活性和隨意性也較大。在管理不規範、營商環境堪憂的地方,在財政壓力下,地方有可能加大對非稅收入的徵收,經常存在“稅收不夠,非稅來湊”的操作。小到停車罰單、垃圾分類罰款,大到違章建築,都可以成為非稅收入的名目。

當然,非稅收入並非越少越好。非稅收入包括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其他收入,利用得當可以補償政府成本、維持社會公序良俗和補充政府收入。

然而作為地方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地方財政非稅收收入的管理制度卻並不完善。從立項、制定標準、具體徵收、票據管控以及到收上來資金的具體流向,實際上並不是環環緊扣的往往徵收權在發改委和物價局,具體徵收工作卻分散在行政事業部門,多方徵收、款項疊加的現象是必然存在的。

制度不健全的隨意性會導致資金缺乏監督,收錢的不管事,管事的不收錢,常常是誰都能管卻誰都不管,非稅收入作為財政收入/支出的有效性和指向性讓人懷疑。

在宏觀層面管理範圍不明確,落實到地的非稅收入自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部門自有收入不上交、超範圍徵收、不按標準徵收、人情收費、落實上級取消收費項目不到位等。

不合理的非稅收入加重了企業負擔,卻沒有實現公共服務品質提高、經營環境優化的效果,對於地方經濟發展不利。而當地方經濟活力不足時,稅基縮水,地方政府就有充足的動力進一步提高非稅收入,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儘管不能完全反映,非稅收入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還是能夠說明一些當地政府治理和營商水準的情況的。

下面是2017年各省級行政區的非稅收入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例情況,是按照非稅收入佔比從小到大依次上升的順序排列的:

上海市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26億元,其中非稅收入776.75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1.7%。

北京市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30.79億元,其中非稅收入754.11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3.9%。

浙江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04.38億元,其中非稅收入863.64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4.9%。

海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4.11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30.54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9.4%。

江蘇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71.5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687.21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0.6%。

廣東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20.35億元,其中非稅收入2448.46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1.6%。

遼寧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92.77億元,其中非稅收入580.35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4.3%。

內蒙古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21億元,其中非稅收入416.3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4.4%。

山西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67億元,其中非稅收入469.57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5.2%。

青海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6.2億元,其中非稅收入62.23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5.3%。

陝西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6.69億元,其中非稅收入521.11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6.0%。

貴州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13.84億元,其中非稅收入434.11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6.9%。

福建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09.0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756.39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6.9%。

黑龍江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43.31億元,其中非稅收入341.41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7.5%。

山東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98.6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679.23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7.5%。

吉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0.91億元,其中非稅收入356.88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9.5%。

安徽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12.45億元,其中非稅收入841.77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9.9%。

天津市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10.36億元,其中非稅收入698.4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0.2%。

湖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48.32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000.49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0.8%。

河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07.22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077.91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1.6%。

河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33.8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034.48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2.0%。

四川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77.99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147.66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2.1%。

江西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47.06億元,其中非稅收入732.05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2.6%。

甘肅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5.7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268.59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2.9%。

西藏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5.8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63.13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4.0%。

重慶市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52.38億元,其中非稅收入776.05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4.5%。

廣西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15.13億元,其中非稅收入557.44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4.5%。

雲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86.17億元,其中非稅收入652.32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4.6%。

寧夏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7.59億元,其中非稅收入147.29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5.3%。

新疆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6.52億元,其中非稅收入522.14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5.6%。

湖南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57.82億元,其中非稅收入998.69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6.2%。

實際上政府非稅收入是會契合某種目的而進行造假的,這也是制度不嚴謹、缺乏監管的後遺症,使得政府非稅收入成為財政收入增減的調節器。

比如說迫於政績考核和排名的壓力,可能會人為的做大政府非稅收入。再或者可以人為調低非稅收入的增長,應繳不繳、應收不收就為了得到想要的稅佔比,這種事情其實不在少數。所以以上數據不能全信,但鑒於這是我們唯一能得到的權威數據,不信也沒有別的辦法。

在這個排名裡找找你的家鄉吧,如果你覺得它有什麽問題,也許非稅收入比多少能回答一下你的困惑。

其實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也好,數據的後期造假也罷,這種亂象的根源在分稅制改革後就在逐漸累積了。在這個歷史時期裡,財力不斷上移、事權不斷下移,收錢的沒來管,管事的沒有錢,必然會導致中央和地方對財力資源的博弈。非稅收入作為這當中的灰色地帶,被地方拿來做文章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