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福特眾泰再組合資公司 整車廠搶灘共享出行市場

  福特眾泰再組合資公司 整車廠“搶灘”共享出行市場

  吳小飛、張洪傑

  自2017年以來,以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核心的“新四化”就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新趨勢。各大車企在轉變思路調整戰略應對新變化之時,也宣稱自己從“汽車製造商”轉變為未來“智能出行服務提供商”,並紛紛布局共享出行領域。

  5月2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980.SZ,以下簡稱“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將與福特汽車旗下子公司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布局智能出行領域。在公告發布當日,福特(中國)及眾泰汽車的官方微信均對相關資訊進行了公示。

  2017年8月,福特汽車與眾泰汽車首度合作,成立以生產純電動汽車為主的合資公司,以應對即將帶來的新能源積分“大考”。對於共享出行方面的再度合作。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僅處於合作備忘簽署階段,具體合作細節尚在保密階段,不便透露。

  合資謀共享

  據眾泰汽車的相關公告,福特與眾泰雙方均以現金的方式各出資50%,將在浙江組建新的合資公司,方向為智能出行領域。合資公司的經營範圍是:汽車租賃(不得從事金融租賃)、商務谘詢以及電腦軟體的開發製作等。合資公司尚待相關政府部門審批,該備忘錄至2018年12月31日屆滿終止。據福特(中國)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前述業務,新合資公司將在中國成立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專項小組。

  “在和網約車平台進行合作上,我們保持開放態度。”前述負責人稱。這意味著,福特與眾泰新組建的合資公司存在著以滴滴之類的運營平台切入共享出行市場的可能。在福特汽車公司移動出行總裁Marcy Klevorn看來,中國大城市的消費者非常樂於嘗試新的智能出行服務,因為這有助於解決諸如交通阻塞、停車難等出行痛點。

  J.D.Power亞太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梅松林表示,“當下,共享出行正處在一個風口期,福特和眾泰在這一領域合作也是整車廠業務模式的一種探索。”他認為,車企在共享出行領域形色各異的合作,一方面因為共享出行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沒有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獨佔鼇頭。“現在的布局大多是一種觸角的延伸和摸索,避免在未來的某個市場領域處於被動。”

  前述福特(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福特在移動出行服務、智能網聯技術、客戶體驗、以及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擁有全球經驗和專長,而眾泰汽車也較早布局了中國電動乘用車市場,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和在出行領域的競爭力所在。

  事實上,這是福特與眾泰的第二次合作。早在2017年8月,福特集團就與眾泰汽車簽署了一個合作備忘錄,約定雙方以50:50的股比成立一家生產純電動汽車的合資公司。彼時業內普遍認為,這是福特為應對中國市場積分壓力的舉措。根據眾泰汽車年度公告,眾泰汽車在2017年生產純電動乘用車3.45萬輛、銷售3.16萬輛。

  兩次合資合作實際上並非孤立的存在。“合作備忘錄的簽署不僅預示著雙方將能為中國城市貢獻智能出行解決方案,更進一步強化眾泰與福特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鐵牛集團董事長、眾泰汽車董事應建仁如是說。

  “這次合資實際上是對此前合資的輔助和延伸。”商業數據服務平台易觀大數據汽車出行分析師金羽豪說。在他看來,做網約車或者租賃也能幫助消化此前成立的合資公司的產能,同時在補貼退坡的過渡期也能保障部分收入。據了解,純電動合資公司的產品交付時間預計為2019年下半年。

  搶灘出行“新藍海”

  普華永道思略特預計,未來5年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將以超過50%的增幅繼續發展,行業有望在2020年前迎來突破式的發展。按照其對汽車領域共享出行的界定,共享出行的範疇包括網約車、分時租賃、P2P租車,以及傳統的經營性租車等業務模式。

  目前來看,整車企業共享布局主要集中在汽車租賃以及網約車業務。福特與眾泰的布局,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具規模的。早在2013年,上汽集團就開始試水出行服務,隨後成立出行服務平台EVCARD;2015年11月,吉利集團戰略性投資曹操專車,並與2017年2月獲得網約車牌照;2016年,大眾汽車與滴滴簽署合作框架,擬合作展開高端網約車業務。2017年至今,更是出現集中布局熱潮。

  “一種是分庭抗禮,一種是與競爭對手聯手,這是車企在共享出行領域扮演的兩種主要角色。”梅松林說。他認為:短期內,網約車的市場比較大,長遠看,分時租賃比較有想象太空,後者目前受製於內外部條件,規模尚小。據4月滴滴出行CEO程維的公開披露,2017年,滴滴出行公提供了74億次出行服務,日均用戶訂單超過了3000萬筆。

  普華永道的研究顯示:到2030年,傳統汽車製造商在全球汽車行業的利潤份額可能會從85%下降到50%以下,未來汽車行業最大的利潤點將來自於服務而非製造。然而整車廠布局共享出行,目前尚面臨一系列問題。前述報告指出,汽車牌照、充電樁、停車位等配套資源的不足,將製約著共享汽車的發展。資源如何合理配置,也會對城市路線管理提出新的挑戰。

  除了外部因素,整車廠也有自身的局限。梅松林表示,主機廠的特長還是開發、銷售產品,在滿足消費者出行需求,搭建平台運營方面並不擅長,在資源上的投入也不夠。在他看來,“洪流聯盟”之所以能號召規模數倍於滴滴的車企,根本原因在於手上有市場。這背後的驅動因素是,入局者認識到,市場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從以“供應”為主轉變為以“需求”為主,誰能先跟消費者先鏈接起來,誰就先擁有市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金羽豪認為,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會使得共享出行的市場格局發生更大的變革,屆時網約車和汽車租賃的賽道合並,更好滿足用戶需求的經營方籌碼才會比較大。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