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D列印仿人體骨骼結構鈦合金股骨頭支撐棒全球首次臨床應用

股骨頭壞死是骨科臨床常見又難治的慢性疾病之一。7月16日,空軍工程大學西京醫院傳來消息,該院專家團隊成功將具有漸變仿人體骨骼結構的鈦合金支撐棒植入股骨頭壞死患者體內,有效緩解了疼痛癥狀,改善了關節功能。據悉,採用漸變仿人體骨骼結構支撐棒臨床治療股骨頭壞死尚屬全球首次,為股骨頭壞死治療提供了新方案。

30分鐘微創術為患者體內植入3D列印支撐棒

42歲的李偉(化名)來自陝西榆林,6個月前,他出現左髖關節疼痛、下蹲或勞累時明顯加重等病症,但一直沒有針對性進行治療,導致癥狀加重,走路也出現困難。

近日,李偉來到西京醫院就醫,檢查後確診為雙側股骨頭壞死,病變壞死區域較大。專家團隊會診後,決定應用系列創新成果,為其植入仿人體骨骼結構鈦合金股骨頭支撐棒。

術前,西京醫院骨科與兩家科技公司聯合設計,根據李偉的股骨頭壞死區域影像資料,通過數字個體化設計,3D列印出仿人體骨骼結構鈦合金股骨頭支撐棒。由於病變破壞了股骨頭承重部位的骨骼,且壞死區域較大,除植入鈦合金支撐棒外,還聯合植入含骨髓基質細胞的人工骨作為填充。

手術全程微創,植入過程順利,僅用時30分鐘,避免了關節置換,實現了微創精準操作,為患者節省了手術費用。手術當天,患者髖關節周圍疼痛癥狀明顯緩解,術後一周關節功能就得到了恢復。

8年創新突破研發出股骨頭支撐棒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股骨頭壞死患者約有3000萬人,中國約有400萬人。該疾病早期多表現為髖關節周圍隱痛、活動後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股骨頭塌陷,最終只能更換人工關節。在股骨頭壞死早中期進行臨床乾預,延緩或阻止股骨頭塌陷是保髖的重要措施。

「以往對這類疾病的早中期患者,主要乾預方法是對股骨頭進行鑽孔減壓。然而,單純減壓雖能緩解疼痛癥狀,但由於壞死區缺乏力學支撐,可能會加快股骨頭塌陷。」西京醫院骨科郭征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採用多孔鉭棒進行支撐,但多孔鉭棒治療效果也有一定局限。

為此,郭征教授團隊從2010年起開展股骨頭壞死早中期治療研究,成功研發出十餘種不同構型和不同材料的支撐棒,創新性地採用漸變仿人體骨骼結構和中心管道設計,可代替或分擔股骨頭承重功能,使患者在正常行走的情況下,避免股骨頭塌陷,還能使注射的人工骨或骨誘導藥物向股骨頭壞死區域集中分布,促進新骨形成,修復壞死區域。

據悉,該3D列印仿人體骨骼鈦合金股骨頭支撐棒,已獲國家發明專利,為股骨頭壞死治療提供了新方案,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造福於更多股骨頭壞死患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