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企業家精神:世界500強榜單之外的追求

·關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字數3k+·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83篇原創首發文章

7月22日,《財富》雜誌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今年的榜單中,除了“中國軍團”的數量達到129家,首次超過美國(121家),還有一個重要的看點,那就是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企業的快速崛起,是中國獨有的現象。今年所有上榜的5家房地產行業企業均來自中國,而且每家公司的排名都比去年有大幅提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中國最大的房企碧桂園,躍升176位。另外四家,恆大提升了92位,綠地提升了50位,保利提升了70位,萬科提升了78位。

具體到今年的世界500強榜單,碧桂園以573.087億美元的營收,排名177,較上年度的353位提升176名。這是碧桂園自2017年首次上榜以來,連續兩年大幅度提升名次。

中國房企在世界500強榜單中的強勁表現,伴隨著的是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以及企業家精神的回歸。

為何增速最快企業在中國?

《財富》雜誌認為,中國大公司數量首次與美國並駕齊驅,但是如何做強變得更為迫切。比如,與世界500強比較,中國企業盈利指標比較低。世界500強的平均利潤為43億美元,而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是35億美元。

但中國的房企是個例外,以碧桂園為例,2018年淨利潤約70.5億美元(485.4億元人民幣),淨資產收益率(ROE)超過了很多跨國公司。

中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中國內需市場的迅速擴大,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為中國房企繼續做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08年,中國國內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08488億元,與此同時,建案銷售收入達到25,068億元。兩項合計133,556億元。十年後到2018年,中國商品零售規模達到380,987億元,建案銷售收入149,972億元,兩項合計530,959億元。十年間,中國社會商品零售額加建案銷售額增加了近300%。如此迅速擴大的內需市場讓一批企業得以迅速發展和擴大規模,這也是近年來中國企業大量進入世界500強榜單,並快速提升位次的原因。

其次,房地產市場的集中度提高,也讓頭部企業強者恆強。易居克而瑞對近三年的TOP200房企權益銷售集中度統計顯示,2017年,碧桂園、恆大、萬科三家龍頭房企的權益銷售佔9.4%,2018年提高到9.8%,2019年上半年各梯隊房企之間規模分化持續,行業競爭加劇,TOP3房企權益金額集中度達10.5%。

受益於中國房地產開發的紅利與頭部企業的“馬太效應”,碧桂園連續兩年成為中國房企銷售榜上的第一名,2017年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榜單後,連續兩年大躍進,是中國房地產企業高速發展的縮影。

但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人力成本以及對社會價值等方面的挑戰也日益突出,2018年初,房地產周轉模式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碧桂園面臨著發展方向性的問題,這促使房企自身不斷求新求變。

碧桂園的“雙創”

美國管理學家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提出一個著名的論斷,“能帶來變化的技術已不再是新鮮的事物。真正的問題不是‘技術起到了什麽樣的作用’,而是‘那些優秀和卓越的公司對技術的看法有何不同’。”

碧桂園的變化與楊國強對技術創新與社會公益的關注密不可分,這也是碧桂園解決發展問題的兩個重要維度。

在楊國強的理想中,碧桂園不應該只是一家純粹的房地產開發商,“我們應該是一個高科技的企業,未來是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的時代。

碧桂園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博士最多的房企,迄今為止,在碧桂園的各個崗位上,有超過1300多名博士,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很多的科研院校。

今年1月21日,楊國強在碧桂園集團2019年工作會議上分享了《碧桂園是什麽》,開篇即提出:“我們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一定要追求有質量的發展,一定要科學地去謀劃,提升全周期競爭力,精準地投入,實現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有機結合。”他表示,未來是三個重點方向,地產農業機器人

地產主業之外,楊國強將目光集中在現代農業和機器人領域,分別對應著社會創新和技術創新,這似乎是碧桂園版的“雙創”。

在碧桂園的地產、農業、機器人“三輪驅動”中,農業與地產、機器人看起來最不協調,但最能體現碧桂園的內在使命。碧桂園做的是現代農業,既有前端研發,也有“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鳳凰優選社區門市為主體的終端銷售。碧桂園希望做現代農業領域的資源整合者、產業結構的提升者和服務者,著力打造科技型、平台型、國際型農業,以此服務“三農”。

楊國強當過農民、建築工人,不同於其他世界500強掌門人,他始終對農業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曾在多個場合說,“碧桂園發展到今天,理應能為農民、為社會、為國家做點事情。”“我們不與農民爭利,不與中小企業爭利,希望與擁有土地的農民一起進行科學合理的謀劃,走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提升農民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共同為農村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這也是碧桂園發展現代農業的初衷。”

農業之外,楊國強將目光集中在智能機器人領域。

2018年7月,碧桂園成立“博智林機器人”,不到一年的時間,智博機器人就開發研製了應用於建築業、餐飲、物業管理、醫療、農業、智能家居、製造業等領域的機器人、智能設備及系統,打造覆蓋機器人全產業鏈的生態圈。以建築業的應用前景為例,楊國強介紹,未來碧桂園超過半數的建築工種可以用機器人替代,大大節約成本,減少環境汙染,減少高空作業等體力勞動。

碧桂園的變化,對房企來說最值得借鑒的是,確定了“業務向善”的理念。對企業來說,“你是誰”遠比“你去何方”更重要。因為方向可能會順勢而變,但一家偉大企業必然有其堅守的價值觀和使命。這也是柯林斯為什麽認為技術本身永遠不是一家公司衰落或是卓越的主要原因。

超越利潤的追求

業務之外,一家企業要想基業長青,還需有超越利潤的追求。

中國人民大學楊杜教授曾提出“魔幻三傑”的中國企業家精神,即中國傳統精神(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革命信仰精神(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鬥)和現代市場精神(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魔幻三傑”的融合。這其中,中國傳統精神的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與日本長壽企業所倡導的利他之心非常相似,它們共同決定了企業的經營境界。

基業長青的企業,大多對超越利潤的追求尤為看重。比如微軟對非洲艾滋病的防治投入巨大的資金;索尼強調先驅精神,激發個人能力做未知事物探索者;惠普強調科技創新為社會做貢獻,對股東強調公平的報酬率而不是最大的報酬率,以及碧桂園在社會建設、公益慈善方面的投入。

為了實現工程質量和建造技術的雙向優化,碧桂園近年還提出了“好房子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碧桂園自主研發的高質量建造體系(安全共享、科技創新、綠色可續、優質高效)。這一體系的關鍵在於建築模具一體化深化設計和全穿插施工,實現精細化管理,從根源上解決房子開裂、滲漏等常見質量問題。由於勞動力成本比傳統工藝少1/3,建造速度比傳統工藝加快約1倍,用戶以更經濟的價格購買到更好房子、更快入住都成為可能。2018年碧桂園合約銷售均價在每平方米8550元左右,連續多年保持低位,體現了民生地產的定位。

扶貧是近些年碧桂園投入的重點,被楊國強稱為集團的一大主業。2010年,碧桂園開啟了“造血式”產業扶貧之路,捐資2億元駐村幫扶廣東清遠英德樹山村。2018年,碧桂園支持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與全國9省區14縣達成結對幫扶協議,因地製宜探索“4+x”扶貧模式,積極參與助力3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萬人順利實現脫貧。

據統計,20多年來,碧桂園在公益慈善方面累計投入超過55億元,直接受益超36萬人次。

自利則生,自利可能讓企業在短期內獲取一定的生存空間;利他則久,利他才能讓企業真正實現基業長青。中國的房企受惠於國家的強大而快速發展,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是中國企業家精神覺醒最快的群體之一,中國房企對公益慈善的投入,長期引領中國各大慈善榜。這是世界500強榜單之外的追求。

參考資料:

【1】解讀:中國大公司數量首次與美國並駕齊驅 如何做強變得更為迫切,財富中文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