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如何填志願?平均年薪33萬元,這個專業太火了

考完試,查到分,填報志願選專業。一個問題擺在考生、家長面前,什麽專業最有前途?

今年,清華、北大搶灘人工智能,啟動本科招生。連以人文見長的人大、北京師范,也紛紛成立人工智能學院,開展本科人才培養。

不久前,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能新專業建設資格。

不無幽默地說,沒有設置人工智能專業,都不好意思自稱大學了。

搶灘新大陸

作為全國高等學府,清華、北大自然要搶先布局大熱的人工智能。

人才培養是核心所在。清華新增了“人工智能學堂班”(簡稱“智班”),將從2019年秋季開始招收大學生,首批預計30人。

智班成為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第八個實驗班,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院士將擔綱智班首席教授。

北大也將在2019級啟動機器人工程的大學生教育和培養。自2018年起,北大工學院在“北京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的基礎上,重點籌建“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

大熱之下,各大高校似乎都不願意置身事外。4月22日,以人文社科見長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甚至,連師范大學都來湊熱鬧。6月1日,北京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正式宣告成立。3月25日,首批35所高校獲得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資格,華南師范大學和長春師范大學2所師范類高校入選。

另外,與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是,25所高校獲批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50所高校新增智能製造工程專業,96所高校新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101所高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203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設立AI本科專業背後,是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制定了從2020年到2025年再到2030年的“三步走”規劃。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

水漲船就高

時間若往前推幾年,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還幾乎是個空白。

根據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506種本科專業中,僅僅有4個專業涉及智能。十年間,每年新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院校數基本也就在兩三所左右。

2016、2017年兩年迎來大幅增長。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在2018年,這一數字達到96所。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最突出的特點,是重學科交叉。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院士認為,人工智能的應用離不開學科交叉,清華將通過大學生的人才培養,來推動我國的人工智能和學科交叉應用的發展。

其它學科若與人工智能碰撞,皆有“AI+X”的火花。2019年3月,哈工大計算金融專業正式獲教育部審批,成為國內唯一一所具有計算金融專業本科招生資格的學校。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湯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人工智能跟互聯網一樣,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業。因此,文科從另一角度參與也有意義。

由於人工智能專業需要跨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優秀人才成為各大公司爭奪的重點對象,薪酬、競爭力自然水漲船高。

AI平均年薪約33萬,穩超互聯網行業水準,GMIC北京2018大會發布的《AI人才競爭力報告》顯示。

2019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基本與AI相關,麥可思2019年6月10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

“錢途”向好之外,人工智能人才高度稀缺。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BOSS直聘研究院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前5個月,AI人才需求已較2017年同期增長6倍以上。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在人工智能大熱的背景下,究竟是不是表面的熱鬧,還需要我們冷靜地思考。

面對人工智能的風口,許多高校開始整合資源,上馬相關專業,解決師資問題首當其衝。

引進師資相當困難。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陳前斌表示,本來人才缺口就大,企業也需要,這麽多高校也需要。跟企業競爭,高校優勢不大。

前不久,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啟動教師招聘,在搶AI教授上祭出了“絕殺”:長聘教授協議薪酬120-180萬,住房補貼400萬,直接幫助解決子女在北京上學問題——可安排子女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小學、幼兒園就讀

面對高校在人工智能上的熱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跟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人工智能專業現在確實有一些過熱、非理性,事實上一些新的領域起來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現象。”

儲朝暉認為,正常的大學專業設置,應該是根據產業的需求。“我們很多高校跟產業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離得比較遠的。離得比較遠,高校就感覺到好像有這種需求。根源就在這裡。不光是人工智能專業,其他的專業設置也存在。”

另外,還有一些相關因素在起作用。儲朝暉跟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一些學校在打人工智能專業旗號的時候,能得到行政部門以及資金提供方非常輕易、甚至是優先的照應。這也是非理性產生的重要原因。”

儲朝暉說,這種情況的發展肯定是不可持續的。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湯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個新生事物出來,總會大熱一陣,遇到困難又會冷下去一段時間,這是規律性的。

湯敏認為,“中國要在這些新科技領域走在前面,靠的就是人海戰術、廣泛的應用領域。這裡面會不會有浪費?一定會的。但我們都不是上帝,誰又能把握那麽準呢。”

湯敏的個人意見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