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是「最勞累的器官」,出現問題很可怕!

腸道堪稱身體「最勞累的器官」——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以提供足夠的養分,是人體的「營養生產中心」。其實它的功能還遠不止此,它還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人體微生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胃腸道四個微生態系統,而腸道微生物量佔人體總微生物量的78%,集結了人體約60%~70%的免疫細胞,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也可謂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腸道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那麼如何才能維護腸道的健康呢?要維持腸道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腸道內菌群的平衡和穩定!腸道菌群平衡才能發揮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營養、免疫、消化等。


腸道菌群的分類

腸道菌群需要保持「穩定性」,因為它的穩定肩負著人類抵抗腸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責任。腸道菌群分為三種:

有益菌: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以乳酸菌、雙歧桿菌、酵母菌為代表。

中性菌:中性菌是會「偏向」數量較多的菌種隊伍,它的屬性會隨著人體狀況的變化而變化。比如說:如果有益菌的數量大於有害菌時,中性菌會跟隨有益菌的隊伍,它就對身體有益;相反,就會跟隨有害菌的隊伍,就會對身體不利,常見的有大腸桿菌。

有害菌:容易引發身體疾病的微生物。最有代表的就是產氣莢膜梭菌。


腸道菌群與腸道免疫

人體健康講究「中庸之道」,意思是——保持平衡。同理,腸道菌群也需要保持動態的平衡。

當腸道有益菌佔據了腸道的主體,有害菌就沒有了生存的位置,這叫「站位性保護」。有益菌佔主體,則有害菌在營養競爭上就處於劣勢,生長髮育就會受到抑製。所以,當有益菌比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在腸道內得以好的生長、繁殖,將阻止外面的病原體入侵腸道,構築成一個生物屏障。

人體微生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胃腸道四個微生態系統。而在這其中,腸道微生物量佔人體總微生物量的78%,所以可以被稱為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腸道也被稱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有益菌分泌抗原物質,保護腸內環境,激活並強化腸道的免疫系統。


腸道菌群與營養吸收

腸道菌群平衡時:如果腸道環境健康,有益菌佔主導地位,它們可以把食物分解成有用的營養物質,促進腸道對營養的吸收,並抑製有害細菌的繁殖,防止有害菌製造出有害物質。只要腸道菌群平衡,腸內環境良好,那些吃進體內的食品化學添加物或是無法成為營養成分的物質在開始危害身體前就能被排出體外。

腸道菌群紊亂時:如果腸道內有害菌增多,出現菌群紊亂,則腸道運動會不正常,人體會感覺不舒暢,例如腸脹氣、腹瀉、便秘等。這時攝入的食物在體內不是用來產生營養,而是被大量的有害細菌用來造各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長期這樣,抑製營養物質的吸收,無論吃的怎樣飽,身體也很難獲得充足的營養,處於相對「飢餓」的狀態。


引起腸道菌群紊亂的常見原因

生活中很多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導致腸內菌群紊亂,所以要格外關注腸道菌群健康才能保證腸道的健康。

腸道菌群平衡才能腸道健康,你做到了嗎?

合理補充益生菌有助於促進腸道微環境平衡

人們發現益生菌有益於健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梅契尼科夫建議人們攝入使用乳酸桿菌發酵的牛奶來延長壽命。益生菌的英文名「Probiotic」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為了生命」。

益生菌的定義:200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定義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數量時,能對宿主發揮有益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的代表性菌株:乳酸桿菌、雙歧桿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