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暴風集團出事前夜:高管火速減持,公司應付账款近15億

【紅岸研究中心】(研究員 薛彥文)訊,7月28日晚上,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警察機關采取強製措施,相關事項尚待警察機關進一步調查。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

值得關注的是,暴風集團曾於7月12日發布業績預告稱,2019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為虧損2.3億—2.35億,上年同期虧損額為1.06億。此外,暴風集團直言,公司存在截止2019年6月30日淨資產為負的風險。在公司資不抵債、實際控制人被警察機關采取強製措施的背景下,暴風的經營活動還能平穩運行嗎?

暴風集團出事前夜:公司財報涉嫌造假

暴風集團的主營業務為互聯網視頻業,主要為銷售商品、廣告業務、網絡付費業務等。公司於2015年3月初登陸創業板,當年以28個漲停板成為新股中,漲幅最大的股票,股價最高超過140元,市值也曾超過350億。

不過,四年以後的今天,曾經的創業板大妖股已跌落神壇。截至2019年7月26日,公司股價僅為6.3元,總市值為20.76億。

股價暴跌背後,是暴風集團業績的持續低迷。以2018年為例,該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1.26億,同比暴跌41.15%;淨利潤為虧損10.9億。

事實上,暴風集團的審計師—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公司的2018年年報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報告。該報告稱,截止2018年底,公司流動資產為6.19億,流動負債為20.81億;公司子公司暴風智能流動資產4.12億,流動負債16.55億;這些事項表明存在可能導致對暴風集團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確定性,暴風集團財務報表卻未對這一事項做出充分披露。

該報告還稱,其無法對暴風集團母公司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的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的適當性作出準確判斷。此外,暴風集團2018年商譽账面餘額為1.35億,該商譽是由並購暴風智能產生,暴風集團稱該年無需集團商譽減值,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稱,無法對商譽減值測試結論作出準確判斷。值得關注的是,樂視也曾通過遞延資產所得稅的相關科目進行財務造假。

其實,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2017年和2018年,暴風集團均存在財務粉飾的風險,2018年,公司財務粉飾得分為82.96分,極有可能進行了財報造假。

(圖片來源: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

不計成本出逃?公司高管火速減持

2019年6月19日,暴風集團發布了公司高管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公告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張鵬宇計劃自公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減持公司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5.13萬股。

值得關注的是,在減持計劃發布後的短短一個自然月內,張鵬宇就已完成了減持。7月24日,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張鵬宇的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減持價分別為6.38元、6.39元。而從暴風集團股價的走勢來看,6.4元/股附近的價格,幾乎是其上市以來的最低區域,張鵬宇在最低區域進行火速減持,其減持決心之大可見一斑。下圖為紅岸研究中心對暴風集團公告的截圖:

不只是張鵬宇,暴風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馮鑫也在火速減持。2019年5月1日,實際控制人為馮鑫的融輝似錦、瑞豐利永、眾翔宏泰發布了減持公告。6月5日時,該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共減持了109.94萬股,減持價格在6.5元—7元附近。

暴風集團旗下已無資產?公司應付账款近15億

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截止2018年底,暴風集團的貨幣資金未1020.05萬,與上年相比暴跌94.11%。與此公司,公司應付账款(包括應付票據)為14.66億,同比大漲45.86%。

(圖片來源: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

其實,除了應付账款外,暴風集團還有不少的其他應付款,截至2018年底,公司其他應付款為2.59億。而到今年一季度時,暴風集團的應付账款和其他應付款再次雙雙上漲。據財報,截至2019年3月底,公司應付账款(包括應付票據)為14.72億,其他應付款為2.62億;此外,公司還有2.19億的短期借款。

值得關注的是,暴風集團很可能已無力還債。據報導,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近日發布的兩份裁定書顯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通過財產調查系統對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暴風集團)的銀行存款、車輛、房產、股權及其他財產進行調查,未發現暴風集團有其他可供執行財產。法院決定將暴風集團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