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沉浸式藝術展,為什麽成了社交圈的潮流?

第2093期文化產業評論

傳統的藝術展覽主要以公開陳列藝術作品供參觀者欣賞為形式,給予參觀者直觀的美感。但這種方式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在於參觀者欣賞到的大多是呆板的、無生命的藝術實物,少了融入藝術作品本身的體驗感與參與度。由此,沉浸式藝術展應運而生。運用眾多特效,將藝術作品和參觀者深度融合,充分調動參觀者的五官,將靜態的藝術展變得靈動。

作者 | 海萍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編輯 | 邱繼賢

正文共3665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絢麗多彩的燈光特效,趣味十足的互動體驗,讓人如同置身於魔幻世界;參觀者親手設計的房子,經過掃描成為了展覽的一部分,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LED屏上;還有靈動的花朵圖案,人們觸及之處,便能繁花盛開……

今年夏天,來自日本的TeamLab未來遊樂園沉浸式藝術展在北京央·美術館開展,這是它繼去年在798佩斯北京展出後,第二次來京,足以說明其受歡迎程度。

“沉浸式展覽”,作為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一個詞匯,已經成為藝術展的吸睛利器。華麗的展示效果,加上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成功圈粉了一大批年輕閱聽人,也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一股看展風潮。

讓人不禁感慨,如今的藝術展覽是否已進入“沉浸式時代”?

火遍全球的沉浸式展覽

說起來,“沉浸式”這個術語並非一個新概念。早在上世紀初,藝術家就已經開始嘗試製造沉浸式的直觀體驗。2016年10月,美國惠特尼美術館舉辦的“夢境:沉浸式電影和藝術”專題展上,完整呈現了沉浸式展覽這一形式的歷史發展軌跡。

如今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沉浸式體驗在各領域都有所運用。展覽館更是打造出了將聲、光、電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沉浸式展廳,讓觀眾對作品有更直接、豐富的體驗。

2010年4月,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和中國新銳建築師馬岩松合作的沉浸式展覽《感覺即真實》 ,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拉開帷幕。

在長近60 米的蜿蜒的太空,奧拉維爾· 埃利亞松用紅、綠、藍三基色組成熒光燈陣,再把整個太空用霧充滿,製造出一個人工的光譜太空,觀眾在其中穿行,感覺真實又虛幻。

如果說這場展覽還較為小眾化,那麽在2013年,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我有一個夢》亞洲巡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的開啟,便是將沉浸式藝術展覽推向普羅大眾,引起展覽界的較為代表性的作品。

在一間面積約25平方米、牆壁高度僅8英尺的封閉房屋內,鏡子無限反射的紅白波點,形成了一個讓人置身其中幾乎迷失方向的太空。

隨後,沉浸式展覽在國內遍地生花,將觀眾帶入到新奇的場景中,切身感受作品傳達的思想。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2015年的《雨屋》,這件由英國藝術團體蘭登國際(RandomInternational)創作的作品,繼倫敦、紐約展出成功後,又在上海引起轟動。

簡單來說,這場展覽就是讓觀眾“淋雨”。設計者在150平方米的場地裡,在天花板上安裝了一套傳感器陣列,能讓觀眾所到之處,大雨戛然而止。

設計者旨在通過這種互動引發觀眾的思考,去探討人與技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從2015年9月到12月,《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展出的這段時間,足足吸引了20多萬人前去參觀。看上去,150元的票價和10分鐘的體驗似乎不成正比,但人們還是樂此不疲,甘願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也要體驗一把在雨中隨意走動的樂趣。

去年4月,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的“身體·媒體II”展覽中,科特·亨茨齊拉格的《ZEE》邀請觀眾走入作品,親身參與,並隨動態作品一起完成最終效果的呈現。當人們置身於一座充滿霧氣的迷宮時,周圍仿佛沒有了邊界,只剩下頻閃的光線穿透重重霧氣,不斷變化出光影效果……

如此種種都不難發現,今天的藝術家們已經不再拘泥於過去傳統的表現形式,將作品從平面拓展到了太空,將傳播從單向變為了雙向。

社交媒體的發展也讓這些展覽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從而引起熱議。

沉浸式展覽為什麽大受歡迎?

綜觀這些展覽,科技感、互動性、趣味性是其主要特點。

科技的發展、設備的更新讓藝術作品變得更為生動。3D、VR、感應器等裝備讓觀眾可以走進作品,變成“畫中人”;燈光、布景、解說、音樂,讓觀眾能進一步體會創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後的含義。

這樣的“體驗模式”代替了以往的“觀看模式”,更加注重觀眾在展覽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了他們和作者、作品之間的互動。

正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王春辰所說:“傳統審美觀念中,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係是‘靜觀’,存在太空和心理上的距離和隔閡。但今天當代藝術更多談到的是‘融入’,強調主體與對象相互滲透。沉浸式藝術是一種主體對客體的全方位包圍、置入。”

△Light Now光影藝術展將觀眾置身於全方位的視聽氛圍中

從另一個層面講,沉浸式展覽受到歡迎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

過去人們走進美術館,是為了名家真跡、大師名作……如今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方便獲取大量資訊,甚至打開網站,就能360度觀摩藝術作品,與現場觀看別無二致。

這種情況下,藝術家們需要吸引眼球,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而習慣了視音頻、整日與新媒體作伴的觀眾們也希望見識更新鮮的觀展方式。

《雨屋》也好,LightNow光影藝術展也罷,欣賞藝術的過程既好玩,又充滿新鮮感。它讓創作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名聲大噪。更重要的是,觀眾可以進入作品的內部,並且自由選擇觀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方式,最終獲得了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觀感體驗。

所有展覽都需要沉浸式體驗嗎?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如今魚龍混雜的展覽市場,沉浸式體驗也存在不少問題。

首當其衝的便是虛高的票價。就拿“TeamLab未來遊樂園”來說,去年票價不菲(工作日80元,節假日120元)的情況下,吸引了大批觀眾,今年在央·美術館的工作日票價已漲為90元;嘉德藝術中心的“尋夢海底兩萬裡”展覽,工作日票價為148元,節假日更高達168元。

然而看過展覽的觀眾不甚滿意。有觀眾在看了海底兩萬裡展覽,直稱:“性價比太低,這麽貴的票真的能幾分鐘看完,而且就是來自六面八方的各種投影而已啊。對於小孩子來說倒是蠻新奇,可惜聲音太大,太小的孩子有可能因為場景過於黑暗而感到害怕。”

當光影效果成為宣傳的噱頭,沉浸式展覽也就變味了。

這不禁讓人想到另一個問題:今天的藝術家可以借助科技表達更多的理念,可是否所有的展覽都適合走科技路線呢?

2015年4月,《不朽的梵高》在上海開展,不同於以往單純的畫展,這次展覽採用了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術,將多媒體畫廊與量身定製的展廳巧妙結合,讓觀眾直面梵高作品的每個細節。

△《不朽的梵高》宣傳片

儘管現場十分震撼,但一些觀眾在看完展覽後,認為這樣的觀看免不了走馬觀花,欣賞畫作還得考慮大螢幕的播放速度,讓人不自由。還有人指出,梵高的真跡散布在世界各地美術館,要想集齊十分困難,而採用“播放幻燈片”的方式就能堂而皇之地稱之為“梵高作品展”,對於真正熱愛藝術的人來說,有點失望。

沉浸式展覽的出現,讓人們對藝術有了更加全面的體驗,許多展覽館仿佛也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可如果僅有光鮮亮麗的宣傳和借勢行銷,虛高的票價下,是藝術淪為附屬品的悲劇,那長此以往,所謂展覽市場的熱鬧也不過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而已。

沉浸式展覽的未來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藝術的印象總是高高在上,將其視為文人雅士的喜好。沉浸式藝術展的出現,讓更多人懷著好奇之心走入其中,即使對作品的內涵不甚了解,也不妨礙去開開心心地玩一場。

於是很多人提出質疑,貼上“沉浸式”、“網紅”等標簽,藝術還是原來的藝術嗎?

對此,部分策展人顯得相對樂觀。他們認為,藝術只有和公眾聯繫起來才會有意義,不少資深的藝術家,也會嘗試去做一些前衛又通俗易懂的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王春辰教授也曾表示,問題不在這種藝術形式,而在於而在於創作者在作品中是否能充分實現其想法。“我們習慣於用傳統的概念描述新事物,但新事物最終會形成自我的規律。”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曾說:“畢竟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不可兼得。有可能你的作品吸引眼球但缺乏深度,我會盡量保持平衡。”

從這一點來看,沉浸式展覽對創作者的要求更為嚴格。

站在展覽館的角度,舉辦這類展覽也不失為擴大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近年來故宮備受關注,原因之一就在於這裡經常舉辦一些稀缺的展覽。今年5月份的《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藝術展,讓觀眾能坐上大船遊汴河。但這些展覽畢竟有限,其他展覽館如果有合適的資源,借助科技吸引觀眾,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一件。

△《清明上河圖3.0》宣傳片

正如王春辰教授所言,“在今天的中國,怎麽去強調和推廣沉浸式的藝術我想都不為過,包括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我們也希望能增加這類項目。以往美術館中的展覽,作品和觀眾間長久以來的距離,降低了觀眾主動走進美術館的頻率。像沉浸式這樣新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體驗感有助於打破觀眾和作品的隔閡,並能讓觀眾樂於走入美術館。”

眾多策展人也從沉浸式展覽的火爆中得到了提示,他們需要不斷對觀眾的知識變化做調研,不斷去思考如何在展覽中讓觀眾獲得新的東西。

結語

藝術作為社會文明的產物,在不同時期都與時代特點有著密切聯繫。

今天,沉浸式展覽大受市場歡迎,是藝術展進步的體現,但也給展覽館、創作者,以及觀眾帶來了更多考驗。未來的藝術作品必然會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現,但什麽是關鍵,哪些東西值得被拿來討論,才是人們真正應該關注的。

//主題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