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夏天,我們用音樂療傷

導讀:心病需要用藥,特別是中醫中藥療效好且副作用少!但心病不能完全依賴藥物,今天小編介紹的是不需用藥物的治療心神病的方法——音樂悅心法。

音樂和機體中的節奏、音調和情緒的波動聯繫非常緊密,它能夠和情志的波動或其他心神反應建立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音樂回蕩,令人陶醉,有一種超凡脫俗之感,在你心中油然而生。

中醫早有音樂療心病的記載。如《儒門事親》說:「忽笛鼓應之,以治人之憂而心痛者。」元代朱震享也說:「樂者,亦為葯也。」

音樂可以啟發靈感,放鬆身心,自我鼓勵,利於康復。音樂能夠將擁有不同經歷、不同背景、不同態度的人凝聚在一起。

聽音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純粹為了樂聲悅耳,我們完全不做任何思考,單靠樂聲的吸引力本身就孕育著一種不用動腦筋而又引人入勝的境界。

不知不覺你就心悅神往了,其治療康復作用是超藥物的,世界上沒有任何方法可奏效,音樂就神奇般地做到了。

患者如果非常憤怒、緊張或激動時,旁人無法交流,勉強交流適得其反,這時音樂就是一種直接交流的形式。

所有的音樂都有一種表現力,樂曲的音符背後都有某種含義,這種含義歸根結底就是這部樂曲想要說的話,是這部樂曲的內容。

內容是什麼?這是無法用普通語言能表達的。

換句話說,音樂所反映的感情世界,所表現美的主題,是很難用完全滿意的詞語來描述它的,只能靠自己靜下心來,增強對音符本身的感受力,才能起到悅心療病的神效。

研究證實,音樂的曲調、節奏、旋律、音響等,有不同程度的鎮靜、安眠、興奮和止痛等作用。

對心病患者,醫者及其家屬還必須細心觀察患者的思想和動作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樂曲,沒有合適的經典樂曲時,可以編寫樂曲,以最大限度地適合患者,使之產生共振與共鳴,這稱之為音樂的個體化療法。

如觀察到患者手指顫動的節奏與眾不同,或對某種音響有特別反應,或聽到一些音樂就產生興奮,這些反應哪怕是微小的,不易被人發覺的,也十分寶貴有效。

醫者可以為之制定個性化的音樂,如弦樂、銅管樂、打擊樂,甚至是餐具的敲打聲音,以及一些非音樂的聲音,都是很有幫助的。

在選樂中主要依靠患者的喜好,量心定製,令人舒服即可。

一般來說,中年女性可選《梅花三弄》,琴曲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調節情志的作用;

《春江花月夜》適合心緒煩躁、易怒失眠者聆聽,具有安神定志、舒肝解鬱之功;

對一些陽虛氣弱者,見情緒低落、興趣不濃、憂鬱嗜睡、疲乏無力者,可以選聽雄壯、豪放、剛健、嘹亮、氣勢磅礴、節奏感強的激揚興奮類樂曲,如《解放軍進行曲》《金蛇狂舞》《賽馬》《黃河大合唱《男兒當自強運動員進行曲》《保衛黃河》,以及《塞爾維亞理髮師》的選段「快給大忙人讓路」等。

如果心中存在萬般難解之「怨」與「恨」,生活處在抱怨、埋怨、怨天尤人,甚至因怨生恨,不僅傷害自己的心肝,而且可能造成積怨傷人,十分危險,建議聽聽古曲《昭君怨》,條件允許可以學習彈奏《昭君怨》,借琴音抒發怨恨情緒,化解哀怨,使積怨平復。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優美的主旋律表現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摯純樸的愛情;

歌曲《在那銀色月光下》表現了新疆年輕小夥子對往事的深濃依戀和對美好愛情的純潔嚮往;

《春節序曲》展現了一幅春節熱烈歡騰的場面以及情深意濃的親情相依;

童年的歌,總是令人難忘,《讓我們盪起雙槳》不但有優美的旋律,更有著詩一般的歌詞。

如果工作學習特別忙碌或因糾紛精神緊張,音樂可緩解焦躁的情緒,讓人心靈放鬆,比如肖邦的《降E大調小夜曲》恬靜優美的旋律和精雕細琢的鋼琴織體彷彿描繪著大自然的夜色;

同樣,中國的二胡曲《月夜》,作者創造一種「寧靜」的意象,對皓月當空的描寫,將淡淡的惆悵轉化為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古諾版的巴赫《聖母頌》曲調柔美委婉、純凈樸實,音樂表情細膩豐滿,表現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嚮往,讓聽者找回心靈之樂。

值得注意的是,現場去聽音樂,效果比聽錄音要好得多。因為人們對樂曲的理解,是隨時變化的,每場演出都是全新的,許多因素在現場交匯,氣氛與情緒完全不同。

本文選自《心病條辨》

(掃碼下單)

中醫出版好書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