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永樂年間朱棣如何削弱藩王權力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為了確保王朝得以延續,便采取了分封製,分封諸皇子為親王,並規定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朱元璋在全國各地的王一共有二十六個。他還規定了在邊疆的藩王有主持地方軍務的權力,正是這規定,使得燕王朱棣有實力敢與朱允炆爭奪皇位,而朱棣當上皇帝之後,知道自己是靠著護衛隊起家的,他怕其他藩王也效仿自己,於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削藩,最重要的就是奪掉藩王的兵權。

朱棣最先做的事就是解除塞王的軍權,塞王在邊疆往往擁兵自重,所以對朱棣來說他們是心腹大患。朱棣先殺雞儆猴,拿寧王開刀,強行把寧王從內蒙古遷到了南昌,並收歸了寧王的軍隊與舊土。其他塞王下場跟寧王也差不多,都是丟了軍權,被迫遷到別的地方,慘的藩王就直接貶為庶民。幾大有實力的塞王下場都這樣,其他的藩王都只能乖乖接受朝廷安排。

朱棣把藩王的軍權奪了以後也不放心,他便采取了“藩禁”,就是在各方面對藩王進行壓製,像藩王之間是互相不能見面的,見了面就會被人告上去,還有宗藩是不能乾預軍事與政事的,要是敢越半步雷池,就算你是皇室也會掉腦袋。反正明朝對宗室管理得特別嚴格,這些皇族雖說有名義上的身份,但是實際上地位不怎麽高。

朱棣會不斷地壓製宗藩,也歸因於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畢竟他自己就是靠著藩王上位,奪了建文帝的皇位,所以他不得不提防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