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公募基金二季度調倉“乾坤大挪移”

紅周刊 劉增祿

本周,內地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落下帷幕,截至7月19日上午的數據統計,共有1258家A股公司二季度末進入了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之列,合計持股總市值7284.37億元。

根據天風證券的最新研報數據,今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隨市場調整而整體出現回落,股票配置比例由73.6%降至72.9%,但目前仍處於2015年股災以來的中高位置。分類型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三類基金產品,當季都不同程度降低了其權益倉位。

食品飲料股成公募基金重點增持對象

二季度期間,A股市場整體先抑後揚,上證指數雖然一度下跌超過10%,但最終季度跌幅縮小至3.62%。市場整體波瀾起伏,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多數跟隨市場調整而出現回落。對於整體股票倉位的小幅回落,上海證券基金研究員楊晗在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原因主要是受到了4月份中美貿易爭端再起的影響,全球權益市場風險偏好下降,A股亦無法獨善其身,所以國際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都選擇了降低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比重。

而統計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所重倉行業的相關情況,食品飲料、金融、家用電器板塊二季度都得到了公募基金的重點青睞:與上季末相同,食品飲料板塊繼續蟬聯公募基金行業持倉規模的首位,但不同的是,雖然數據尚未披露完全,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食品飲料板塊的比重已經較一季度末出現了抬升。

對此,楊晗認為,2018年四季度,機構對2019年業績悲觀的預期導致了食品飲料行業超賣帶來的估值殺,但2019年上半年,整個行業特別是白酒子行業業績大幅好於預期,由此機構又爭相配置,並推動了行業的估值修複行情。

統計數據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消費股尤其是食品飲料股的走勢在二級市場大放異彩,一季度以43.12%的階段漲幅排在了申萬28個大類行業漲幅榜的第四位;二季度市場整體有所回調,食品飲料行業卻最終再次以13.27%的季度漲幅一舉摘下行業漲幅榜的桂冠。

進一步看重倉個股,公募基金二季度重點持倉的公司依然圍繞在中國平安、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伊利股份、招商銀行、長春高新等大盤白馬藍籌股中。以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倉股為統計標的,雖排名有所變動,但17家公司一季度末也同樣進入了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倉股的名單。不同的是,一季度末的海康威視、中興通訊、美年健康被調出,調進了上海機場、中國國旅、牧原股份3家公司。

同時,《紅周刊》記者觀察也發現,目前在前二十大重倉股中,13家二季度末無論公募基金的持股比例還是參與重倉的基金家數,均較一季度末出現了提升:例如中國平安,重倉其基金家數由一季度末的611家增至940家,持股比例由一季度末的3.52%上升至3.81%;重倉貴州茅台的基金家數由540家增至874家,持股比例由2.37%上升至2.93%;重倉股五糧液的基金家數由350家增至529家,持股比例由4.84%上升至6.25%。

公募基金持續加大對大盤藍籌公司的配置力度,背後的原因在於國內經濟結構分化加劇,各行業龍頭公司具備估值穩定、抗周期性強、業績穩健性高等優勢。雖然近期也不斷有白馬股“翻車”的案例出現,但楊晗認為,只要“翻車”案例不在重配的某一行業集中出現,未來“踩踏”的風險不會太大,而如果大盤藍籌股業績持續超預期,公募基金未來的投資趨同化行為會更加明顯。

當然,基金季報也同樣曝光了二季度的減持行為。以目前的數據看,在輕工製造、通信、建築裝飾、休閑服務等行業中,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持股比例均較首季末有所減少。具體個股而言,截至記者截稿的時點,有585隻一季度末的基金重倉股,目前二季度末公募最新的持股比例出現減少,邁為股份、科沃斯、深信服、捷昌驅動、德賽西威等9家公司的持股比例減少幅度更是超過了10%。

科創板開板在即

公募基金率先布局“影子股”和科技股

除了被眾多公募基金產品所集中看好的白馬藍籌“標配股”,統計數據發現,每個報告期,總有一些公司會得到某個基金經理的“專寵”,成為當季公募基金所青睞的“獨門股”。觀察目前已披露的基金二季報,有340家A股公司的持股基金只有1家。

分析觀察當季的“獨門”重倉股,雖有亮點,但整體來看表現並不算優異。二季度以來,在市場整體回調的背景下(上證指數下跌了6.13%),340隻“獨門股”中只有60隻實現了股價的上漲,且其中還不乏剛上市不久的次新公司,例如中簡科技、福蓉科技、因賽集團等。當然,也有南方量化成長獨家挖掘重倉了10天9板的人造肉概念股豐樂種業,二季度以來上市公司股價大漲了125.64%;金鷹行業優勢混合獨家持有了雲計算、互聯網概念股二六三,經過了4月初至5月中旬的一波快速上漲,二季度以來收獲了54.36%的階段漲幅;同樣走勢強勁的還有稀土永磁概念股銀河磁體,二季度以來股價累計大漲了44.22%。觀察顯示,報告期內銀河磁體成為了華寶服務業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的獨家重倉股。

但與它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混合基金獨家重倉的歐菲光;匯豐晉信製造先鋒股票基金獨家重倉的羅博特科;創金合信價值紅利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獨家重倉的捷成股份;大成智慧量化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獨家持有的深南股份等公司,二季度以來的股價表現皆不佳,它們均出現了高達40%以上的股價跌幅。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二季度公募基金的“獨門”重倉股名單中,出現了如二六三、深圳能源、華西股份、張江高科等科創板“影子股”的身影。下周科創板即將正式掛牌交易,除了各路投資者積極籌謀參與其中,各家公募基金公司也在奮勇爭先。

楊晗表示,科創板的推出對A股影響深遠,科創板“影子股”中確實會存在一定的機會。但楊晗也給出了一些風險提示,她認為,整體來看,影子股中的上市公司投資於科創板的比例較小,通過科創板投資的獲利空間有限,而其中一些小市值公司經過資金的短期炒作,目前估值已經偏高。但高估值並不具備持續性,未來估值回歸的過程很可能要早於市場預期。基金經理則需要更專注基本面的研究,對科創板影子股仔細甄別。

此外,眼下科技股正在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無論是集成電路、軟體開發、5G,還是工業互聯網等板塊,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近年均獲得了快速發展,由此也帶動了A股市場上相關科技股的崛起。在二季度基金“獨門”重倉的標的中,《紅周刊》記者觀察發現,如集成電路概念股興森科技、台基股份;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亞星客車、創力集團;移動互聯網概念股吳通控股等,二季度以來在A股二級市場均表現不俗。

業績因素決定基金增減持行為

機構調研影響基金經理投資行為

如果從個股的基金持倉比重看,雖然截至本次統計,基金二季報尚未披露完整,但已有632家上市公司,公募基金二季度末的持股佔公司流通股本的比例超過了一季度末,其中215家公司為二季度期間公募基金新建倉持有;417家公司一季度已被公募基金重倉持有,二季度持股比例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觀察被增持公司的業績成長性,可以發現,公募基金還是對業績有較高要求的,新建倉或繼續增持的632家公司中,447家今年一季度實現了盈利且歸母淨利潤同比以增長收官,佔比70.73%。目前,上市A股中報剛剛進入披露期,截至本周末,正式完成披露的公司僅11家,但目前已有1692家公司提前公布了中報業績預告。二季度基金增持的公司中,161家在一季度盈利且增長後,中報預告上半年將繼續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

例如二季度基金新建倉持有、建倉比例為4.4%的鹽津鋪子,觀察公司今年以來的業績成長性,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小幅增長了5.5%,7月15日,公司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告,公告顯示經過兩年多的戰略優化調整,營業收入規模保持了繼續增長態勢,上半年的淨利潤增速將擴大至53.14%~78.67%。

同樣為二季度期間基金新建倉持有且建倉比例較高的三聯虹普,一季度淨利潤實現了15.14%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因公司在手訂單持續增加,控股子公司訂單收入對公司利潤起到積極作用等利好推動,中報淨利潤增速預期將繼續保持20%~30%的同比增長。

而在二季度基金重點增持的公司中,同時被136隻基金共同看好的億緯鋰能,基金的持股比重由一季度末的9.59%已經上升至了16%,公司今年以來同樣有望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在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大幅增長169.81%後,中報預告隨著動力電池業務的有效釋放,淨利潤也預期繼續保持185%~215%的同比增速。基金持倉比例由一季度末的0.33%提升至5.59%的堅朗五金,一季報淨利潤大幅增長了123.02%,中期因公司生產、經營狀況良好,業績也有望繼續實現202.2%~275.71%的同比增速。

另外,雖然機構對於上市公司的調研只是投資決策前端的環節,不能完全反映機構最後的真正投資圖譜,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構當時的投資心態和偏好。我們對二季度得到基金增持,且一季報基本面增長穩健的公司進行統計,有107家二季度期間得到過公募基金的調研。例如二季度末被79隻基金同時持有的邁瑞醫療,二季度末的持股比例較一季度末提升了2.59%;觀察二季度期間基金的調研情況發現,在4月23日、5月6日、6月4日,前後有80家基金公司對其進行了3次調研。華東醫藥二季度期間被各大機構調研了7次,參與調研的基金多達75家,二季度末,同時被25隻公募基金重倉持有,持倉比例較上一報告期提升了0.16%。再比如,二季度同時進入了21隻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的森馬股份,二季度末的基金持倉比例較一季度提升了0.39%。統計顯示,二季度期間,也曾有42家基金公司對森馬股份進行了多達10次調研。

而相比之下,對於一些業績出現明顯下滑的公司,二季度期間則成為了基金重點減持標的。如一季度末基金持倉比重高達22.21%的深信服,二季度末目前基金的持股比例僅有3.39%。觀察發現,一季度期間,公司歸母淨利潤出現了高達171.3%的同比下滑,雖然正式中報要等到8月23日才會和投資者見面,但7月11日,公司已發布了業績預告,因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公司安全服務業務投入的增加和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導致的股份支付費用增長,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淨利潤仍預計繼續出現42.33%~53.55%同比下滑。相似的個股還有德賽西威,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出現了72.82%的同比下滑,最新公布的中報預告顯示,因乘用車產量、銷量同比下降,且研發投入顯著增長,導致公司銷售額和淨利潤下降,公司上半年的盈利額或將繼續出現61.66%~68.63%的同比下滑。早在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對其的持倉比例為11.51%,二季度末已驟降至1.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