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說男孩不好養?這位爸爸有辦法

家有男孩的爸媽,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小棉襖”文靜乖巧、懂事聽話,一想到自家那個“熊孩子”身上的種種“問題”就常常頭疼不已。男孩,真的就那麽難養嗎?只要真正了解男孩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就可以把男孩培養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著名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結合自己養育兒子的親身經歷和多年來積累的數千個谘詢案例,從一個個典型的養育男孩的難題入手,深入分析每個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總結出一系列的原則性建議和操作性很強的系統解決方案。

高自尊,才能成大事!

古代社會,“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如今,雖然這些傳統觀念不再那麽根深蒂固,但是從古至今,男性總是被寄予更高的社會期望。話句話說,那就是人們總喜歡“望子成龍”,希望每一個男孩長大成人之後都能成就一番大業。

“成大事”的關鍵是孩子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並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動機,即一種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而成就動機的背後就是高自尊。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

無論成就動機還是自尊,男孩和女孩都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心理學有研究表明,在整體自尊方面,男孩略優於女孩。在小學階段,一般來說,女孩的學習成績比男孩好,不過此後這個差異會逐漸減少,男孩開始在數學的學習上表現出很大優勢。男孩與女孩在自尊方面的差異,在青少年時期更顯著,並且持續整個成年期。

同時,成就動機在性別上的差異是與任務類型相關的。男孩對自己有更高期望的是在“男性”成就領域,如數學、體育、機械技能等方面;女孩具有高期望的是在“女性”領域,如語言、藝術等。

那麽,作為男孩父母,我們就需要多了解一些關於兒童自尊的基本常識,並懂得如何從小激發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的五大源泉,你一定要知道

自尊,指的是個體對自己做出的、能長期保持的評價,表明個體對自己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價值的信任程度。說得更通俗一點,自尊就是對自我價值的感受和體驗。

自我價值的總體感受一般和兩大因素有關,一是感到自己有能力,二是從他人處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的數量。那些自我價值體驗比較高的人,會對自己有價值的能力感到滿意,同時也感受到別人的支持和對自己的接受。要提高自尊,我們就得同時提高社會支持和能力感受,增強自我價值的積極體驗。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哈特曾經花了20年時間來研究自我和自尊的發展。在一個研究自尊的大型項目中,蘇珊·哈特提出孩子評價自我的五個方面,這就是兒童自尊的五大源泉:

1、學業能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在學業上的能力;

2、運動能力:孩子對自己體育運動能力的感受;

3、社會能力:孩子是否感到受同伴的歡迎;

4、外表長相:孩子覺得自己有多好看;

5、行為舉止:孩子認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

幼兒一般都會傾向於高估自己的這些能力,從大約七歲開始,孩子在評價自己時會變得更加現實,也更一致。既承認失敗,也承認成功;既承認消極的方面,也承認積極的方面。這個趨勢在整個學齡期一直不斷發展。不過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自我評價時的關注重點也有所不同,在兒童期中期,同伴交往能力和運動能力最為重要;從青春期開始,外表長相幾乎成為所有孩子最看重的方面。

當孩子剛進入幼稚園或小學的時候,高自尊能幫助他們盡快適應不斷增加的學習壓力和日趨複雜的同伴關係。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較高的自尊水準就會給孩子注入一劑強心針;當遇到老師的不公或同學的鄙視時,較高的自尊水準就會讓孩子“不屑一顧”。

蘇珊·哈特的研究指出,3歲到7歲的高自尊兒童有兩大特點:在緊急情況下從容不迫;在面對挫折或困難時擁有心理彈性。因此,我們需要從幼兒階段就開始重視培養男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提升孩子的自尊水準,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變得更從容、更開心。

數數自己的優點,引導男孩發現自己的重要能力領域

天底下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無所不能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強項,也有自己的短板,讓孩子找到對自己來說最重要和最擅長的能力領域,對提高自尊是很關鍵的。

對孩子而言,在他們認為最重要的領域表現得有能力時,他們的自尊水準就較高。如果孩子總是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別人的長處進行比較,他們的自尊水準就會較低,很多時候就會表現出不夠自信,不夠主動。

為了讓孩子正確認識自身的優點、長處,引導孩子發現自己尚未認識到的重要能力領域,增強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提升孩子的自信,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個“數數自己的優點”的親子遊戲。

父母選擇一個孩子情緒積極穩定的傍晚,晚餐後和孩子一起到小區或附近的公園散步,先跟孩子一起聊聊一些開心的事情,讓孩子盡可能放鬆。

接下來,父母告訴孩子活動規則,大人和孩子輪流數一數對方身上的優點,看誰數得最多。然後,父母和孩子就開始互相羅列對方的優點,越具體越好,並用阿拉伯數字編號。

當把優點數完後,父母可以引導孩子一起發現大人和孩子各自的缺點和不足。在數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把手機的錄音功能打開,將整個數優點、缺點的過程進行錄音。回到家後,父母和孩子一起重新聽一遍錄音,由孩子或大人根據錄音把大人和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寫在紙上或輸入電腦製作成一張清單,進行保存。

過段時間,父母再把整理好的這份清單拿出來,重新對照,看看自己和對方又多了哪些優點、少了哪些缺點。

創造機會,讓男孩在積極的體驗中提升自尊

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什麽,並通過一些積極的體驗來收獲成就感,可以發展出孩子的高自尊。這就需要家長多在生活中創造一些機會,鼓勵孩子去自己尋找成功的感覺,去體驗勝利的喜悅,從而提升自信,提高自尊。

為了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強項和能力,鍛煉孩子的膽量,增強孩子的成就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搞一場家庭音樂會,從中獲得積極的體驗。

父母選擇一些跟孩子有關的重大節日,比如兒童節、聖誕節、春節等,在節日來臨之前,告訴孩子在節日當天為全家人搞一場家庭音樂會,具體節目完全由孩子自己決定。

當把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調動起來後,就要鼓勵孩子提前進行每一個節目的排練,讓孩子對這場家庭音樂會引起足夠重視。節日當天,爸爸或媽媽可以作為家庭音樂會的主持人,為孩子進行報幕。在家庭音樂會期間,全家人都要圍坐在一起,認真觀看孩子的每一個節目,當孩子表演完畢後,立即鼓掌加油。

如果孩子在表演過程中出現怯場,大人需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或者跟孩子一起表演部分節目。整個表演過程,可以安排一個人進行全程錄像,將這場家庭音樂會的影片保存好。家庭音樂會結束後,全家人都要表達對孩子的節目和表演的讚美和肯定,並感謝孩子的精彩演出。

表演結束,大家一起陪孩子回看影片,讓孩子感受自己的表演過程,增強自身的成就感。

家長會誇,才能誇出男孩的高自尊

在兒童發展早期,家長的無條件支持和積極關注會影響孩子的自尊水準。所謂無條件支持,是指不管孩子做了什麽,我們都喜歡他們;積極關注是指把孩子看作有價值的人,讓他們知道他們因為自己而得到別人的欣賞,包括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孩子早期得到了家長無條件的支持,當他們長大後就會把積極關注內化,會讚賞自己,激發自己心理上的正能量,所有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提高自尊水準。

要給孩子無條件支持和積極關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大多數家長給予孩子的大都是有條件的支持和關注,很多時候我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比如對待孩子的學習,只有孩子考試得了高分,很多家長才會表揚孩子,這樣的支持就是以他的行為結果為條件的支持。而無條件的支持和關注,應該是只要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並不一定是考了高分,我們都會給孩子鼓勵和讚美。

確實,如今的家庭教育比較流行賞識教育,家長們特別喜歡鼓勵孩子,總是一味讚美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麽事,無論孩子的表現如何,我們總喜歡脫口而出:“寶貝,你真棒!”

那麽,是不是只要家長表揚了,就真的提升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盲目的鼓勵和表揚,絕不是開啟孩子自尊和自信的萬能鑰匙。恰恰相反,如果表揚不當,反倒會收獲一個目中無人、眼高手低的自大狂。倘若如此,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家長成天掛在嘴邊的“你真棒”就是捧殺孩子的一劑“毒藥”。

家長只有學會正確的表揚方式,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提升自尊和自信。換句話說就是,家長會誇,才能誇出男孩的高自尊。

1、別讓“你真棒”成為我們的口頭禪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大都是在父母的嚴厲批評和經常責罵中長大的,很少聽到父母對我們的正面鼓勵和肯定。很多親子教育的文章和圖書,也對這樣的傳統教育方式進行了批判,並建議家長要采取賞識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表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因此,當我們為人父母之後,就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轍,而是永遠沐浴在各種讚譽聲中快樂成長。於是,很多家長就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待孩子的言行,一味地賞識,全都是鼓勵。

很多家長,於是真的開始對孩子進行毫無原則、永無止境的賞識教育。“寶貝,你真棒”、“孩子,你是最棒的”等鼓勵孩子的話,就開始成為我們流行的口頭禪。泛泛而談、不著邊際的表揚,就開始成為我們每一天的必修課。

然而,父母對孩子有一個重要的責任,那就是鼓勵和肯定孩子行為的正確性。只有當孩子做對了,我們才能無條件地鼓勵和肯定他,而不是隨時隨地無條件地表揚他。一旦“你真棒”成為家長的口頭禪,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基本的判斷力,搞不清楚到底哪些是他真的做對了,還有哪些是自己做得不好、需要改進的地方。

2、請用事實和細節取代“你真棒”

家長對孩子的表揚,要盡可能做到具體、真誠,實事求是。我們要用那些真實而具體的事實和細節來取代“你真棒”這個口頭禪。我們可以來對比一下如下這幾段話:

媽媽:“你今天在遊樂場的表現真棒啊!”

媽媽:“寶貝,你今天在遊樂場跟苗苗一起玩的時候,表現得很好哦。當她不小心摔倒後,你馬上就過去把她扶起來了,還問她疼不疼。苗苗也跟你說謝謝了,是不是很開心啊!”

爸爸:“你今天上課的表現真棒。”

爸爸:“寶貝,今天你上體驗課的表現很棒哦。既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又能很好地遵守課堂要求和紀律。所有老師都喜歡這樣的學生。等你以後上學了,老師肯定都很喜歡你的。”

我們在表揚他人的時候,能明確地指明原因,能毫不誇張、實事求是地說明理由,那麽,你的表揚就能讓被表揚的人感受到這不是虛與委蛇的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讚美。這對被表揚的人來說,是值得感動和開心的事。

因此,我們需要睜大眼睛尋找孩子的優點和值得表揚的地方。因為表揚不是敷衍,不是隨口一句“你真棒”,而是需要實事求是,需要真誠,需要具體。每一個家長,都需要去做一個功課,積極地尋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閃光之處,加以表揚,絕不能再用一句簡單的“你真棒”來敷衍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